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

作 者: 武玮
导 师: 韩国河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地区 汉至西晋墓葬 模型明器 发展演变 社会文化
分类号: K878.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墓葬出土模型明器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按照模型明器功能分类,对代表性的模型明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找出器型演变规律。在类型学基础上,根据墓葬分布情况并结合历史地理将这一地区出土模型明器划分成关中、洛阳、郑州、南阳、豫北、冀中南、三门峡、晋南、鲁北、徐州鲁南、晋中北、陕北12个分区,对各分区中小型墓葬出土模型明器类型组合进行分期研究,归纳出各分区模型明器的区域文化特征。指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在使用上存在地域性差异,突出表现在模型明器出现时间的早晚、器类与组合的选择、组合变化的快慢、普及程度等方面,各分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等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很强的影响。总体看各分区模型明器的使用始终存在着频繁的文化互动,使各分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的器型组合逐渐趋于统一,这种趋同性越至晚期表现得愈加明显,地域因素逐渐减弱。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来自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大一统的影响力以及政权的交替等使得各分区模型明器不同发展轨迹整体上呈现出同步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东汉早期至晚期、东汉末期至西晋早期、西晋中晚期五阶段,表现在两汉至西晋时期模型明器器类组合发展上则经历了从确立、发展、繁荣至衰落的过程。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各阶段模型明器的器类及组合变化进行考察,指出从先秦模型明器最初出现在关中秦地,到汉晋模型明器使用的普及,是一个从地域文化因素发展成主体文化特征,并受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信仰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而不断调整自身文化特征的发展过程,与汉至西晋丧葬制度的发展相符合。同时作为人工制品,模型明器组合的发展演变又有自身特点。西汉时期模型明器使用受社会等级限制,皇帝、诸侯王等特权阶层与社会中下层之间在模型明器器类选择和组合上各有侧重。东汉时期诸侯王墓中全部使用模型明器,模型明器组合固定,但随葬品总体仍以生活器皿类较多;中小型墓模型明器组合完备,器类不断增多,一些中小型墓葬中模型明器则占随葬品总量的多数。使用模型明器的丧葬观念在东汉各社会阶层已经定型,成为汉制中随葬品文化主体特征。曹魏时期贵族墓葬中模型明器的器类明显少于东汉诸侯王墓,同期中小型墓葬中模型明器器类与数量锐减。西晋时期贵族墓仍沿用东汉与曹魏模型明器器类,器类组合要多于曹魏,但模型明器在随葬品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用于彰显门第等级的牛车模型加入新的丧葬品组合。同期一般中小型墓葬中模型明器器类较少,组合不完备。对模型明器反映的汉代农业和民居建筑进行讨论。在农业方面侧重对汉代粮仓建制、储粮技术及家禽畜饲养方面讨论。两汉模型明器中农业器类的多样化与这一时期重农政策和本地区的农业传统密不可分。从器类组合看反映了两汉以小家庭为单位和大土地占有制下的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在民居建筑方面,结合文献与考古发掘遗迹,分析墓葬中的建筑模型特点及功能,指出墓葬中的建筑模型组合突出了生活与生产两种功能,与汉代以家庭作为社会和经济基本单位相适应。模型明器中有意识地突出权力与财富因素,与人们的价值观、丧葬观念等因素相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4
1 引言  14-28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4-15
  1.2 相关研究界定  15-17
    1.2.1 研究对象  15
    1.2.2 研究区域  15-17
    1.2.3 研究分期  17
  1.3 学术回顾  17-25
    1.3.1 研究历史与发现  17-24
    1.3.2 研究现状  24-25
  1.4 全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  25-26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说明  26-28
2 考古与文献所见先秦墓葬出土明器  28-39
  2.1 先秦墓葬出土明器概况  28-30
  2.2 关中秦墓出土模型明器  30-34
    2.2.1 陶仓模型明器的出现  30-32
    2.2.2 陶灶模型明器的出现  32-33
    2.2.3 其他模型明器  33-34
  2.3 东周时期儒家文献对明器的探讨  34-36
    2.3.1 明器概念的提出  34-35
    2.3.2 儒家思想规范下的明器使用  35-36
  2.4 小结  36-39
3 模型明器类型学研究  39-84
  3.1 粮食贮藏与粮食加工类  39-57
  3.2 炊厨类  57-72
  3.3 圈厕及家禽家畜俑类  72-77
  3.4 房屋等居住建筑类  77-84
4 模型明器区域研究  84-136
  4.1 关中区  84-90
    4.1.1 组合与分期  86-89
    4.1.2 区域特征及分析  89-90
  4.2 洛阳区  90-96
    4.2.1 组合与分期  93-95
    4.2.2 区域特征及分析  95-96
  4.3 郑州区  96-99
    4.3.1 组合与分期  97-98
    4.3.2 区域特征及分析  98-99
  4.4 南阳区  99-105
    4.4.1 组合与分期  102-103
    4.4.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03-105
  4.5 豫北区  105-109
    4.5.1 组合与分期  106-108
    4.5.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08-109
  4.6 冀中南区  109-113
    4.6.1 组合与分期  111-112
    4.6.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12-113
  4.7 三门峡区  113-116
    4.7.1 组合与分期  114-115
    4.7.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15-116
  4.8 晋南区  116-118
    4.8.1 组合与分期  116-117
    4.8.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17-118
  4.9 鲁北区  118-121
    4.9.1 组合与分期  119-120
    4.9.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20-121
  4.10 徐州鲁南区  121-127
    4.10.1 组合与分期  123-125
    4.10.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25-127
  4.11 晋中北区  127-129
    4.11.1 组合与分期  128-129
    4.11.2 区域特征及分析  129
  4.12 陕北区  129-133
    4.12.1 区域特征  130-132
    4.12.2 区域特征分析  132-133
  4.13 小结  133-136
5 模型明器总体发展阶段性  136-164
  5.1 西汉早期  136-139
    5.1.1 发展概述  136-138
    5.1.2 发展特点及成因  138-139
  5.2 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  139-148
    5.2.1 发展概述  139-146
    5.2.2 发展特点及成因  146-148
  5.3 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148-158
    5.3.1 发展概述  148-155
    5.3.2 发展特点及成因  155-158
  5.4 东汉末至西晋早期  158-160
    5.4.1 发展概述  158
    5.4.2 发展特点及成因  158-160
  5.5 西晋中晚期  160-162
    5.5.1 发展概述  160
    5.5.2 发展特点及成因  160-162
  5.6 小结  162-164
6 模型明器社会阶层使用特点  164-184
  6.1 西汉社会阶层使用特点及成因  164-174
    6.1.1 西汉景帝阳陵外藏坑山土模型明器  164-165
    6.1.2 西汉诸侯王(后)墓出土模型明器  165-169
    6.1.3 西汉列侯墓出土模型明器  169-171
    6.1.4 与西汉中小型墓比较  171-172
    6.1.5 西汉社会阶层使用特点成因  172-174
  6.2 东汉社会阶层使用特点及成因  174-178
    6.2.1 东汉诸侯王(后)慕山土模型明器  174-176
    6.2.2 与东汉中小型墓比较  176-177
    6.2.3 东汉社会阶层使用特点成因  177-178
  6.3 曹魏西晋社会阶层使用特点及成因  178-181
  6.4 小结  181-184
7 相关社会问题研究  184-226
  7.1 汉代农业  184-205
    7.1.1 粮食贮存  187-197
    7.1.2 家禽畜饲养  197-200
    7.1.3 农业生产方式  200-204
    7.1.4 小结  204-205
  7.2 汉代民居建筑  205-226
    7.2.1 以爵位等级差次授田宅  206-209
    7.2.2 考古发现的汉代民居建筑遗迹  209-212
    7.2.3 模型明器反映的汉代民居建筑  212-223
    7.2.4 小结  223-226
8 结语  226-230
参考文献  230-255
附表  255-315
致谢  315-31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硏究成果  316

相似论文

  1.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2. 消费社会中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奇观化分析,J905
  3. 黄河中下游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J525
  4. 英语语言标记性和认知突显性的关系研究,H314
  5.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探析,B089.1
  6. 基于互动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共家具研究,J525.3
  7.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下的委婉语,H35
  8. 汉日委婉语对比研究,H36
  9.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0. 甲骨文可识会意字研究,K877.1
  11.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12. 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S43
  13. 河坊街变迁背景下杭州胡庆余堂建筑演变初探,TU-092
  14. 《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H146
  15.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H146
  16. 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实现的对比分析,H15
  17. 走出情节的叙事迷雾,I207.42
  18. 唐宋女子教育研究,K244;G776
  19. 艺术的生存与生存的艺术:对昆明创库艺术家生存模式的人类学考察,C912.4
  20. 中国工匠建房巫术源流考论,K892.2
  21. 晚明社会文化与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的形成,J209.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遗址 > 陵墓、墓葬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