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高歌到言说-论西川诗歌风格的变化

作 者: 张旭阳
导 师: 陈超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西川 抒情 转向 意象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诗歌创作,西川就凭借对于诗歌虔诚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经验敏锐的感受力不断在诗歌创作之路上努力前行。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在当代诗歌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历史生存境遇的推演以及诗人对于诗歌创作认识的转变,其创作风格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虽然不乏有论者将西川的诗歌创作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但根据西川本人的强调:能够明显感知的变化发生在一九九二年。本文试图通过对九二年前后西川诗歌的细读对比分析,探求其诗歌在早期追求抒情效果,被公认为“新古典主义”,展现出了沉静、节制、纯洁、雅致、对神秘、宗教近乎虔诚的敬畏等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的诗歌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各种题材的混杂、对于纯洁高蹈等诸多形而上元素的质疑与解构、戏剧化手法应用的加强等与之前迥异的特征。描述前后两个时期诗歌中所蕴含的不同质素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背景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对“抒情”进行溯源及描述,阐述抒情质素所能涵盖的边界,并通过对西川早期代表作品的细读呈现其中所蕴含的个人化抒情的特征。论述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抒情的描述,其次是对个体主体性的体认,抒情作为个体凭借诗歌获取存在真理的途径结构作品。然后对其作品中的神性——宗教向度分析,指出诗人意欲皈依的乃是通向真理之路的诗歌和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这才是存在于歌者内心深处的真神。最后描述其早期作品中的时空观以及语言方面的特征。第二部分的重点是对西川九二年之后的作品进行分析,描述其诗歌是如何从具有抒情特性向度单一的纯粹走向后期的多声混杂。论述同样在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对时代生存背景的历史性转变做出描述,然后从意象和声部等角度入手,分析西川如何在后期诗歌中容留不同声音,不同题材,不同面向的多种元素。诗人经历了怎样的运思方式和表现手段的变化。正是在这种变化着的前行中,通过对西川诗歌的细读体味,从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与呈现,进而获取其创作的历史意义,达到明晰其创作的价值与意义的目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2
第一章 寂静里纵声高歌的信徒——早期个人化抒情  12-31
  一 找寻抒情的边界  12-16
  二 个体生命的吟唱  16-21
  三 触摸灵魂的高深——聆听神启的“信徒”  21-25
  四 别样时空中的音声  25-31
    1. 点·面结构——时空的意义  25-27
    2. 作为抒情形式的音声  27-31
第二章 降入尘寰的思考者——西川诗歌创作的转向  31-47
  一 生存境遇的变化发展  31-34
  二 换一种姿势飞翔  34-41
    1. 从翱翔到俯冲  35-38
    2. 意象的作用  38-41
  三 独白吟唱下的多声部  41-47
    1. 生活碎片的描摹  41-44
    2. 戏剧化效果下的多声部共鸣  44-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2
后记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3

相似论文

  1.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2.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3. 拖拉机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机构及液压系统设计,S219.02
  4. 从传统乡土写实到现代乡土抒情,I207.42
  5. 王汝璧和《铜梁山人诗集》,I207.22
  6. 《猪人》和《毛猿》归属主题的对比研究,I712.07
  7. 英汉空间方位词隐喻延伸义的对比研究,H15
  8. 20世纪30年代中韩现代主义小说的都市性比较研究-以穆时英和朴泰远为中心,I0-03
  9.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英汉互译中的意象转换,H315.9
  10.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与明代“以文为戏”观,I206.2
  11. 论中国油画中图式的意象展现,J213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联合仿真研究,U463.444
  13. 艺术歌曲的演唱与研究,J616.2
  14. 《论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抒情性,戏剧性与幻想性》,J624.1
  15. 影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因素,J605
  16.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17. 从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安·苏·拜厄特《占有》和《花园里的处女》中的叙事技巧,I561
  18.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19. 《诗经》和《圣经》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I106.2
  20. 《长日入夜行》中创伤记忆与悲剧意识的研究,I712
  21. 从《解放日报》看延安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