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战后汉口职业介绍所研究(1946-1949)

作 者: 郭娟
导 师: 郑成林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汉口职业介绍 官办 组织体系 业务
分类号: F24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对社会史研究的逐步重视,民国时期失业问题的探讨也愈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民国二三十年代的失业问题,尤其是以探讨上海的城市失业问题为中心,而对抗战后汉口的失业问题关注较少,研究相对薄弱。而汉口,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抗战中损失惨重,失业问题突出。本文试图以抗战结束后(1946-1949)的汉口为时空范围,以国民政府主办的汉口职业介绍所为研究对象,利用武汉市档案馆资料及当时的报刊资料通过对汉口职业介绍所成立的时代环境、成立过程、组织发展情况以及其业务开展的网络化建构模式作一概括和分析,并对该所最终取得的成绩及其不足加以探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而透视出国民政府在抗战后为重构社会秩序、解决失业问题做出的努力。本文以官办汉口职业介绍所的产生、发展、业务活动以及成效分析为主线,主要运用统计学的计量方法以及区域史的研究视角试图展现该所的历史真相及历史意义。该所成立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半,但其成立及发展过程不仅展示出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突出汉口区域特点,也为国民政府解决失业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从汉口职业介绍所的成立背景来看,它是国家和社会的双重需要。战后国力重创,失业状况严重,为应对此问题,稳定社会必须要设立官办职业介绍所。而汉口作为抗战中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工厂倒闭,失业人多,这一机构在汉口成立也是势在必行。从组织情况来看,该所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组织体系也在逐步发展。在运作程序上更是体现了科学化的特点,具有现代性。从其主要业务开展分析,更能突出该所的特点即业务的发展有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模式特征。这一模式是该所尽力使业务的发展具有最佳效果,以汉口职介为中心,并指导、介绍与推广为一体的小规模网络活动。再从该所的具体工作成效来看,它既解决了一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并实践了一种新的求职方式。但由于时局的影响,实践过程的虎头蛇尾等不足原因使其颇为遗憾。总之,通过对战后汉口职业介绍所分析不难看出,国民政府在应对失业问题重新建构社会秩序方面也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真相。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绪论  11-19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2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7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7-19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需要:汉口职业介绍所之成立  19-31
  第一节 战后国民政府应对失业关心民生的重要举措  19-21
    一、应对失业—战后建国稳定社会之要求  19-20
    二、关心民生—为民众谋职业之职责  20-21
  第二节 战后汉口失业问题突出  21-24
    一、抗战损失大,市场疲软  21-22
    二、工厂多倒闭,失业人数多  22-24
  第三节 汉口职业介绍所之成立  24-31
    一、官办职业介绍的理念来源及发展  24-28
    二、战后汉口职介所的成立概况  28-31
第二章 机构设计:汉口职业介绍所的组织运作体系  31-50
  第一节 主要职员构成考察  31-36
    一、颇具实力且变动频繁的领导结构  31-32
    二、职员本地化及邻地化  32-33
    三、职员队伍年轻化  33-34
    四、职员素质高、经验丰富  34-36
  第二节 逐步发展的组织体系  36-42
  第三节 追求科学的运作程序  42-50
    一、办理登记  42-44
    二、谈话及测验  44-45
    三、接洽与介绍  45-46
    四、回访及指导  46-50
第三章 网络化建构:汉口职业介绍所的业务开展  50-72
  第一节 拓展业务机制加强合作  50-57
    一、设立登记站—拓展组织机构  50-53
    二、筹设设计推广委员会  53-55
    三、进行同行间的互助合作  55-57
  第二节 强化业务提高效能  57-72
    一、开展职业补习教育  57-62
    二、增设职业技能培训  62-63
    三、举办职业调查  63-66
    四、开展职业问题宣传活动  66-70
    五、举办得业人员联谊会  70-72
第四章 理想与现实:汉口职业介绍所实践效果探析  72-82
  第一节 汉口职介所“理想”效果  72-78
    一、民众主动参与职介活动  72-74
    二、失业状况得到部分缓解  74-75
    三、加强了职业指导及推广  75-76
    四、业绩成效有限-兼与上海等职介所比较  76-78
  第二节 汉口职介所“现实”问题分析  78-82
    一、实践过程虎头蛇尾  78-79
    二、自身力量薄弱  79
    三、民众信任不足  79-80
    四、战火纷飞局势动荡  80-82
结语  82-84
参考文献  84-87

相似论文

  1. 双城AB公司仓储管理体系,F253.4
  2. 面向业务过程的服务动态组合方法研究,TP393.09
  3. 四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G434
  4. 城乡成人教育“元结构”组织体系构建研究,G720
  5. 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管理研究,G251
  6. 汽车售后配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研究,F426.471
  7. 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造价咨询业务发展战略研究,F832.2
  8.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项目管理问题研究,G254.3
  9. 基于协同业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增益研究,F232
  1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问题的研究,F832.2
  11. 本钢集团公司ERP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TP311.52
  12. 面向SOA的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TP311.52
  13. 基于存销比配货模型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4. 数据集中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5. 业务量疏导WDM网状网中的双链路失效保护算法的设计和仿真实现,TN929.1
  16. 沈阳邮政国际普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F274
  17.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F832.2
  18. 蜂窝网络中信道资源分配与业务均衡的策略研究,TN929.53
  19. YJQ公司业务发展规划研究,F426.82
  20. 广州市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物流金融发展对策研究,F426.92
  21. G公司核心专长研究,F7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劳动经济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