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温补脾肾法对HAART疗法致血液毒性作用的干预研究

作 者: 杨振华
导 师: 符林春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温补脾肾法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血液毒性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价温补脾肾法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以探讨合理的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从而为中医药治疗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的脾肾阳虚型艾滋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温补脾肾方+HAART和常规西药+HAART,均连续给药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0、2、4、8周观测血常规变化情况和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在第0、4、8周观察记录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在第0、8周观测T细胞亚群和体重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对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测定。并对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积分等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的分析和比较,以评价温补脾肾方对艾滋病患者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脾肾阳虚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1.血象变化方面:经过治疗后2周、4周、8周等时点的血常规观察来看,试验组Hb、WBC、GRA等细胞计数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PLT变化情况组内比较、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症状和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经治疗8周后,试验组在中医症状和生存质量方面,较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手足麻木、畏寒怯冷、腰膝酸软等7项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3.免疫功能提高方面:试验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疗效总稳定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体重变化方面: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均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稳定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实验室异常情况、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异常方面,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温补脾肾方可有效恢复艾滋病患者HAART致血液毒性作用脾肾阳虚证型者的血象,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升高,同时,也验证了温补脾肾方与HAART协同使用的安全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引言  9-11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28
  1.1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11-16
    1.1.1 抗病毒药物  11-14
    1.1.2 HAART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研究  14-16
  1.2 中西医结合抗艾滋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16-19
    1.2.1 中西医结合抗病毒增效的研究  16-18
    1.2.2 中西医结合抗病毒减毒的研究  18-19
  1.3 中西医对HAART致血液毒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19-28
    1.3.1 祖国医学对HAART致血液毒性反应的认识  19-24
    1.3.2 现代医学对HAART致血液毒性反应的认识  24-26
    1.3.3 问题与展望  26-28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8-47
  2.1 资料与方法  28-32
    2.1.1 病例来源  28
    2.1.2 病例选择  28-29
    2.1.3 一般资料  29
    2.1.4 设计/治疗方案  29-30
    2.1.5 观察指标  30
    2.1.6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  30-31
    2.1.7 统计学处理  31-32
  2.2 研究结果  32-42
    2.2.1 基线资料分析  32-33
    2.2.2 临床疗效分析与评定  33-41
    2.2.3 安全性分析  41-42
  2.3 讨论  42-47
    2.3.1 主要研究结果的分析  43-45
    2.3.2 组方原则及主要方药分析  45-46
    2.3.3 不足与展望  46-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3
附录  53-60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0-61
致谢  61-62

相似论文

  1. 温补脾肾法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及对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影响,R277.5
  2. 黄芪及其有效部位干预化疗性贫血的实验研究,R285.5
  3. 苯血液毒性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的研究,R285
  4. 喹胺醇对动物机体的促生长与生殖内分泌作用及一般毒性作用的研究,S816.7
  5. 温补脾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R256.3
  6. 逆转录酶抑制剂膦甲酸钠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理论与实践,R512.62
  7. HIV-1整合酶和蛋白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与逆转录酶检测方法联合应用研究多靶位HIV抑制剂,R96
  8. HIV-1抗原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影响因素的研究,R392
  9. 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苯致有害作用易感性的研究,R114
  10. 紫杉醇长效缓释注射微球的研究,R94
  11. 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12.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3.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4.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15.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R259
  16.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17.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8.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19.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20. 2型糖尿病与西北燥证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研究,R259
  21. 扶正化纤散防治乙肝后肝纤维化(正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