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宋女子教育研究

作 者: 邓文博
导 师: 方燕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唐宋 女子教育 社会文化 儒家女教
分类号: K244;G7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专门针对妇女的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等方面都自成体系,有别于男子教育。正统女教(儒家女子教育)的主要观念和内容在汉代基本确立。唐宋时期的女子教育表现出多元化面貌。在教育的内容上,随着唐中后期礼教的回归和儒学的复兴,伦理道德教育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女子受到较好的文学教育是唐宋时期的一大特色;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女子艺术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思想领域的多元化,士人家庭的妇女信仰宗教较为普遍,受到宗教的教育;女教读物和教科书的变化反映宋代女子教育溶于家族教育的趋势。这种多元化的女教特点,反映了唐宋社会时期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唐宋儒学变迁过程中,宋儒对传统女教观念中女子角色的定位进行了重新的阐发,重视“妇德”,将女子纳入“家国天下”的新的高度,对后世女教和妇女角色的塑造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女子教育”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追溯唐宋以前的女子教育概况。汉代女子教育在教育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奠定了后世女教的基本模式,为便于后文论述唐宋时期的道德伦理教育和唐宋儒学关照下的女子教育观念,对汉代以及先秦女教相关问题着墨较多;第三部分:唐宋时期女子教育概况。将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置于唐宋社会文化背景下,从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形式、女教读物和教科书三个方面粗略凸显唐宋女子教育的概况,并力图发掘唐宋女教中一些与唐宋社会文化变迁相互影响的因素。第四部分:唐宋儒学关照下的女子教育观。正统女子教育的女教观念主要存于儒家思想之中,唐宋时期是儒学复兴和理学形成发展的时期,是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冲突、融合和更新的过程,通过分析几位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女教观念,展现儒家女教观念在儒学更新过程中的变化状态。第五部分:个案研究。包括唐代的《女论语》和宋氏姐妹、宋代的李清照,二者是唐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都具有“卓而不群”的女性形象,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教育因素,同时也反映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第六部分:结语。概括总结唐宋女教的基本特点以及与唐宋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和儒家女教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演变,对唐宋女子教育在整个女教历史上的定位作出评断。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序言  8-16
  一、选题意义  8-9
  二、研究现状  9-13
  三、概念界说  13-16
第一章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流变  16-26
  一、先秦——女子教育的源头活水  16-18
  二、汉代——女子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18-22
    (一) 女子教育理念的系统化  18-19
    (二) 多面向的女子教育内容  19-20
    (三) 女子教育行为范式的系统化  20-21
    (四) 专门教科书的出现——《列女传》和《女诫》  21-22
  三、魏晋南北朝隋代——女子教育的多元化  22-25
    (一) 才智教育  22
    (二) “女容”唯美  22-23
    (三) “贞洁”教育加重  23-24
    (四) 其它教育  24-25
  小结  25-26
第二章 唐宋女子教育  26-52
  一、唐宋文化特质与唐宋妇女生活  26-30
    (一) 开放与内敛  26-27
    (二) 唐代“由开放走向紧缩”与宋代的“复古和更新”  27-28
    (三) 唐宋妇女生活概况  28-30
  二、唐宋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  30-44
    (一) 伦理道德教育  30-34
    (二) 文化知识教育  34-35
    (三) 艺体教育  35-38
    (四) 宗教教育  38-42
    (五) 劳动与职业技能教育  42-43
    (六) 孕期胎教教育  43-44
  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4-47
    (一) 宫廷女子教育机构  44-46
    (二) 家庭和塾师教育  46-47
  四、唐宋时期女教专著和教科书  47-51
  小结  51-52
第三章 唐宋儒学观照下的女子教育观  52-64
  一、唐中后期儒学的复兴  52-53
  二、宋儒的女教观念  53-62
    (一) 石介——男女正位  53-54
    (二) 周敦颐——“家人离,必起于妇人”  54-55
    (三) 司马光——复“礼”主导的女子教育  55-57
    (四)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57-59
    (五) 朱熹——重妇德倡内正  59-62
  小结——唐宋儒学中女性角色定位和贞节观念  62-64
第四章 唐宋女子教育个案分析  64-73
  一、《女论语》与宋氏姐妹心理行为的考察  64-68
    (一) 《女论语》的主要内容和立教理念  64-66
    (二) 宋氏姐妹、《女论语》与唐后期的社会变迁  66-68
  二、李清照与女子教育  68-73
    (一) 从李清照的学养看教育  68-69
    (二) 早年及婚后生活  69-70
    (三) 晚年境遇  70-71
    (四) 社会生活环境和家世  71-73
结语  73-76
参考文献  76-82
  一、古籍  76-79
  二、专著  79-80
  三、期刊论文  80-82
后记  82

相似论文

  1.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2.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3. 陈宝琛教育思想研究,G529
  4. 师生协商互动与学生英语口语发展,H319
  5. 汉语最新词语透析,H136
  6.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7. 唐宋女冠与唐宋诗词,I207.22
  8.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下的委婉语,H35
  9. 隋唐宋语音规范研究,H113
  10. 论唐宋巫山诗,I207.22
  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女子教育研究,G776
  12. 基于互动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共家具研究,J525.3
  13.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探析,B089.1
  14. 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K25
  15. 汉魏六朝与唐宋时期的筝艺美学发展与比较,J632.32
  16. 英语语言标记性和认知突显性的关系研究,H314
  17. 唐宋诗词中典故英译研究,H315.9
  18.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汉英翻译显化研究,H315.9
  19. 唐诗三百首研究,I207.22
  20. 杜威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影响,G776
  21. 传媒社会文化功能的彰显与突破,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社会教育 > 妇女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