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失去文化认同的文明

作 者: 刘艳萍
导 师: 杨魁森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文化 文明 文化矛盾 价值认同
分类号: G1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在“物质财富丰富充裕、政治法律完善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深重的文化矛盾,本文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以文化与文明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视角,历史地考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性和社会局限性;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与文化的背离切入,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实质及表现,深入挖掘了文化矛盾的形成根源;并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批判了西方主流学者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开出的救治药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了商品经济社会与文化矛盾的内在关联,提出文化矛盾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类的必然遭遇,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则是这种矛盾激化、片面化的集中展现。同样要发展商品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存在着缩小、减轻文化矛盾的可能,这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的内在和谐为根本,全面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8
导论 丰裕社会中的精神痛苦  8-17
  一、文化矛盾:当代资本主义最深重的社会危机  8-10
  二、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理论视角  10-14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研究文化矛盾的基本原则  14-17
第一章 从人的存在理解文化与文明  17-50
  一、以实践方式存在着的人  17-26
  二、文化——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生成  26-29
  三、文明——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社会性成果  29-33
  四、文化与文明的内在统一  33-43
    (一) 文化是文明发展的价值坐标  34-39
    (二)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现实阶梯  39-43
  五、文化与文明的潜在冲突  43-50
    (一) 历史局限性之原因  44-47
    (二) 社会局限性之原因  47-50
第二章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实质及表现  50-77
  一、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实质:文明逐渐失去文化的认同  52-62
    (一)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性  52-57
    (二)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局限性  57-60
    (三) 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与文化的背离  60-62
  二、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表现:文化曲折抗拒文明的压制  62-77
    (一) 文化自身层面: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反文化蜕变  63-66
    (二) 社会个体层面:生活意义的失落与自由的丧失  66-71
    (三) 社会意识层面:社会凝聚力消解  71-77
第三章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根源及救治药方  77-118
  一、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形成根源  78-94
    (一) 三个“轴心原则”的最初确立及其结构合理性  79-87
    (二) 三个“轴心原则”的失衡发展破坏其制约机制  87-92
    (三) “经济冲动力”对“宗教冲动力”的全面征服  92-94
  二、西方学者为文化矛盾开出的救治药方  94-112
    (一)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95-99
    (二) 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  99-102
    (三) 贝尔:再建新宗教  102-107
    (四)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平衡工具理性  107-112
  三、望不穿的历史迷雾——西方学者的共同局限  112-118
第四章 以文化审视文明——对文化矛盾的历史解读  118-150
  一、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新问题:文化与文明相对抗  118-129
    (一) 自然经济时代文化与文明的和谐统一  119-121
    (二) 商品经济时代文化与文明的敌视对立  121-126
    (三) 文化与文明对抗的当代表现就是文化矛盾  126-129
  二、商品经济社会人类的必然遭遇:文化矛盾  129-138
    (一) 商品经济社会就是物化的社会  129-132
    (二)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132-135
    (三) 物的升值与人的贬值  135-138
  三、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  138-150
    (一) 资本主义文明的根本动力:财富增殖  139-141
    (二) 资本主义文明的必然逻辑:资本逻辑泛化  141-146
    (三) 资本主义文明的自我否定:从高扬人到压抑人  146-150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如何面对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矛盾  150-173
  一、文化矛盾,怎样的“卡夫丁峡谷”  150-152
  二、社会主义文明缩小减轻文化矛盾的可能性  152-154
  三、促进社会主义文明与文化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  154-164
  四、警惕人为制造社会主义文明与文化对立的错误观念  164-173
结语  173-177
参考文献  177-18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87-188
论文摘要  188-192
ABSTRACT  192-197
后记  197-198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8.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9.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0.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2.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3.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4.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5.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6.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7.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8.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9.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20.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2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