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分析

作 者: 叶仁荪
导 师: 郭耀煌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员工离职 离职意向 动因模型 结构方程
分类号: F27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562次
引 用: 4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仍占据明显的优势。今后,部分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益性行业等还可能不同程度地对非国有经济适度开放,许多国有企业也会打破国有独资的单一模式以发展壮大自己,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控制力量之一的地位仍将不会改变。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有经济的手中。因此,国有企业问题仍然是理论界应当而且必须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它的性质与其它类型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地暴露出来,尤其是员工的不断离职已经成为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离职问题在我国尚属于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国有企业离职问题进行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国有企业员工离职意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员工为何会产生离职意向”这样一个命题,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调查,展开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的研究。首先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例,对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Ⅰ)。然后以同样范围的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离职动因的纵向研究,建立了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Ⅱ),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纵向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对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Ⅱ)在民营企业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将国有企业模型、民营企业模型与Price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提出了保持国有企业关键员工的建议。 全文共分8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指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假设,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对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原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本章通过三项调查来完成:一是通过对铁道部人事司近几年干部报表等有关资料的分析,了解铁道部技术人员离职的总体情况;二是对42家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员工离职的状况和原因:三是对26名原在南昌、北京两局现已离职的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当初离

全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7-40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7-22
    1.1.1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7-19
    1.1.2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问题的提出  19-20
    1.1.3 研究的意义  20-2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31
    1.2.1 关于离职的界定  22-24
    1.2.2 国外有关离职研究的模型  24-28
    1.2.3 国内有关员工离职问题研究的状况  28-31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前提  31-33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33
    1.3.2 研究前提  33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33-40
    1.4.1 研究对象及范围  33-34
    1.4.2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34-37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7-39
    1.4.4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39-40
第2章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原因的探索性分析  40-58
  2.1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特点的初步分析  40-43
    2.1.1 国有企业的特性  40-42
    2.1.2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特点分析  42-43
  2.2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状况的总体分析  43-46
    2.2.1 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离职的基本情况  43-44
    2.2.2 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离职的特点  44-46
  2.3 对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调查分析  46-49
    2.3.1 调查方案的设计  46-47
    2.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7-49
  2.4 对已离职员工的调查分析  49-55
    2.4.1 调查方案的设计  50
    2.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0-55
  2.5 探索性分析的基本结论  55-56
  2.6 本章小结  56-58
第3章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实证分析(I)  58-92
  3.1 研究变量的产生及量表设计  58-65
    3.1.1 变量产生的理论基础  58-64
    3.1.2 问卷量表的设计  64-65
  3.2 国有企业管理研究问卷调查(I)  65-72
    3.2.1 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  65-66
    3.2.2 变量的选择  66-71
    3.2.3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71-72
  3.3 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关系分析  72-79
    3.3.1 变量平均值分析  72-73
    3.3.2 学历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73-75
    3.3.3 地理位置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75-76
    3.3.4 年龄与离职意向关系  76-77
    3.3.5 服务年限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77-79
    3.3.6 性别、婚姻状况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79
  3.4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 I)的建立  79-88
    3.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算法  80-83
    3.4.2 结构方程模型中变量的分类说明  83-84
    3.4.3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模型( I)的建立  84-85
    3.4.2 模型( I)结果分析  85-88
  3.5 其他统计结果分析  88-91
    3.5.1 员工没离职的原因分析  88-89
    3.5.2 重新选择工作时考虑因素的重要程度  89
    3.5.3 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关系  89-91
  3.6 本章小结  91-92
第4章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实证分析(II)  92-116
  4.1 问卷量表的修订及进一步研究的假设  92-97
    4.1.1 中介变量的修订  92
    4.1.2 调节变量的修订  92-93
    4.1.3 外在潜变量的修订  93-94
    4.1.4 进一步研究的假设  94-97
  4.2 国有企业管理研究问卷调查(2)  97-99
    4.2.1 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  97
    4.2.2 问卷(2)的基本情况  97-99
  4.3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II)的建立  99-111
    4.3.1 模型(II)a变量信度和效度考察  99-104
    4.3.2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模型(II)b的假设路径  104-105
    4.3.3 模型(II)b信度和效度考察  105-111
  4.4 模型(II) B效果分析  111-112
    外在潜变量对内在潜变量的直接、间接和整体效果如表4-11所示  111-112
  4.5 模型结果讨论  112-114
  4.6 本章小结  114-116
第5章 两次离职动因实证研究的纵向分析  116-130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信息的比较  116-118
    5.1.1 有利于企业稳定员工的变化  116-117
    5.1.2 不利于企业稳定员工的变化  117-118
    5.1.3 对均值比较的讨论  118
  5.2 员工离职动因模型的比较  118-121
    5.2.1 两个动因模型中存在的相同之处  119-120
    5.2.2 两个动因模型中存在的区别  120-121
  5.3 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关系的比较分析  121-125
    5.3.1 学历与员工离职意向的关系  121-123
    5.3.2 年龄与员工离职意向的关系  123-124
    5.3.3 性别、婚姻与员工离职意向的关系  124-125
  5.4 员工没有离开本单位原因比较分析  125-127
  5.5 员工选择新工作时考虑因素比较分析  127-128
    5.5.1 2003年的调查结果  127-128
    5.5.2 两次结果的比较分析  128
  5.6 本章小结  128-130
第6章 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动因分析  130-151
  6.1 中国民营企业  130-132
    6.1.1 民营企业的内涵  130
    6.1.2 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  130-131
    6.1.3 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  131-132
  6.2 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  132-135
    6.2.1 民营企业员工离职的特点  132-134
    6.2.2 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  134-135
  6.3 民营企业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关系分析  135-141
    6.3.1 数据来源  135-136
    6.3.2 变量的基本含义  136-137
    6.3.3 变量的平均值分析  137-138
    6.3.4 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的关系分析  138-141
  6.4 对模型(II)在民营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141-148
    6.4.1 研究变量的选择  141-142
    6.4.2 对模型(II)在民营企业中应用情况的验证  142-147
    6.4.3 民营企业模型结果的讨论  147-148
  6.5 本章小结  148-151
第7章 国有、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动因比较  151-161
  7.1 两类企业的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关系比较  151-153
    7.1.1 不同学历员工之间离职意向的比较  151-152
    7.1.2 不同年龄员工之间离职意向的比较  152
    7.1.3 性别、婚姻与员工离职意向的关系  152-153
  7.2 两类企业员工离职动因的比较  153-157
    7.2.1 两个模型变量的比较  153
    7.2.2 两个模型结构的比较  153-154
    7.2.3 两个模型结果的比较  154-157
  7.3 两类企业离职模型与 PRICE相关研究的比较  157-159
    7.3.1 个体因素与员工离职意向关系的比较  157-158
    7.3.2 模型变量及其关系的比较  158-159
  7.4 本章小结  159-161
第8章 研究总结  161-168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61-163
  8.2 研究的启示及建议  163-166
    8.2.1 研究的启示  163-164
    8.2.2 保持国有企业员工的建议  164-166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66-167
  8.4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7-168
附录  168-185
致谢  185-187
参考文献  187-19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196-197

相似论文

  1. 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2.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3. 基于LISREL的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研究,G643
  4. 垂直协作与奶农质量控制行为研究,F322
  5. 企业思想教育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64
  6. 中西方民营企业工会体制建设对比研究,D411
  7. 基于SEM的大学生运动鞋消费及抱怨行为研究,F426.86;F224
  8.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F279.2
  9. 古浪县民营企业劳资冲突与调适问题研究,F276.5
  10. 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F276.1
  11. 国有企业高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F276.1
  12. 民营企业社会价值分析及案例研究,F276.5
  13. 安徽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F276.5
  14. 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系方案设计研究,F276.1
  15.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16. 电影放映中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943
  17.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研究,F123.7
  18.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F276.5
  19. 民营企业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认同状况研究,F270
  20. 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F272.92
  21. 国有企业履行公共责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F270;D630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各种企业经济 > 国有企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