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秀山县洪安镇传统建筑研究

作 者: 余沁锶
导 师: 龙彬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洪安镇 文化 传统建筑
分类号: TU-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建筑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而产生的聚群而居的地方,其功能和外在形态及特征方方面面都受到人的行为活动、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自然历史社会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建筑承载了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社会、经济、民族、政治、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包含了丰富的人类文化信息。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通过对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传统建筑的价值深入发掘研究,一方面传承当地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别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手法和思想,注入新的活力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能够为目前正在进行的洪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指导依据,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总体上依照依次递进的思路。首先,对产生传统建筑的生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深入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成为研究传统建筑发展整体的贯穿线索。然后进入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依循从宏观中观微观分级研究的方法,从宏观的群体建筑空间形态、到中观的建筑单体特征、到微观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最后,对传统建筑价值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当地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提出建议,同时表达对当地美好未来展望。论文共由六章组成,按组织结构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作为整个论文的导读,主要阐明研究课题的总体情况和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方法、框架。第二章综述洪安镇传统建筑的生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具体为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政治经济及多元的文化背景。第三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洪安镇传统建筑群体空间选址布局特色。首先,根据不同分类方法总结洪安镇传统建筑群体的形态类型特征。其次,找出洪安镇传统建筑群体形态演进的规律与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具象分析洪安镇传统建筑群体肌理空间。第四章从中观层面以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为基础,对洪安镇传统单体建筑深入调研基础上运用类型学的原理进行分门别类,从功能及平面进行划分,提取最具有典型性传统建筑,进行具体实例研究,并从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平面布局,结合地形,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最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特征的归纳总结。第五章从微观角度总结洪安镇受到复合系统影响下传统建筑建造过程及材料构造体现出的个性和装饰艺术表现出的文化,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第六章结语,对洪安镇的传统建筑价值进行重新梳理,即为对全文做了总结概述。并立足于现实,指出洪安镇与茶洞镇过去在保护与利用中相关问题,对目前洪安镇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提供合理化建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展望洪安镇美好的未来。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16
1 绪论  16-26
  1.1 选题缘起  16-17
    1.1.1 普遍性----传统建筑蕴含的价值  16
    1.1.2 典型性----三省交界、三族共存  16-17
    1.1.3 时效性----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  17
  1.2 研究意义  17-19
    1.2.1 正处于发展机遇期  17-18
    1.2.2 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18
    1.2.3 有利地域文化传承  18-19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9-21
    1.3.1 国外对传统建筑的研究  19
    1.3.2 我国对传统建筑的研究  19-20
    1.3.3 洪安镇传统建筑研究现状  20-21
  1.4 研究方法  21-22
    1.4.1 文献收集法  21
    1.4.2 实地调研法  21
    1.4.3 系统综合研究法  21-22
  1.5 研究对象界定  22-23
    1.5.1 研究空间界定  22-23
    1.5.2 研究时间界定  23
  1.6 研究内容  23-24
  1.7 研究框架  24-26
2 洪安镇传统建筑生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26-44
  2.1 地理与自然环境影响  26-29
    2.1.1 复杂多样的地形  26
    2.1.2 湿热多雨的气候  26-27
    2.1.3 山环水抱的环境  27-29
  2.2 政治与社会经济因素  29-35
    2.2.1 政治制度与人口迁移  29-31
    2.2.2 社会组织与礼制观念  31
    2.2.3 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  31-32
    2.2.4 民间艺术与民族风俗  32-35
  2.3 开放而多元文化特色  35-42
    2.3.1 山水文化  36
    2.3.2 边城文化  36-38
    2.3.3 码头文化  38-39
    2.3.4 红色文化  39-40
    2.3.5 边贸文化  40-41
    2.3.6 民族文化  41
    2.3.7 移民文化  41-42
  2.4 本章小结  42-44
3 洪安镇传统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研究  44-68
  3.1 建筑群体选址布局  44-48
    3.1.1 选址择居----合理有据  44-47
    3.1.2 适应布局----因地制宜  47-48
  3.2 建筑群体类型分析  48-51
    3.2.1 山地滨水型  48-50
    3.2.2 集镇贸易型  50-51
  3.3 建筑群体发展演进  51-53
    3.3.1 发展演进的限制门槛  51-52
    3.3.2 循序渐进的演进过程  52-53
  3.4 建筑群体肌理空间  53-62
    3.4.1 封而不闭的街区空间  53-54
    3.4.2 起伏转折的街道空间  54-57
    3.4.3 功能齐全的巷道空间  57-59
    3.4.4 丰富独特的节点空间  59-60
    3.4.5 多重层次的边界空间  60-62
  3.5 建筑群体街道景观  62-66
    3.5.1 多样而变化视觉景观  62
    3.5.2 统一而变化沿街立面  62-64
    3.5.3 丰富而完整第五立面  64-65
    3.5.4 适用而宜人街道尺度  65-66
  3.6 本章小结  66-68
4 洪安镇传统建筑单体特征研究  68-140
  4.1 传统建筑类型分析  69-74
    4.1.1 按使用功能分类  69-72
    4.1.2 按平面形制分类  72-74
  4.2 典型建筑实例研究  74-112
    4.2.1 商贾宅院----祝家大院  75-85
    4.2.2 金融建筑----复兴银行  85-90
    4.2.3 店宅建筑----老供销社  90-97
    4.2.4 商贾民居----王家大院  97-101
    4.2.5 山地店宅----龙家大院  101-108
    4.2.6 转角店宅----转角商铺  108-110
    4.2.7 两开间民居----警务室  110-112
  4.3 传统建筑特征研究  112-139
    4.3.1 建筑风格多元并存  112-122
    4.3.2 建筑平面布局灵活  122-123
    4.3.3 建筑有机融合地形  123-125
    4.3.4 建筑造型丰富独特  125-130
    4.3.5 建筑结构巧妙运用  130-133
    4.3.6 建筑特色空间营造  133-139
  4.4 本章小结  139-140
5 洪安镇建筑营建材料与装饰细部研究  140-162
  5.1 定式的营建过程和匠师的作用  140-141
  5.2 本土自然的材料和实用的构件  141-150
    5.2.1 小木材料与实用的构件  141-146
    5.2.2 砖石材料与理性的砌筑  146-150
  5.3 简中求变的装饰和寓意的文化  150-161
    5.3.1 众多的装饰部位  150-159
    5.3.2 寓意的文化表达  159-161
  5.4 本章小结  161-162
6 结语  162-172
  6.1 洪安镇传统建筑的生存现状  162-163
  6.2 洪安镇传统建筑的价值认识  163-164
    6.2.1 建筑美学价值  163
    6.2.2 科学研究价值  163-164
    6.2.3 保护利用价值  164
    6.2.4 建筑创作价值  164
  6.3 洪安镇传统建筑的有效保护  164-167
    6.3.1 扩展名镇保护范围,自然人文要素并重  164-165
    6.3.2 着眼建筑群体形态,特征传承肌理修复  165-166
    6.3.3 提取建筑单体特征,建筑更新保护利用  166
    6.3.4 关注建筑细部特色,吸收地域手法技巧  166-167
  6.4 洪安镇传统建筑的合理利用  167-169
  6.5 洪安镇传统建筑的现代借鉴  169-172
致谢  172-174
参考文献  174-178
附录  178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8.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9.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0.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2.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3.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4.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5.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6.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7.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8.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9.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2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21.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G22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