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部分可预测前提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

作 者: 杜少剑
导 师: 陈伟忠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基于期权组合保险策略 简单参数组合保险策略 动态调整组合保险策略 金融指标预测法 动量、反转策略 技术指标预测法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投资者在继续拥有资产增值潜力的同时,回避或者锁定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论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在实证分析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调整组合保险策略的概念,并引入了部分可预测性理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在组合保险策略实证检验中,论文采用沪市数据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多头时期,各组合保险策略均能把握行情上涨的机会,取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在空头时期,各组合保险策略均能发挥“保险”的功能,将损失锁定在一定范围。简单参数组合保险策略在空头、振荡行情下绩效表现要优于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策略,但在多头行情下,则相反。第二,在多头时期,随要保额度的增加,组合保险策略都表现出绩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空头时期,随要保额度的增加,组合保险策略都表现出绩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振荡行情下,各策略绩效表现各异。第三,没有哪种调整法能够表现出明显优于其它调整法则。简单参数组合保险策略中,由于落差调整法容易导致保险策略运作机制失灵,因此,将落差调整法予以剔除。第四,不同波动率估计方法在基于期权组合保险策略的绩效表现中没有明显区别和显着性影响。第五,简单组合保险策略中,随乘数M增加,在多头行情下,策略的绩效上升;在空头行情下,策略的绩效降低。第六,蒙特卡罗模拟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本文中“动态调整组合保险策略”的概念,是为一定程度上克服组合保险策略的缺陷而提出的。有别于其它形式的组合保险策略,本文的动态调整组合保险策略中,调整的范围不仅包括组合资产之间的动态调整,还包括参数的调整以及组合保险策略之间的动态调整。 在“部分可预测性”研究中,论文对包括金融指标预测法、技术指标预测法和动量、反转策略等在内的收益可预测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e/p与b/m等金融指标在我国目前均不具备可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发现RSI与KD技术指标在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明显的预测市场由空头向多头转变的能力。同时,中国股市总体并不存在中期价格动量,但随着组合形成期和持有期的延长,策略收益

全文目录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6
第一章 绪论  16-22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6-18
  1.2 研究意义  18-19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19
  1.4 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19-20
  1.5 本文的创新点  20-22
第二章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理论的发展及比较分析  22-69
  2.1 引言  22-23
  2.2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分类  23-37
    2.2.1 以期权为基础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24-29
      2.2.1.1 保护性卖权策略  24-25
      2.2.1.2 欧式信托性买权策略  25
      2.2.1.3 复制性卖权策略  25-28
      2.2.1.4 权变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与复合式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28-29
    2.2.2 简单参数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29-37
      2.2.2.1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29-31
      2.2.2.2 时间不变性组合保障策略  31-32
      2.2.2.3 修订的CPPI策略  32-36
      2.2.2.4 买入持有策略  36
      2.2.2.5 恒定组合策略  36-37
      2.2.2.6 停损策略  37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及动态  37-53
    2.3.1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37-41
      2.3.1.1 绩效比较  37-39
      2.3.1.2 调整法则  39
      2.3.1.3 交易成本  39
      2.3.1.4 保险成本  39-40
      2.3.1.5 波动性  40-41
    2.3.2 我国台湾地区实证研究现状  41-50
    2.3.3 大陆地区的实证研究现状  50-53
  2.4 组合保险策略价值比较分析  53-67
    2.4.1 Black-Scholes模型函数  54-57
      2.4.1.1 金融价格行为  54-55
      2.4.1.2 Black-Scholes模型函数  55-57
    2.4.2 OBPI函数分析  57-62
    2.4.3 CPPI策略函数分析  62-65
    2.4.4 OBPI与CPPI策略的函数比较  65-67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本文研究展开的计划  67-69
第三章 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  69-95
  3.1 样本数据及研究方法设计  69-83
    3.1.1 样本数据  69-70
    3.1.2 研究方法设计  70-83
      3.1.2.1 组合保险策略操作方法设计  70-72
      3.1.2.2 股价波动率估计  72-77
      3.1.2.3 调整法则  77-78
      3.1.2.4 参数变量假设  78-79
      3.1.2.5 绩效评价指标  79-83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83-93
    3.2.1 上证 A股指数的实证结果  83-89
      3.2.1.1 市场行情对组合保险策略续效影响及分析  83-85
      3.2.1.2 要保额度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85-86
      3.2.1.3 调整法则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86-88
      3.2.1.4 波动率估计法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88-89
    3.2.2 蒙特卡罗模拟的实证结果  89-93
      3.2.2.1 组合保险策略绩效比较及分析  89-90
      3.2.2.2 要保额度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90
      3.2.2.3 调整法则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90-93
  3.3 小结  93-95
第四章 简单参数组合保险策略研究  95-122
  4.1 样本数据及研究方法设计  95-104
    4.1.1 样本数据  95
    4.1.2 研究方法设计  95-104
      4.1.2.1 组合保险策略操作方法设计  95-102
      4.1.2.2 调整法则  102-103
      4.1.2.3 参数变量假设  103
      4.1.2.4 绩效评价指标  103-104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04-119
    4.2.1 上证 A股指数的实证结果  104-113
      4.2.1.1 市场行情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04-106
      4.2.1.2 要保额度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06-108
      4.2.1.3 调整法则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08-111
      4.2.1.4 乘数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11-113
    4.2.2 蒙特卡罗模拟的实证结果  113-119
      4.2.2.2 要保额度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14
      4.2.2.3 乘数对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影响及分析  114-119
  4.3 小结  119-122
第五章 金融指标预测法研究  122-142
  5.1 引言  122-123
  5.2 境内外相关研究  123-132
    5.2.1 境外相关研究  123-131
      5.2.1.1 红利收益预测性相关研究  123-127
      5.2.1.2 长期限预测研究  127-128
      5.2.1.3 预测调整变量偏差相关研究  128-130
      5.2.1.4 其它金融预测指标  130-131
    5.2.2 国内相关文献  131-132
  5.3 实证分析  132-138
    5.3.1 样本数据及实证研究方法  132-133
    5.3.2 可预测性检验结果及分析  133-136
      5.3.2.1 上证A股指数检验结果及分析  133-134
      5.3.2.2 深成A股指数检验结果及分析  134-135
      5.3.2.3 上证180指数检验结果及分析  135-136
    5.3.2 金融指标预测法检验结果及分析  136-138
      5.3.2.1 E/P预测指标检验结果及分析  136-137
      5.3.2.2 B/M指标预测检验结果及分析  137-138
  5.4 金融指标预测法在组合保险策略中的适用性  138-141
    5.4.1 动态组合保险策略的概念  138-140
    5.4.2 金融指标预测法在组合保险策略中的适用性  140-141
  5.5 小结  141-142
第六章 动量、反转可预测性研究  142-161
  6.1 引言  142-143
  6.2 动量、反转策略研究发展状况  143-150
    6.2.1 反转策略研究发展状况  143-145
    6.2.2 动量策略研究发展状况  145-147
    6.2.3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147-150
  6.3 动量、反转理论解释  150-152
  6.4 动量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152-155
    6.4.1 样本选择及实证设计  152-153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53-155
  6.5 反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155-158
    6.5.1 样本选择及实证设计  155-156
    6.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56-158
  6.6 鲁棒性检验  158-159
  6.7 动量、反转策略在组合保险中的适用性研究  159
  6.8 小结  159-161
第七章 技术指标预测法研究  161-175
  7.1 引言  161
  7.2 组合保险策略“僵死”机制分析  161-166
  7.3 技术指标理论分析  166-170
    7.3.1 相对强弱指标  166-168
      7.3.1.1 RSI的计算公式  166
      7.3.1.2 RSI的运用原则:  166-168
    7.3.2 随机指标  168-170
      7.3.2.1 KD的计算公式  168-169
      7.3.2.2 KD的运用原则  169-170
  7.4 实证设计及结果分析  170-173
    7.4.1 实证设计  170-171
    7.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71-173
  7.5 技术指标预测法在组合保险策略中的适用性研究  173-174
  7.6 小结  174-175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75-180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175-179
  8.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179-180
致谢  180-181
参考文献  181-194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94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3.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4. 中国真实城镇失业率的估算及奥肯定律的再检验,F224
  5.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6. 对食品企业员工认知水平及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F224
  7.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8. 社会保障对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探析,F124.7;F224
  9.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10. 智力资本视角的TMT类企业并购绩效研究,F271;F224
  11. 中石化A公司培训效果评估改进研究,F426.72;F224
  12. 基于SEM的大学生运动鞋消费及抱怨行为研究,F426.86;F224
  13. 乳制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F224
  14. 中国肉猪产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F752.6;F224
  15. 对外经济的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1978-2009),F752;F224
  16. 企业安全效益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F272;F224.5
  17. 肥城煤炭配送中心配煤模型研究,F259.2;F224
  1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19. 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F224
  20. 重庆市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分析,F224
  21. 引入社会责任价值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