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病机证素”的勃起功能障碍辨证方法初探

作 者: 樊千
导 师: 薛建国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外科学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病机证素 主成分及因子分析 辨证论治 方法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编制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提取核心病机证素、初步建立病机证素诊断条目和辨证方法,探讨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分布、组合及演变规律。方法:复习整理勃起功能障碍中医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证型分布特点。以此为基础编制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的科学性考评。采用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收集297例患者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通过主成分及因子分析提取核心病机证素,建立病机证素辨别条目,同时结合患者就诊年龄、病程、既往疾病病史统计分析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分布、组合及演变规律。结果:1.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半分信度和结构效度,基本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的编制要求。2.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按出现频率依次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情志抑郁、尿频尿急、阴囊潮湿、畏寒肢冷、口粘腻、睡眠质量差、苔黄腻、舌质红、舌质暗或有瘀点、舌质淡、脉沉等。3.通过主成分及因子分析提取9个勃起功能障碍核心病机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湿热、肝气郁结、血瘀、肾阴虚、肾阳虚、痰湿、心脾两虚、肝郁化火、气阴两虚。湿热主症为阴囊潮湿、尿频尿急、苔黄腻、口粘腻;肾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脉沉;肾阴虚主症为腰膝酸软、舌质红、小便溲黄、大便秘结;肝郁气滞和血瘀分别以情志抑郁及舌质暗或有瘀点为主症;心脾两虚主症为睡眠质量差、舌边有齿痕;痰湿主症为体胖、口粘腻、舌边有齿痕;气阴两虚主症为汗多、腰膝酸软、口干、舌质红;肝郁化火主症为烦躁易怒、口粘苦、苔黄腻。4、勃起功能障碍核心病机证素分布规律:(1)肝郁气滞、肾阴虚、湿热、肝郁化火多分布在中青年患者中,病程较短,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湿热在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中尤为常见。(2)肾阳虚、痰湿、心脾两虚多分布在中老年患者中,病程较长。(3)气阴两虚多分布在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病程多在1年以上;(4)血瘀在各个年龄层次和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5.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兼夹组合方式:超过半数以上的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以兼夹组合的方式出现,较为普遍的是2项及3项病机证素兼夹组合,其中肝郁气滞、肾阴虚、湿热、肝郁化火4者常易兼夹组合;肾阳虚、心脾两虚、痰湿3者常易兼夹组合;血瘀常与其他病机证素常出现兼夹组合。结论:勃起功能障碍核心病机证素为湿热、肝气郁结、血瘀、肾阴虚、肾阳虚、痰湿、心脾两虚、肝郁化火和气阴两虚,且多以兼夹组合形式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早期病机证素表现为肝郁气滞、肾阴虚、湿热、肝郁化火和血瘀,病位在肝、肾和下焦,病性以实为主;随着勃起功能障碍自然病程的发展,其病机证素逐渐转为肾阳虚、心脾两虚、气阴两虚、痰湿和血瘀,病位在肾、心和脾,病性以虚为主、多虚实夹杂;最终演变为心脾肾阴阳俱虚,痰湿瘀血互结。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2
第一部分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治的文献研究  12-16
  1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12
  2 中医学对勃起功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3
  3 古代医家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  13-14
    3.1 重视从肝肾论治  13-14
    3.2 从其他脏腑论治  14
  4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差异的研究  14-16
    4.1 勃起功能障碍辨证体系差异  14
    4.2 勃起功能障碍辨证分型现代文献研究  14-16
第二部分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制定及科学性考评  16-21
  1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制定  16-17
    1.1 条目池筛选及优化  16-17
    1.2 症状条目拆分量化制定量表  17
  2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调查量表科学性考评  17-21
    2.1 可行性检验  18
    2.2 信度及效度检验  18-20
    2.3 小结  20-21
第三部分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临床研究  21-35
  1 研究对象  21
    1.1 诊断标准  21
    1.2 纳入标准  21
    1.3 排除标准  21
  2 研究方法  21-22
    2.1 样本量估计  21
    2.2 数据量化方法  21
    2.3 统计分析方法  21-22
    2.4 数据录入  22
  3 统计分析结果  22-30
    3.1 总体纳入病例  22
    3.2 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22-24
    3.3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24-25
    3.4 病机证素主成分及因子分析结果  25-30
  4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辨别条目  30-32
    4.1 病机证素辨别条目建立标准  30-31
    4.2 核心病机证素辨别条目  31-32
  5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分布、组合  32-35
    5.1 核心病机证素分布结果  32
    5.2 病机证素组合分布结果  32-33
    5.3 各年龄段、病程中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分布结果  33-35
第四部分 讨论  35-45
  1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在中医学中的发展  35
  2 引入病机证素使复杂证候简单化  35-37
    2.1 “病机证素”概念  35-36
    2.2 基于审证求机的“病机证素”及其作用  36
    2.3 基于“病机证素”构建中医辨证的方法  36-37
  3 临床流行病学在构建病机证素辨证方法中的应用  37
  4 构建病机证素辨证体系中量表的介入  37-38
  5 多元统计分析在构建病机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  38
    5.1 主成分及因子分析  38
    5.2 主成分及因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38
  6 勃起功能障碍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8-40
    6.1 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38-39
    6.2 病程分布情况分析  39
    6.3 受教育程度情况分析  39
    6.4 既往疾病分布情况分析  39-40
  7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特征及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  40-42
    7.1 勃起功能障碍核心病机证素特征分析  40-41
    7.2 勃起功能障碍核心病机证素特征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  41-42
  8 勃起功能障碍病机证素兼夹组合、分布及演变规律分析  42-43
    8.1 肝郁气滞、肾阴虚、湿热、肝郁化火病机证素  42-43
    8.2 肾阳虚、心脾两虚、痰湿病机证素  43
    8.3 血瘀病机证素  43
    8.4 气阴两虚病机证素  43
  9 以病机证素为核心构建勃起功能障碍辨证新方法  43-44
  10 问题与后续研究展望  44-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9
附录  49-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2-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应力及轮齿磨损分析,TH132.43
  3. 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4.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5.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6. 无尾飞翼式飞行器主动控制的参数化方法,V249.1
  7.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8.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9.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0.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11. 仿真系统模型验证方法和工具研究,TP391.9
  12.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13. 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TJ765
  14. 两类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行波解,O175.29
  15.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16.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17. 高考数学试题的课本渊源研究,G633.6
  18.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19. 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S963
  20. 结合线性二次放射生物模型的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R815
  21.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