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5-己二酮生成吡咯加合物的离体研究

作 者: 朱明星
导 师: 谢克勤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正己烷 2,5-己二酮 吡咯加合物 人血清 体外孵育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有机溶剂诱发的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正己烷(n-hexane)为饱和脂肪烃类,作为溶剂在工业中的使用日益广泛,主要应用于粘胶配制、除污、干洗、植物油提取、制鞋、印刷、油漆、制药、家具制造及电子元件制造等行业。正己烷虽属无毒类,但由于其高挥发性、高脂溶性,且有蓄积作用和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等特点,被认为是高危害性毒物。正己烷的急、慢性中毒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特征:急性正己烷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脑病、皮肤及粘膜刺激症;而慢性正己烷中毒则以神经毒性为主,主要表现为远端粗大神经纤维轴突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在工业生产中,正己烷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脑、肾、肝、脾、睾丸等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组织。正己烷在体内经由肝脏的ω-1氧化作用代谢为2-己醇、2-己酮(甲基正丁基酮)、2,5-己二醇、5-羟基-2-己酮和2,5-己二酮(2,5-HD),2,5-HD是正己烷和2-己酮的最终代谢产物和终毒物,是一种γ-二酮类化合物,与正己烷的毒性有关,最终经由肾脏排出。目前,国内外均将尿中2,5-己二酮作为接触正己烷生物监测指标,但由于酸化后尿中4,5-二羟基-2己酮和5-羟基-2-己酮向2,5-HD的转化降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特异性。根据以前的研究显示2,5-HD会与赖氨酸中的氨基反应生成吡咯加合物,这也是正己烷中毒的机制之一,但有关吡咯加合物的文献报道较少。大鼠与人的差异性导致实验结果在外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以往的实验均是基于大鼠体内试验或者是大鼠血清的体外孵育,关于血清中的生物监测指标如何向人转化没有明确的系数。所以本实验试用人和大鼠血清与2,5-HD体外共孵育,研究吡咯加合物的生成与血清中2,5-HD浓度的关系,确定人与大鼠血清在相同浓度2,5-HD下吡咯加合物生成的差异性,并且试探讨抗氧化剂在阻止吡咯加合物生成后氧化中的作用,为正己烷中毒早期预防、临床诊断及降低健康损害提供依据。方法1.混合正常人离体血清,过滤除菌后配制2,5-HD终浓度为200μ g/ml,100μ g/ml,50μ g/ml,25μ g/ml,10μ g/ml及空白血清,37℃孵育,不同时间点取血清,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2,5-HD剩余量。2.混合正常人离体血清、正常大鼠混合血清,过滤除菌后配制2,5-HD终浓度为200μ g/ml,50yg/ml,10μ g/ml及空白血清,37℃孵育,不同时间点取血清,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2,5-HD剩余旱。3.混合正常人离体血清,过滤除菌后配制空白组:2,5-HD终浓度为200μg/ml,50μ g/ml,10u g/ml及空白组;抗氧化组:2,5-HD终浓度为200μg/ml,50v g/ml,10μ g/ml及空白组,各组中保证维生素C的浓度为700mg/100ml.将两组分别放入200μl的EP管中,封口膜密封,37℃孵育,不同时间点取血清,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2,5-HD剩余量。结果1.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含量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与2,5-HD存在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束时吡咯加合物的含量在各浓度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2,5-HD的含量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实验结束时按2,5-HD浓度由高到低,2,5-HD浓度分别下降29%、55%、22%、44%和40%;2,5-HD含量的减少量与吡咯加合物的增加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按2,5-HD浓度由高剑低,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5、0.697、0.835、0.823和0.814。2.离体的人血清和大鼠血清与2,5-HD共孵育的过程中,吡咯加合物在人血清组与大鼠血清组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剂量组的不同血清之间也存在差异:各剂量组均从第1天起吡咯加合物含量在人血清中的含量就多于大鼠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小:人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与大鼠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相比,在200μ g/ml剂量组中,差异的倍数由实验第1天时的2.88倍缩小至实验结束时的1.11倍;50μ g/ml剂量组中,差异的倍数由实验第1天时的3.82倍缩小至实验结束时的1.06倍;10μ g/ml剂量组中,差异的倍数由实验第1天时的3.98倍缩小至实验结束时的1.28倍;相同2,5-己二酮剂量的不同血清之间2,5-HD剩余量差异不明显。3.离体健康人群的混合血清与2,5-HD体外孵育过程中,抗氧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在200μ g/ml组从第1天起抗氧化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一直延续到实验结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甚至少于50μg/ml对照组(P<0.05),与10μ g/ml对照组对照接近。;50μ g/ml组在前两天出现吡咯加合物含量的交叉,但从第3天起,抗氧化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直延续到实验结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μ g/ml组从第1天起吡咯加合物生成量抗氧化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一直延续到实验结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和维生素C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2,5-HD含量测定表明剩余2,5-HD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随2,5-HD浓度增加,吡咯加合物生成量增加;血清中2,5-HD减少量与吡咯加合物的增加量成正相关。2.人血清与大鼠血清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具体体现在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上:人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多于大鼠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生成量,其差异的最大值在200μ g/ml剂量组中为2.88倍;50μg/ml剂量组中为3.82倍;10μ g/ml剂量组中为3.98倍。外推时应根据实验动物的染毒剂量以及出现症状时的实验时间综合考虑,适当提高吡咯加合物在人血清中的限值标准。3.维生素C可以降低体外孵育血清中吡咯加合物的生成量,有效拮抗吡咯加合物的生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Abstract  10-13
序言  13-21
  正己院  13-16
  吡咯加合物  16-18
  参考文献  18-21
符号说明  21-22
第一部分 2,5-己二酮人血清体外培养观察吡咯加合物形成  22-37
  前言  22-23
  材料与方法  23-26
  结果  26-33
  讨论  33-35
  参考文献  35-37
第二部分 人血清与大鼠血清体外与2,5-己二酮共孵育观察吡咯加合物生成的差别  37-52
  前言  37-38
  材料与方法  38-41
  结果  41-49
  讨论  49-51
  参考文献  51-52
第三部分 维生素C对吡咯加合物生成的影响  52-65
  前言  52-54
  材料与方法  54-57
  结果  57-61
  讨论  61-63
  参考文献  63-65
综述 正己烷中毒的研究进展  65-82
  参考文献  75-8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2-83
致谢  83-84
附录  84-110
附件  110

相似论文

  1.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2.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3. 不同品种鸡蛋胆固醇沉积规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S831
  4. 血清新喋呤、腺苷脱氨酶及PPD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R521
  5. 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TQ465
  6. 低浓度血清法培养纯化新生大鼠雪旺细胞,R329
  7. 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抗HBc和抗HBe的精密测定,R512.6
  8.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9.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10. 血清胸苷激酶1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关性分析,R733.71
  11. 血清松弛素的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关系的研究,R711
  12. HPLC法测定尿样中甲苯、苯乙烯、正己烷代谢产物的研究,O657.72
  13. 基于GC-MS的举重与中长跑运动员血清及尿液代谢组学研究,G822.2
  14. 肝癌microRNA稳定性、个体差异性与性别相关性评价,R735.7
  15. 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乳腺癌化疗敏感性和耐药性血清标记物,R737.9
  16. 解毒化瘀方对白血病K562/A02,HL60/ADR细胞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R733.7
  17. 上海市临床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质量的评估,R759.1
  18.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胃癌血清和组织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R735.2
  19. 侵染烟草的四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S432.41
  20. sFlt-1与VEGF在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R714.245
  21. 硫胺素及其修饰的CdSe量子点与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Q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