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学家眼中的宋学-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述论

作 者: 陈挚
导 师: 郭康松
学 校: 湖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国朝宋学渊源记 清代宋学 江藩
分类号: B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朝宋学渊源记》是清代汉学家江藩的学术史代表著作,学界对其评价较低,认为其中收录人物较少,传文疏略较多,不成体系,有较深的门户之见,不能反应出清代宋学的整体状况,对《宋学渊源记》较为忽视。近年来,随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发展,部分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清代宋学的价值,对传统的汉宋门户之争等观念也不断的提出新的观点和质疑。作为第一部记叙清代宋学渊源成就的学术史著作,《宋学渊源记》的价值也应该重新得到认识和评估。基于此,本文将对《宋学渊源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在立足于文本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宋学渊源记》的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宋学渊源记》进行述论。首先,通过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分析,本文认为清代统治者有意引导和推动学术潮流,提倡将宋学义理与制身立行相结合,发挥宋学在修养德行和教善民俗上的功能。这些文化政策对清代宋学所产生的影响都反映在《宋学渊源记》之中。其次,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宋学渊源记》与《清史列传·儒林传》和《清史稿·儒林传》在人物收录、编排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其中收录人物虽然较少,但重要的宋学家基本上都收录在案;具有严分体例和注重收录在野学者的特点。再次,通过对具体传文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宋学渊源记》中体现出江藩鲜明的个人学术价值取向。这主要体现在不关注传主的学术成就,但推崇传主个人品格修养和注重宋学躬行实践、习行致用一面的态度上。最后,本文立足于文本,对江藩的学术观进行探讨。认为《宋学渊源记》并未掺杂江藩的门户私心。江藩的编纂动机在于记录清代宋学的整体状况,传承清代宋学躬行实践、习行致用的精神。在学术立场上,江藩推崇宋学立身制行的一面,尊汉而不诋宋。综上,本文认为,《宋学渊源记》客观的记叙了清代宋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主要成就,呈现出清代宋学的大体状况和时代特点,并体现出作者江藩对于宋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史料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绪论  9-11
一.《宋学渊源记》的编纂背景  11-22
  (一) 政治背景  11-15
    1、“重理尊儒”的文化政策  11-13
    2、“不尚辞说”的文化倾向  13-15
  (二) 学术背景  15-19
    1、汉学的兴起与宋学的边缘化  15-17
    2、清代中期的汉宋之争  17-19
  (三) 江藩其人其学  19-22
二.《宋学渊源记》的编排倾向  22-29
  (一) 编排、收录状况  22-25
  (二) 编排、收录的范围与倾向  25-29
    1、时间上,收录范围大致是从明末清初至乾隆中晚期  25
    2、数量上,收录人物较少;重要宋学家则大多收录在案  25-26
    3、体例上,严分学术门户  26-27
    4、不载名臣,注重收录在野的民间学者  27-29
三.《宋学渊源记》中的价值取向  29-40
  (一) 注重学术渊源,而不关注宋学家的学术成就  29-33
  (二) 推崇克己修身、笃信志道的个人品格修养  33-37
    1、修己以礼与修己以敬,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33-35
    2、尚气节与重义举,推崇质直好义的行事作风  35-37
  (三) 注重躬行实践、习行致用的学术价值取向  37-40
    1、注重传主的政治作为  37-38
    2、注重传主在教育上的贡献  38-39
    3、注重传主在社会教化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9-40
四.江藩的学术观  40-52
  (一) 江藩的汉学观  40-43
    1、以汉学为正统  40-41
    2、理义随训诂明  41-43
  (二) 江藩的宋学观  43-48
    1、尊程朱亦尊陆王,批判理学内部的门户之争  44-45
    2、斥空疏不斥义理,批判空谈义理的空疏学风  45-46
    3、重北学轻南学,批判宋学“援佛入儒”的现象  46-48
  (三) 江藩的学术立场——尊汉而不诋宋  48-52
    1、《渊源记》的编纂动机  48-50
    2、对于宋学立身制行的推崇  50-51
    3、对于宋学流弊的批判  51-52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江藩年谱补订,K825.6
  2. 《国朝汉学师承记》研究,C092
  3. 胡渭《易图明辨》的易图学思想研究,B249.9
  4. 魏荔彤易学思想研究,B249
  5. 由《明儒学案》观黄宗羲对心学的继承与发展,B249.3
  6. 黄宗羲《孟子师说》思想研究,B249.3
  7. 洪亮吉及其《春秋左传诂》评述,B249
  8. 试析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B249.2
  9. 船山性命论思想浅析,B249.2
  10. 论嵇文甫对船山学的开创性研究,B249.2
  11. 黄宗炎易学研究,B249
  12.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研究,B249.6
  13. 《孟子字義疏證》研究,B249.6
  14. 论戴震的理欲观,B249.6
  15. 清初河南儒学家冉觐祖研究,B249
  16. 工夫所至即其本体,B249.2
  17. 王船山对《周易》忧患意识的阐释及其在史论中的体现,B249.2
  18. 胡煦易学研究,B249
  19. 论黄宗羲对王学的修正及对王学末流的救治,B249.3
  20. 魏裔介生平与著作研究,B249
  21. 赵岐《孟子章句》与焦循《孟子正义》比较研究,B249.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清代哲学(1644~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