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沙棘木蠹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作 者: 宗世祥
导 师: 骆有庆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木蠹蛾 生物生态学 种群动态 生态位 性信息素
分类号: S763.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93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全球沙棘栽植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人工林建设最具成效的沙棘大国,现有沙棘林面积近200万hm2,占世界沙棘林面积的90%以上。沙棘不但是我国三北地区绿化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最有潜力和前途的树种;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物资源。近几年,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陕西和宁夏等地沙棘林内大面积暴发,给我国的沙棘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种群动态、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引诱剂和相应的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室外对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约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1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二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2、通过利用传统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得出其卵、幼虫和蛹的空间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即聚集分布。幼虫的最佳抽样方法为棋盘式。3、卵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恒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2.056±0.176℃,有效积温K=295.203±4.094日度;变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5.481±0.419℃,有效积温K=202.356±13.057日度,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16.746±0.835℃,有效积温K=101.549±12.579日度。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1℃。变温条件下,蛹的平均发育历期为31天,卵的平均发育历期为16天。4、通过测量幼虫的头宽、体长、体宽、上颚长和宽等指标,确定其共有16龄。不同龄幼虫前胸侧毛L1、L2和L3以及腹足大小等指标可以用于幼虫龄期的划分。5、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引言  9-28
  1.1 沙棘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9-12
  1.2 我国灌木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2-16
  1.3 沙棘主要病虫害种类  16-17
  1.4 沙棘木蠹蛾及其研究进展  17-22
  1.5 地统计学在昆虫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22-23
  1.6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昆虫种群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3-24
  1.7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与研究  24-26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26-27
  1.9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7-28
2 与沙棘有关的几种常见木蠹蛾的鉴别  28-34
  2.1 五种木蠹蛾形态特征比较  28-33
  2.2 成虫分类检索表  33
  2.3 幼虫分类检索表  33-34
3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  34-43
  3.1 分布与危害  34
  3.2 形态特征  34-35
  3.3 世代发育  35-36
  3.4 生活习性  36-42
  3.5 越冬  42
  3.6 天敌  42
  3.7 小结  42-43
4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43-51
  4.1 试验地概况  43
  4.2 研究方法  43
  4.3 结果与分析  43-49
  4.4 小结  49-51
5 沙棘木蠹蛾空间格局的研究  51-72
  5.1 试验地概况  51-52
  5.2 研究方法  52-56
  5.3 结果分析  56-70
  5.4 结果和讨论  70-72
6 沙棘木蠹蛾蛹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72-77
  6.1 材料和方法  72
  6.2 结果与分析  72-75
  6.3 结论与讨论  75-77
7 沙棘木蠹蛾幼虫龄期结构的初步研究  77-86
  7.1 材料和方法  77
  7.2 分析方法  77-78
  7.3 结果分析  78-85
  7.4 讨论  85-86
8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种群生态位研究  86-97
  8.1 试验地概况  86
  8.2 研究方法  86-87
  8.3 结果与分析  87-95
  8.4 讨论  95-97
9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  97-106
  9.1 材料和方法  97-99
  9.2 结果分析  99-105
  9.3 小结  105-106
10 主要结论与展望  106-111
  10.1 主要结论  106-107
  10.2 展望  107-111
参考文献  111-123
作者简介  123-124
导师简介  124-125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125-128
致谢  128-129
附图  129-131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131

相似论文

  1.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2.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3. 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Q948
  4. 太原市草坪杂草群落生态与科学管理研究,S451
  5. 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Q948
  6. 山西果园杂草数量生态与管理策略研究,S451
  7. 施肥对藏北退化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的影响,S812
  8. 云南省19县(市)恙螨群落结构及其宿主选择,R384.4
  9. 沙棘果醋酿造技术及其保健成分的研究,TS264.22
  10. 沙棘果酒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酿造工艺的研究,TS261.4
  11. 新疆罗布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S563.7
  12. 滴灌棉田荷麻种群动态及诱集棉铃虫效果研究,S451
  13. 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S435.122.2
  14. 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G649.2
  15. 报业的生态位定位与行业内战略选择研究,G211
  1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F205
  17. 西部各省区市之间星级酒店竞争程度及竞争力研究,F719
  1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成长研究,F205
  19. 湖北石首麋鹿生境选择及种群动态,Q958
  20. 真菌降解沙棘原花色素的初步研究,Q93
  21. 我国生态城市系统评价及空间分异规律,X82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