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伊川方言语音研究

作 者: 孟义国
导 师: 高廉平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方言 语音 共时 历时 音变
分类号: H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方言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果。河南方言的调查研究也在张启焕、贺巍等先生的带动下,不断开拓,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方言论文、著作。然而,截止目前,对于伊川方言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对伊川方言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伊川县城关镇和白沙镇的中老年人的发音为代表,通过与普通话、中古音的比较得出伊川方言的声韵调特点:伊川方言有23个声母、42个韵母、4个声调。声母方面,分尖团音,古微母字读齿唇浊擦音[v];韵母系统较普通话复杂,[(?)]韵母使用广泛,普通话中的[γ]、[ou]韵在伊川方言里因声母不同而异;声调也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但与普通话的调值不同。古入声也“入派三声”了,与普通话的不同在于次浊入声字归阴平而不归去声。通过对儿化、变调、合音、分音、文白异读等现象的分析找出伊川方言的语流音变特征:伊川方言的儿化现象更加普遍,以[(?)]韵入尾;分音词和合音词的使用也较为普遍,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固定的词汇,但更多的是有音无字;既有成系统的文白异读,又有单个词语的文白异读,从方言到中老年人的文读音再到年轻人的文读音有着很强的层次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7-12
  一、伊川概况  7-8
    (一) 伊川历史沿革  7-8
    (二) 伊川地理人文概况  8
  二、研究情况及选题意义  8-11
    (一) 伊川方言的研究现状  8-10
    (二)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0-11
    (三) 研究方法  11
  三、本文语料的说明及发音合作人  11
    (一) 研究对象  11
    (二) 语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  11
  四、符号说明  11-12
第二章 伊川方言音系  12-64
  一、声母  12-14
    (一) 伊川方言声母调查例字记音  12-13
    (二) 伊川方言声母表  13
    (三) 与普通话声母的主要差别  13-14
  二、韵母  14-16
    (一) 伊川方言韵母调查例字记音  14-15
    (二) 伊川方言韵母表  15
    (三) 与普通话韵母的主要差别  15-16
  三、声调  16-17
    (一) 伊川方言声调表  16
    (二) 伊川方言的声调特点  16-17
  四、声韵调配合关系  17-64
    (一) 声韵配合关系表  17
    (二) 声韵配合特点  17
    (三) 声韵调配合表  17-23
    (四) 同音字表  23-64
第三章 伊川方言语音与《广韵》的比较  64-81
  一、声母  64-68
    (一) 声母演变规律及例外  64-68
    (二) 声母演变表  68
  二、韵母  68-75
    (一) 声母演变规律及例外  69-75
  三、声调  75-81
    (一) 声调演变规律及例外  75-78
    (三) 声调演变表  78-81
第四章 音变现象  81-97
  一、儿化  81-85
    (一) 伊川方言与普通话儿化的差异  81
    (二) 伊川方言经常儿化的字  81-84
    (三) 伊川方言儿化的音变规律  84-85
    (四) 伊川方言儿化的作用  85
  二、合音  85-88
    (一) 伊川方言合音词的类型  86-87
    (二) 伊川方言合音词的音节构成分析  87-88
    (三) 伊川方言合音词使用人群特点  88
  三、分音  88-90
    (一) 伊川方言分音词的类型  89
    (二) 伊川方言分音词的音节构成分析  89-90
    (三) 伊川方言分音词的语用价值  90
  四、变调  90-92
    (一) 叠音词变调  91
    (二) 特殊词变调  91-92
  五、文白异读  92-97
    (一) 常见的文白异读词  92-96
    (二) 情况说明  96-97
第五章 结论  97-98
  一、本文的总结  97
  二、本文存在的问题  97-98
主要参考文献  98-100
后记  100-10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1-102
附录  102-104

相似论文

  1. 红安方言语法研究,H146
  2.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3. 说话人识别中不同语音编码影响的补偿方法,TN912.34
  4.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5. 基于DSP的机器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研制,TN912.34
  6. 网络语音传输丢包的恢复技术,TN912.3
  7. 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信号去噪及其DSP算法实现,TN912.3
  8. 广州方言区初中古诗文教学探索,G633.3
  9.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10. 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与工作记忆对英语阅读理解之预测力的动态变化,G633.41
  11. 藏语文法《三十颂》与安多(古浪堤)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H214
  12. 交城方言代词研究,H17
  13. 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研究及其在语音编码中的应用,TN912.3
  14. 藏语安多夏河话音节声学分析,H214
  15. 《野叟曝言》述补结构研究,H146
  16. 赣州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研究,H17
  17. “三言”时间副词系统研究,H141
  18. 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TN912.35
  19. 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H17
  20. 晋城方言重叠式研究,H17
  21. 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