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后单位社会”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研究

作 者: 黄蕾
导 师: 田毅鹏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新失业群体 后单位社会 就业适应 老工业基地 单位制
分类号: C91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3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失业问题置于单位制度变迁的宏观背景之下,以东北老工业基地C市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问题。“新失业群体”是由中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兴群体,同时又是当代诸多社会问题产生和表现的根源和载体,其最初的外在表现是失业,但实质是对工作职业的不适应。其外显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父母大都是受单位制度熏陶的单位人;二是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三是其文化背景大多是单位习性影响下的亚文化。本文主要的关注点有三个方面,即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与单位社会的关系、新失业群体职业认同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与市场化之后的政府责任变换的关系。围绕这三个方面,立足于C市实证调查,本文共取得个案63个,其中“新失业群体”个案50个、其他13个,并具体运用文献分析法、小区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本文认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转型中,单位制和市场化改革共同作用于“新失业群体”,他们经过几年的自身与社会环境的调适过程,已经基本上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状况。但这种适应是低水平的、浅层次的适应。虽然他们基本上能够维持日常的经济生活,也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倾性的同质人群交往,并且他们在社会心理上也基本认同了失业的事实,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生活中的底层。但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是消极性和被动性的,其结果是边缘化。这种边缘化表现在他们既不保留原有的单位习性,同时也不接受社会主流文化,或者说不为社会主流文化所承认。新失业群体由于受制度背景、社会的变迁、自身资本的缺失以及区域社会文化、惯习的影响,造成了新失业群体在面对后单位社会来临时出现了就业适应困难。笔者进一步指出,影响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内外机制实际上就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新失业群体的文化困境、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结构性变动、国家政策导向的局限和区域社会的特殊性。相应的解决策略也应当是从以上四个方面去设计方案。本文从城镇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角度提出了若干促进就业对策,以期缓解新失业群体对于各地方就业的压力。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7
第一章 绪论  7-27
  一、本文研究的理由  7-13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5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15-18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关注点及假设  18-27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27-57
  一、目前学界关于新失业群体的研究成果  27-35
  二、有关就业适应的研究述评  35-45
  三、有关职业化及其认同的研究述评  45-57
第三章 单位制度背景下单位人的就业传统  57-83
  一、单位制的起源、功能与影响  57-64
  二、单位制背景下单位人的职业定位  64-69
  三、单位习性对于单位子女就业观的影响  69-75
  四、单位社会走向消解与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困境  75-83
第四章后单位社会的来临与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  83-146
  一、后单位社会的来临与C 市新失业群体的产生  83-103
  二、后单位社会的来临与市场意识的相关性  103-110
  三、单位意识、市场意识与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  110-119
  四、后单位社会的职业多元化需求与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  119-134
  五、影响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相关社会制约因素  134-146
第五章 影响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内外机制  146-185
  一、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结构性变动与其就业适应  147-161
  二、国家政策导向的局限与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  161-173
  三、区域社会的特殊性与区域性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治理  173-185
第六章 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治理与本文的结论  185-199
  一、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治理对策及依据  186-195
  二、本研究的结语  195-199
参考文献  199-2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210-211
中文摘要  211-216
Abstract  216-222
附录一  222-224
附录二  224-227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个案研究,G647.38
  2. 法团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团建设对策研究,D632.9
  3. 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发展研究,F127
  4.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F272.92;F224
  5.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适应度的影响研究,G647.38
  6. 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研究,F320
  7. 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生活变迁研究,F276.1
  8. 居委会职能的历史演变研究,D669.3
  9.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与中国法下概念之比较研究,D632
  10. 党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问题研究,D267.6
  11. 我国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F842.6
  12. 用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指导辽宁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F249.27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体系设计,F127
  14. 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策略研究,F127
  15. 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的社会学研究,G647.38
  16. 单位制下的学校管理研究,G471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整合策略研究,F127
  18. 我国慈善事业现状的社会学分析,D632.9
  19. 双鸭山市煤炭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F426.21
  20.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科技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F427
  21. 株洲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研究,F832.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职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