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针促进家兔骨骼肌钝器伤后再生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作 者: 王荣国
导 师: 王云亭; 林朋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创伤 电针 肌骨骼疾病 肌形成调节因子 非贯通性 纤维化 再生
分类号: R24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意外伤害中,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约占60%,其中骨骼肌损伤占60-67%,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钝器伤。在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阻碍肌纤维再生,从而影响肌肉功能恢复。超声、低功率激光和细胞移植等方法有促进骨骼肌再生的作用,但尚未获得有抑制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的临床证据。有些生长因子(如IGF-I)虽有促进骨骼肌再生和抑制过度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的作用,但局限于某些领域或特殊疾病中,难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所以寻找一种既抑制细胞外基质纤维化又促进骨骼肌再生的方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前期研究证实电针有促进骨骼肌再生、抑制基质过度纤维化的作用,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有鉴于此,我们设计本研究。1研究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里穴、阿是穴干预家兔腓肠肌急性钝器伤的修复过程,观察电针对局部微循环灌注、肌纤维超微结构和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以及对肌球蛋白重链(MHC)、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和p-Smad 2/3的调控表达,探讨电针促进骨骼肌再生、抑制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的相关机制和穴位特异性,为电针促进骨骼肌再生提供实验依据。2研究方法将75只成年新西兰兔(雌雄不限,体重:2.0±0.2 kg)制作右后肢腓肠肌重度钝器伤模型(打击面积为1 cm2,能量为9.75 J),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1治疗组,每组15只动物。于造模后24h开始治疗,模型组自然愈合;电针组足三里穴取在健侧,阿是穴分别取在距打击部位远、近端各10mm处。电针参数:频率2 H z,0.4mA,时间15 min,隔日1次,直到取材前一天结束治疗。IGF-1治疗组于造模后24 h在造模区肌肉注射0.1 mg/ml IGF-1,0.25ml/只,每周治疗一次,最多3次。各组动物分别在造模后7d、14 d、28 d取材(n=5)。在28 d时将动物麻醉后暴露腓肠肌,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扫描,以造模区为中心提取腓肠肌表面血流值和相关图像。各组各时间点随机选取2只动物取材,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所有动物进行以下观察或染色Masson染色分析胶原纤维面密度;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分析MHC、GDF-8和p-Smad2/3的表达强度。3研究结果3.128天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值比较结果(见图1-1)模型组血流灌注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IGF-I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足三里+阿是穴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是穴组与足三里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即I GF-I组>足三里+阿是穴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模型组。图1-128d各组腓肠肌表面微循环灌注值比较(PU)注:与其他各组比较,▲P<0.05,▲▲P<0.01;与阿是穴组、IGF-I组比较,P<0.05;与足三里组、模型组比较,P<0.01。3.2超微结构变化7d:各组肌节结构不同程度紊乱,Z线异常(模糊或Z线流),线粒体空泡状变化,肌质网扩张;模型组部分Z线消失,其他四组的Z线均明显;足三里组线粒体和肌质网肿胀明显,大小不均匀,阿是穴组和足三里+阿是穴组肿胀较少;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各组肌原纤维直径粗细不等。14d:各组肌原纤维、肌节结构较7d时更清晰、规律,肿胀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各组肌节结构不同程度紊乱,以模型组最明显;阿是穴组单一肌原纤维的Z线规则,部分线粒体肿胀、肌质网扩张;足三里+阿是穴组肌原纤维、肌丝结构相对规则,轻度Z线流,肌膜下线粒体扩张。28d:模型组部分Z线消失,肌原纤维直径不等,部分肌原纤维萎缩,线粒体肿胀明显;阿是穴组、足三里组的肌原纤维和肌节结构完整、Z线基本正常,少量线粒体肿胀,肌质网基本正常;足三里+阿是穴组与IGF-I组结构相似,肌原纤维和肌节完整,排列规则,Z线基本正常,线粒体和肌质网基本正常。3.3胶原纤维面密度比较结果(见图1-2)7d、14d和28d时模型组胶原纤维面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四组(均P<0.01)足三里+阿是穴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7d时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之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14d和28d时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图1-2各组不同时间点胶原纤维面密度比较(%)注:▲▲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3.4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结果(见图1-3)7d、14d和28d时足三里+阿是穴组MHC的M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均P<0.01),但显著低于IGF-I组(均P<0.01)7d时阿是穴组MHC的M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是穴组与足三里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2),模型组与足三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模型组、足三里组<阿是穴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14d时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阿是穴组MHC的MOD值有上升趋势,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28 d时足三里组MHC的M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阿是穴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阿是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图1-3各组不同时间点MHC表达的MOD值比较注:与其他各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3.5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表达结果(见图1-4)7d、14d、28d时模型组GDF-8的MOD值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1)7d时阿是穴组显著高于足三里组(P<0.05)、足三里+阿是穴组(P<0.01),足三里组与足三里+阿是穴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14d时足三里+阿是穴组显著低于阿是穴组(P<0.01)和足三里组(P<0.05),阿是穴组和足三里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28d时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间相互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图1-4各组不同时间点GDF-8表达的MOD值比较注:与其他各组比较▲P<0.05,▲▲P<0.01。3.6 p-Smad2/3表达结果(见图1-5)7d时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p-Smad2/3的MOD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足三里+阿是穴组介于足三里组和IGF-I组之间,阿是穴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14d时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其中模型组的MOD值最高,足三里+阿是穴组与IGF-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MOD值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28 d时模型组、阿是穴组、IGF-I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足三里+阿是穴组与阿是穴组(P<0.01)、足三里组(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阿是穴组与足三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模型组>阿是穴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阿是穴组>IGF-I组。所以,在7d和28 d时,足三里+阿是穴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4d时足三里+阿是穴组与IGF-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7d、14d和28d时电针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图1-5各组不同时间点p-Smad2/3表达的MOD值比较注: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与足三里组比较,P<0.05。4研究结论4.1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可以发挥行气、活血的效果,有效改善钝器伤骨骼肌微循环灌注、激发线粒体和肌质网的功能状态和促进肌原纤维结构恢复正常。4.2电针足三里、阿是穴通过下调GDF-8表达和增强MHC表达促进肌纤维再生,足三里的作用滞后4.3电针足三里、阿是穴通过抑制GDF-8/p-Smad2/3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外基质纤维化。在修复的不同阶段,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对GDF-8的调控作用不同。综上,电针足三里和阿是穴有促进肌纤维再生和抑制纤维化的双重作用但两穴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11
ABSTRACT  11-20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20-21
前言  21-22
文献综述  22-55
  综述一 骨骼肌再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22-41
    参考文献  34-41
  综述二 促进骨骼肌损伤后再生的治疗研究进展  41-55
    参考文献  48-55
材料和方法  55-61
  1 实验材料  55-56
  2 实验方法  56-61
研究结果  61-71
  1 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值比较结果  61-62
  2 超微结构变化  62-64
  3 胶原纤维面密度比较结果  64-65
  4 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结果  65-67
  5 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表达结果  67-69
  6 P-SMAD2/3表达结果  69-71
讨论  71-79
  1 骨骼肌损伤的流行病学及研究现状分析  71-73
    1.1 骨骼肌损伤造成的社会影响  71-72
    1.2 骨骼肌损伤的原因和分度  72
    1.3 骨骼肌损伤的治疗现状和研究思路  72-73
  2 本研究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73-74
  3 电针改善骨骼肌钝器伤后微循环灌注  74-75
  4 电针促进钝器伤后肌纤维再生  75-76
    4.1 电针改善骨骼肌超微结构  75
    4.2 电针上调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  75-76
    4.3 电针下调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  76
  5 电针抑制骨骼肌钝器伤后纤维化的作用与GDF-8、P-SMAD2/3的关系  76-79
    5.1 电针抑制骨骼肌钝器伤后过度纤维化  76-77
    5.2 电针调控GDF-8、P-SMAD2/3表达与抑制过度纤维化  77-79
结论  79-80
参考文献  80-87
致谢  87-88
附图  88-98
个人简历  98-99

相似论文

  1.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2.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3.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4.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5.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6.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7.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8.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9. 大鼠肝再生与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Q418
  10. 蛇床子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63.9
  11. 撞钉长度对脑创伤模型的影响及创伤性脑水肿与AQP4相关性研究,R651.15
  12. 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R245
  13. 京尼平抑制UCP2在大鼠再生肝抗CCl4损伤中的作用,R965
  14. 三氧化二砷对转化生长-β1因子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R563.9
  15. 剪开套接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构建周围神经再生室的实验研究,R651.3
  16. 电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的疗效观察,R274.9
  17. RhEPO对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及神经再生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R722.19
  18.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R245
  19. 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在抵抗肥胖中作用的研究,R589.2
  20. 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ECH)工艺研究,TQ223.26
  21. 鹿茸配合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