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蔡仲德的音乐美学研究

作 者: 孔续茜
导 师: 冯长春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蔡仲德 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主体性 向西方乞灵
分类号: J6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蔡仲德(1937~2004)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美学家、“冯(友兰)学”家和文化学家。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冯友兰研究会常务理事。蔡仲德的学术研究广泛涉猎了中国音乐美学、中国音乐文献学、“冯学”、中国文化学、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士人格)研究等众多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音乐学界、“冯学”界和中国文化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音乐美学方面,蔡仲德开创了中国音乐美学史这一学科,为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蔡仲德在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主要涉及两大部分,首要的第一大部分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研究。笔者在第二章第一节首先介绍蔡仲德由史料工作到音乐美学体系建构的思路、方法等,他由史料方面的基础工作入手,发掘、整理、勾稽、注译,完成《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上、下册,为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主要讨论了蔡仲德对史料的收集与定性、对史料的辨伪及注译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蔡仲德形成了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体系建构,笔者就该著的研究对象、分期、基本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的介绍评价。第二节具体分析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的特色。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以《中国音乐美学史》为主体,以论文形式的专题研究为辅,前者是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系统体系,后者是对专题问题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此二者为研究对象,笔者总结出蔡仲德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几大特色,包括:一、系统全面的体系构建;二、中西结合的理论特色;三、深刻独到的理论创新;四、人本主义的思想批判。蔡仲德音乐美学成果的第二大部分是关于中国现代音乐美学问题的研究,鲜明地体现了他个人的音乐美学观点与思想,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音乐的本体论,包括对音乐的主体性的强调及对青主“上界语言”说的重估,有关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的争鸣,对“音心对映论”、“和律论”的质疑;二是关于中国音乐出路问题的主张,这是蔡仲德人本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与成熟确立,也是其音乐美学研究的终极诉求之体现。在对此问题的论述中,笔者联系其文化学研究关于人本主义的文化哲学思考等对其音乐发展观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以人本主义的文化理念对青主“向西方乞灵”说所进行的进一步发挥,包括对中西文化、中西音乐、中国新音乐的评价,对音乐民族性问题的看法等。蔡仲德丰厚的开创性成果与深刻的见解,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中国音乐发展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为后学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治学经验,并成为建立中国现代音乐美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2.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3.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4.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5.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6.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7. 分裂·冲突·迷惘,I374.074
  8. 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研究,G647.38
  9.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10.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G633.2
  12. 白居易音乐诗创作研究,I207.22
  13. 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I206.7
  14. 从“人为自然立法”到人为历史立法-论马克思对康德历史观的继承与超越,B516.31
  15. 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G40-01
  16. 艺术留白在高中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探索,G633.3
  17. 女性主体性的征程,I561.074
  18. 浪漫与古典的交融 纯粹与理性的结合,J624.1
  19.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学探索实践与思考,G633.2
  2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G633.2
  21.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H059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