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作 者: 罗清
导 师: 王浩
学 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专 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表征指标 指标体系 预测 模型 承载标准 黄河流域
分类号: TV21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016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问题十分严重的国家,当前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恶化三大主要问题,其本质是人们实施的各类水事活动超出了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协调这种矛盾和冲突的途径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区外跨流域调水或是开发替代性水源,提升本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走自律式发展道路,积极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强化节水和用水需求管理,将经济社会需求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显然后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科学前提,一是能科学量化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二是能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正确预判,三是能及时制定有效的调控措施。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本论文确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主题,在系统了解国内外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性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生态、技术、社会经济及其时空内涵,同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也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涉及五方面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及相关基础率定、边界条件预测、水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计算、承载标准设定以及承载能力计算分析等。在上述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分析了承载能力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层次化表征指标体系,提出了“小康”和“富裕”两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论  13-2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15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8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5-17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7-18
  1.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18-19
    1.3.1 以区域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研究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18-19
    1.3.2 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  19
    1.3.3 大系统、多目标综合研究趋势水  19
    1.3.4 量化模型趋于随机、动态化  19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9-22
    1.4.1 技术路线  19-20
    1.4.2 研究内容  20-22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与内涵  22-51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22-33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2-27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7-33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33-36
    2.2.1 有限性  33
    2.2.2 动态性  33-35
    2.2.3 多目标性  35
    3.2.4 不确定性  35
    2.2.5 可增强性  35-36
  2.3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研究内容  36-37
    2.3.1 水资源及相关基础率定  36-37
    2.3.2 情景边界条件预测  37
    2.3.3 水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计算  37
    2.3.4 承载标准设定  37
    2.3.5 承载能力计算  37
  2.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7-41
    2.4.1 资源限制  37-38
    2.4.2 环境因素  38-39
    2.4.3 科技进步  39-40
    2.4.4 制度安排  40-41
  2.5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  41-46
    2.5.1 经验估算法  41-42
    2.5.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42-43
    2.5.3 系统分析方法  43-45
    2.5.4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45-46
  2.6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增强途径  46-51
    2.6.1 开源  46-48
    2.6.2 节水  48-50
    2.6.3 水资源优化配置  50-51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潜力  51-61
  3.1 流域概况  51-54
    3.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51-52
    3.1.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52-54
  3.2 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54-58
    3.2.1 降水  54
    3.2.2 狭义水资源评价  54
    3.2.3 广义水资源评价  54-55
    3.2.4 国民经济可利用量评价  55-56
    3.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6-58
  3.3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潜力  58-61
    3.3.1 影响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前景的因素  58-59
    3.3.2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潜力分析  59-61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模型  61-86
  4.1 预测方法  61
  4.2 水资源承载能力表征指标选取与计算  61-66
    4.2.1 承载能力的影响因子与层次化表征  61-64
    4.2.2 水资源承载能力表征指标体系构建  64-66
  4.3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模型的构建  66-86
    4.3.1 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模块  68-73
    4.3.2 承载力指标模块  73-76
    4.3.3 农产品生产能力模块  76-78
    4.3.4 国民经济需水预测模块  78-83
    4.3.5 可供水量预测模块  83-84
    4.3.6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84-86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  86-112
  5.1 评价单元与水平年的选择  86-89
  5.2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历史及现状评价  89-91
    5.2.1 人口与牲畜的历史及现状评价  89-90
    5.2.2 经济指标历史及现状评价  90-91
    5.2.3 灌溉面积历史及现状评价  91
  5.3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预测结果与分析  91-106
    5.3.1 人口与城镇化预测  91-93
    5.3.2 经济指标与结构预测  93-94
    5.3.3 农产品生产能力  94-99
    5.3.4 国民经济需水预测  99-104
    5.3.5 可供水量预测  104-106
  5.4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结果与分析  106-108
  5.5 黄河流域发展对策  108-112
    5.5.1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109
    5.5.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109-110
    5.5.3 进一步增强节水和开源  110
    5.5.4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10-111
    5.5.5 完善水权制度,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  111-11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12-115
  6.1 创新点及主要研究成果  112-114
    6.1.1 创新点  112
    6.1.2 主要研究成果  112-114
  6.2 研究展望  114-115
参考文献  115-12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21-122
致谢  122-123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基于图的标志SNP位点选择算法研究,Q78
  3.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4.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5.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6.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7. 液力减速器制动性能及用于飞机拦阻的仿真研究,TH137.331
  8. 深空撞击探测末制导律的设计与分析,V448.2
  9.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10.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11.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12.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3.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TJ399
  14.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15.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16. 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控制方法研究,U463.6
  17. Hall推进器寿命预测和壁面侵蚀加速实验研究,V439.2
  18.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19. 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补偿方法研究,TM282
  20.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21.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 > 水资源开发 >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