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代惩贪机制研究

作 者: 边秀双
导 师: 林明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法制史
关键词: 清代 惩贪机制 贪污犯罪 社会学
分类号: D924.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官吏贪污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无法根治的顽疾。由于吏治腐败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整顿吏治,以期吏治清明。日积月累,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余年的清王朝在惩贪治吏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各个领域都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很多制度还在探索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贪污腐败现象既严重于传统时代,也严重于现代化完成之后。如何以史为鉴,在传统中寻找力量,引出滋润了五千年中国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总结和吸收对当今法制建设有价值的因素。以古鉴今,积极探索,以期对当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一些可能的积极意义,以保证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因此,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清代官吏贪污犯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另辟蹊径,拟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试图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围绕清代有关官吏贪污犯罪的规定以及实际运作等问题,作些研究和探讨,以期加深我们对清代吏治问题的研讨,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对当下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某种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文献法,以大清律例、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为依据,以便还原有清一代惩贪机制的原貌。此外,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清代官吏贪污犯罪就行分析,指出清代吏治腐败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正文设置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清代以前的惩贪机制进行梳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惩贪治吏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从历史的角度,简要说明我国古代惩贪机制的历史脉络和时代倾向,为论述清代的相关问题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清代有关官吏贪污犯罪的制度性规定,并对官吏贪污犯罪的预防和惩治措施进行了梳理。有清一代,惩贪治吏,既有重在预防的道德教化,又有惩前毖后的刑事制裁,更有监督为主的监察制度,清代统治集团在惩贪治吏、澄清吏治这一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第三部分,总结有清一代惩贪治吏的特点。第一,惩贪政策先紧后弛;第二,体现“重典治吏”原则;第三,体现“连带责任”原则;第四,高官贵族享有特权待遇。第四部分,对清代官吏贪污犯罪的原因进行社会学剖析,这一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清代吏治腐败,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存在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主要从社会学的三个研究领域: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群体,分别研究清代官吏贪污犯罪产生、发展的原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6
  一、概念界定  12
  二、选题意义  12-13
  三、研究现状  13-15
  四、写作思路  15-16
第一章 中国惩贪机制的历史考察  16-20
  一、先秦时期的惩贪机制  16-17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惩贪机制  17-18
  三、宋元明时期的惩贪机制  18-20
第二章 清代的惩贪机制  20-33
  一、清代有关官吏贪污犯罪的规定  20-23
  二、贪污犯罪的防范与惩治措施  23-29
    (一) 重在预防的道德教化  23-26
    (二) 惩前毖后的刑事制裁  26-28
    (三) 强化监督的监察制度  28-29
  三、贪污犯罪官吏的特权待遇  29-33
    (一) "八议"制度  29-30
    (二) 贪污犯罪可"除名当差"  30
    (三) 文武官员犯公私罪可"罚俸代笞"  30-31
    (四) 旗人特权  31-33
第三章 清代惩治贪污犯罪的特点  33-40
  一、惩贪政策先紧后弛  33-35
    (一) 同一时期,宽严不一  33-34
    (二) 有清一代,前严后宽  34
    (三) 惩贪治吏尺度不一,随意性大  34-35
  二、体现“重典治吏”原则  35-37
  三、体现"连带责任"原则  37-38
  四、高官贵族享有特权待遇  38-40
第四章 清代官吏贪污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40-50
  一、社会制度与贪污犯罪  40-46
    (一) 君主专制制度——官吏贪污犯罪的根源  40-41
    (二) 八旗制度——官吏贪污犯罪的土壤  41-42
    (三) 低薪制——官吏贪污犯罪的助推器  42-44
    (四) 监察制度形式化——官吏贪污犯罪的一大诱因  44-46
  二、社会文化与贪污犯罪  46-48
    (一) "官本位"思想  47
    (二) 宗法家族思想  47-48
  三、社会群体与贪污犯罪  48-50
    (一) 社会群体理论概述  48
    (二) 社会群体与贪污犯罪  48-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5
致谢  55-5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6

相似论文

  1. 清代医家治疗虚劳(白血病相关病症)用药规律的研究,R255.5
  2.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3. 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K249
  4. 论民事审判中的社会学解释,D926.2
  5. 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研究,G632.3
  6. 广州市番禺区河涌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环境社会学研究,X52
  7.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研究,I207.22
  8. 清代江南寺田初探,K249
  9.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10. 清代前期口北三厅地区政区体制研究,K249
  11. 威县乱弹研究,J825
  12.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G641
  13. 中国语言政策和城市语言身份问题探讨,H1-01
  14. 魏燮均辽宁景物诗研究,I207.22
  15. 清代法律公布制度的局限与革新,D926
  16. 公共场所性骚扰研究,D923.8
  17. 《体坛周报》中国女排报道的个案研究(2003-2008),G212
  18. 清后期四份嫁妆清单中的服饰研究,TS941.1
  19. 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K248
  20. 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K249
  21. 简析《理藩院则例》的内容特点及成因,K24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贪污贿赂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