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美联储信息优势与其货币政策目标

作 者: 严维石
导 师: 甘当善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美联储 组织制度 信息优势 货币政策目标
分类号: F827.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不同学派对此解释和论证存在很大争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凯恩斯学派坚持“货币非中性”理论,通过价格粘性以及在吸收理性预期的思想基础上将其理论模型化,并经历从结构性模型到一般均衡模型的发展过程;理性预期学派则假设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性预期和建立数理模型来得出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仅取决于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误差。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理论的梳理后,认为这两个学派在对公众货币政策预期及其信息成本处理上存在局限性。凯恩斯学派从早期忽视公众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到后来像理性预期学派一样处理公众预期;理性预期学派则不考虑公众形成理性预期的信息成本。实际上,这种信息成本是存在的,而且是不能忽略的。再者,本文考察美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美国经济成功避免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较大波动,并帮助实现美国经济总量较快增长。本文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思考的一个思路是,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比公众形成预期的信息有优势,这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通货膨胀,而且可以协助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进而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经济发展预期。首先,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和论证美联储的信息优势来源:一方面,美国联邦储备组织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对美联储收集和运用信息有效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美联储承受较大信息成本的保障。美国银行的两级建制、联邦储备组织制度和联邦储备银行制度等方面安排不仅有助于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而且解决了美联储有效收集、运用经济信息效率问题和成本承受能力问题;另一方面,美联储履行监管职能有助其获得相关经济信息,尤其是一些不能标准化、数据化的信息。接着,本文对美联储在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其货币政策目标问题进行模型化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信息优势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避免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紧缩以及协助潜在经济增长的发挥。然后,为了进一步显示在信息优势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特征,将其与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美国不同期间的经济数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进行计量检验,说明近20年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是支持前面的论证,即在信息优势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避免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紧缩以及协助潜在经济增长的发挥。最后,本文分析和论证美联储组织制度、监管体制和两级银行建制对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建制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目录  3-5
图目录  5-6
表目录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导言  11-17
  第一节 选题说明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11-12
    一 选题说明  11-12
    二 研究方法  12
    三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2
  第二节 研究框架  12-15
  第三节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研究  15-17
    一 本文主要结论  15
    二 本文的创新点  15-16
    三 后续研究  16-17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7-28
  第一节 信息优势的相关文献  17-18
  第二节 货币政策基础理论中的信息问题  18-28
第三章 美联储建立与发展  28-41
  第一节 美联储溯源的博弈分析  28-32
  第二节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  32-39
  本章小结  39-41
第四章 美联储信息优势的制度基础  41-53
  第一节 美联储组织体系的制度安排  41-46
  第二节 美联储组织体系的特征与信息机制  46-50
  第三节 美联储信息机制的主要特征  50-51
  本章小结  51-53
第五章 美联储信息优势来源之一:监管职能的履行  53-61
  第一节 美联储在美国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53-54
  第二节 美联储的监管对象及主要监管内容  54-56
  第三节 美联储的监管方式  56-57
  第四节 美联储银行监管与信息获取  57-59
  本章小结  59-61
第六章 美联储信息优势来源之二:信息效率与成本承受能力  61-75
  第一节 问题提出  61-62
  第二节 美国金融创新与双重金融管理  62-66
  第三节 美联储运用货币政策决策信息的有效性  66-71
  第四节 美联储信息成本承受力有利于信息收集与运用  71-72
  本章小结  72-75
第七章 美联储信息优势对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75-90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理论评述与假说提出  75-80
  第二节 在信息优势下引入货币政策的拉姆齐模型  80-85
  第三节 中央银行在信息优势下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职能  85-88
  本章小结  88-90
第八章 美联储信息优势下的货币政策目标与相关理论比较  90-98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发展及评述  90-93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发展的启示  93-94
  第三节 比较分析  94-96
  本章小结  96-98
第九章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中信息优势利用实证研究与分析  98-109
  第一节 1913到二战结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信息优势利用检验  98-101
  第二节 二战后到1978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信息优势利用检验  101-103
  第三节 1978-1987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信息优势的利用检验  103-104
  第四节 1987到2005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检验及相关说明  104-107
  本章小结  107-109
第十章 对中国央行改革和银行建制的借鉴意义  109-119
  第一节 美联储组织结构对中国央行改革的借鉴  109-112
  第二节 美国银行监管权配置对中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112-113
  第三节 美国银行两级建制对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管理的借鉴  113-118
  本章小结  118-119
附录 1: 联邦储备银行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19-120
附录 2: 监管信息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20-123
附录 3: 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关的美国经济数据  123-128
参考文献  128-134
后记  134-135

相似论文

  1.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2. 制度创新理念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实证研究,D632
  3. 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F321.42
  4. 论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D422.6
  5. 转型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问题研究,D412.6
  6. 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退出机制研究,F827.12
  7. 山西民营科技企业现状及对策研究,F276.44
  8.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立法问题研究,D922.28
  9. 陕西省农民合作组织制度效率性研究,F224
  10.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创新研究,F832.33
  11. 短期融资券对我国2008年以来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的影响,F822.0
  12.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D412.6
  13. 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研究,F276.5
  14. 农村基层政府治安管理研究,D631.4
  15.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632
  16.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632.9
  17.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D262.11
  18. 非营利组织发展:制度体系与筹资模式,C912.2
  19.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897-1949),G239.29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F832.1
  21. 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内容的修订及其政治学分析,D267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