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长春地区绝经前汉族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作 者: 孙珉丹
导 师: 迟宝荣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绝经前女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分类号: R58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健康与长寿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课题,当前,随着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骨质疏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它已经成为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 OP),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由于它是危害严重、耗资巨大和明显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亦有OP患者8700万人,约占人口的7%。其中的80%为女性,表现为骨密度下降,容易骨折。而这些都会隐藏多年不易被发现,但因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是老年妇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特别是OP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受种族、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不能科学区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不同发病机理,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切实有效地解决OP问题。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OP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我国政府也将OP列为“七五”期间的攻关课题,同时把2002-2011期间设定为“中国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以引起有关科研人员和广大民众的关注。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OP系多病因疾病,它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i D receptor, VDR)基因是最重要的遗传因素。现已明确VDR基因具有多态性,通过限制性内切酶BsmⅠ的作用,可以精确地得到三种基因型,即:BB、Bb和bb。人们的研究已证实了VD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国家、种族及中国同一国家不同区域的结果很不相同。关于VDR基因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有相关性的结论,也有不相关性的结论。这将对当地OP的预防提供参考。以往关于VDR基因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几乎均局限于绝经后女性,绝经前女性骨代谢的研究以及长春地区VDR基因的研究尚无报道。而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几乎是不可逆的,其预防胜于治疗,因此,我们以绝经前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VDR基因这一重要的遗传因素对骨代谢的影响。通过了解我国长春地区绝经前汉族女性的VDR基因型的频率,并测定两个重要的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 BGP)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进而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年龄、体重、身高等非遗传因素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来阐明此区域女性的骨代谢是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为医药、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员预防和治疗OP,尤其是前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此研究,我们认为对此区域的女性不能单纯以VDR等位基因型来预测BMD和OP。我们成功揭示了长春地区女性OP的可能发病机理,即:OP可能更主要地受非遗传因素的影响;预防OP的发生,可以通过加强非遗传因素的作用来实现;为在临床上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切实有效地解决此地域女性预防OP及其并发症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在提高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及节省庞大的医疗开支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全文目录


提要  4-8
缩写词  8-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50
  一、维生素D  10-12
  二、维生素D 受体  12-14
  三、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14-15
  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5-16
  五、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16-17
  六、骨密度的候选基因  17-24
  七、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24-25
  八、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25-29
  九、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29-37
  综述参考文献  37-50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50-58
  一、研究对象和标本来源  50-51
  二、主要仪器  51-52
  三、主要试剂及器材  52-54
  四、检测及实验方法  54-58
第三章 研究结果  58-67
  一、VDR基因型分布  58-59
  二、VDR基因的Bsm I多态性分布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59-60
  三、VDR基因多态性与BGP的关系  60
  四、VDR基因多态性与BMD的关系  60-61
  五、体重、年龄、身高及体重指数与BGP间的关系  61-62
  六、体重、年龄、身高及体重指数与骨密度间的关系  62-64
  七、分娩次数与BGP及BMD间的相关性分析  64-66
  八、BGP和BMD间的关系  66-67
第四章 讨论  67-89
  一、VDR 基因多态性  67-71
  二、VDR 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71-74
  三、BMD 的影响因素  74-89
创新点  89-90
结论  90-91
参考文献  91-10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102-104
中文摘要  104-108
英文摘要  108-114
致谢  114

相似论文

  1. 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R580
  2. 激素替代治疗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R580
  3. 低位上颌窦磨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相关测量分析,R783.6
  4. 瘦素与早产儿骨密度、PICP、DPD/Cr关系的研究,R722.6
  5. 肾移植患者血浆瘦素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分析,R699.2
  6. 几何结构结合骨密度预测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R683
  7.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与骨密度及糖脂代谢的关系,R587.1
  8. 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方法分析研究,R580
  9. 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R580
  10. 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对OPG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影响的实验观察,R580
  11. 新疆维汉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587.1
  12. 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改变及其对血糖与骨量的影响,R587.1
  13. 罗格列酮对OLETF大鼠股骨骨密度及成骨细胞BMP-2和Bcl-xL表达的影响,R587.1
  14. 体育舞蹈对老年男性下肢肌力和骨密度的影响,R580
  15. 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R114
  16. 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TGF-β/BMP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R96
  17.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R965
  18. 骨水泥弥散体积在椎体成形术中概念的建立和初步应用,R687.3
  19. 降钙素对OA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R684.3
  20. 克伦特罗及普萘洛尔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R580
  21. 基于DR骨密度分析系统的研究,R580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