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

作 者: 李瑞
导 师: 鲁兆麟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命门学说 命水 六味地黄拆方/三补方 更年期综合征 理论探讨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8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命门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命水”理论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探讨命水及肾阴虚的关系,同时通过六味地黄及其拆方(“三补方”)的临床试验,探讨了命水的治疗方法,以期完善命门学说。命门学说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宋明理学的一些哲学思想以及道家内功修炼、内丹术对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命门的位置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心神目命门说、肾命门说、脐下丹田命门说等,还有将命门做为胞宫、产门、下窍等,命门实则是医家将内功修炼的体验与医学理论联系而推衍的学说,命门乃先天之太极,无形可见,故亦无位置而言,命门位置之争是由于历代医家对命门功能的不同认识,而赋与其不同的位置。它是历代医家对生命起源不断深入探讨的结果。肾的生理功能特性决定了命门与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命门不等同于肾,两者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解释的生命现象,命门与肾之间是先天与后天、无形与有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命门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命门的探讨体现了对生命本源的认知,对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命水”是与命火并存而居于命门的真阴。“命水”是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在生命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先秦诸子哲学思想中皆有尚水之论,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太一生水”论述了水在宇宙化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管子·水地篇》明确提出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命题。认为世间万物皆是以水为本原,万物莫不以生。太极乃造化之初始,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化生阴阳、五行,五行之中又以水火为先,水火之中又以水为根本,故水为“万物之先”。命门为先天之太极,水火之府,阴阳之宅,真阴之腑,肾之精室。命门水火即太极所化生的先天无形之阴阳,为混沌未分之水火,继而再化生后天有形之阴阳。命门之中水是根本,是生命之源。命门真水之阴者即为精,命门真水之阳者即为气。命门内寓无形之真水,命水上行夹脊入脑充为髓海,泌津液于脉中,外则荣养四肢,内则注于五脏六腑,与无形之命火相配,日夜潜行不息。命门水火相依而不相离,“命水”为火中之水,不为火灼,得火愈盛。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命门水火只患其不足,而无有余,故命门之证皆为虚证,即“命门无实证”。“命水”不足易致虚火内生,故“虚火因其无水,只当补水以配火,则阴阳得平而病自可愈”,采用导龙入海之法,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同时,“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绝”,故以六味地黄丸滋补命门之水或用左归丸(饮)于纯补峻补之中阴阳互生,以达到阳中求阴之效。通过对六味地黄及左归等方药的分析,两者皆以“三补”为主药,用于命水不足。六味地黄为滋补肾阴之名方,但补肾方中并非皆可用于命水,通过对补肾诸方,如大补阴丸等的分析,六味地黄之所以可用于命水,是因其药性温和可温阳化气生精、阳中求阴而大补真阴,然而,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命门之水相当于肾阴,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而已。因此,对于命水不足证往往与肾阴虚证等同看待,不再另列命水不足证。<WP=5>从现代对左归丸(饮)证与肾阴虚证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极为相似。六味地黄丸自宋·钱乙创立以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补阴之基本方。本文从各家角度出发,以文献为依据,深入研究了六味地黄丸的药物作用、方义方解、配伍原则、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通过古代55部医家论述的统计分析,发热、盗汗自汗、诸血、痰气上壅、头晕目眩、腰膝痿软、瘦弱、耳聋耳鸣、小便淋秘、口渴失音等六味地黄丸方证为历代医家所共识。可用于真水亏损、肾阴不足,以及水亏火旺、虚火上炎等证。此外,还可用于肝肾阴虚及肾虚肺伤,水泛为痰之证。其主治功效有并补三阴、并补六经、脏腑并治、脾肾并治等;药物配伍方法有六经备治、脏腑并治、三补三泻、清金敦土,益水平火、滋肾利水,清火润燥、降火升水,以降为升等各种论述。现代治疗病种(证)达435个之多,涉及到临床20余个科别,以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应用频率最高,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免疫、心血管、肿瘤、泌尿生殖、抗衰老、保护肝脏、血糖等各方面。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内分泌紊乱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围绝经期正当“七七”之数,中医认为以肾虚为主,有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俱虚之不同,对于属于肾阴虚(命水不足)者,六味地黄丸为其主方。本课题以更年期综合征作为试验对象,将试验分为肾阴虚与非肾阴虚两组,分别予以六味地黄及“三补方”(取左归之主药,纯补无泻之方义)进行干预治疗,并设西药为阳性对照。观察三者对肾阴虚(命水不足)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改良的Kuppermann评分表、性激素指标LH、FSH、E2、HCG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肾阴虚组六味地黄与西药、三补方与西药以及六味地黄与三补方的比较观察,六味地黄和三补方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肾阴虚证候、更年期综合征综合疗效以及kuppermann量表中的肾阴虚症状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与西药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六味地黄与三补方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特别?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英文缩略语词表  9-10
第一部分 命门理论研究  10-42
  1. 命门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哲学基础  10-17
  2. 命门位置争鸣的思考  17-29
  3. 命门与肾之异同辨析  29-36
  4. 肾无实证与肾命学说的理论渊源  36-42
第二部分 命水理论研究  42-81
  1. 命门真水理论研究  42-58
  2. 无形之水火与有形之水火  58-65
  3. 从六味地黄、左归论命水之治法、用方  65-74
  4. 命水不足证与肾阴虚证之异同  74-81
第三部分 六味地黄丸理论研究  81-106
  1.六味地黄丸方证及治疗作用文献研究  81-90
  2.六味地黄丸药物作用及组成的文献研究  90-106
第四部分 六味地黄丸及拆方的临床研究  106-185
  综述一 六味地黄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综述  106-124
    1.六味地黄现代临床研究  106-117
    2.六味地黄现代药理作用  117-124
  综述二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及基础研究综述  124-142
    1.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  124-127
    2.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治疗研究  127-132
    3.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药理作用研究  132-142
  一. 临床研究前言  142-146
  二. 临床研究方案  146-152
    1. 诊断标准及症状量化标准  146-147
    2. 试验病例标准  147-148
    3. 疗效判定标准  148-149
    4. 临床试验方法  149
    5. 观测指标  149-150
    6. 质量控制  150-151
    7. 统计分析  151-152
  三. 临床试验研究  152-181
    1. 肾阴虚证组临床试验研究  152-165
      (1) 六味地黄与西药对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52-156
      (2) 三补方与西药对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56-160
      (3) 六味地黄与三补方对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60-164
      (4) 小结  164-165
    2. 非肾阴虚证组临床试验研究  165-172
      (1) 六味地黄与西药对更年期综合征非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65-167
      (2) 三补方与西药对更年期综合征非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67-169
      (3) 六味地黄与三补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非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169-171
      (4) 小结  171-172
    3. 肾阴虚组与非肾阴虚组临床对比研究  172-181
      (1) 肾阴虚六味组与非肾阴虚六味组临床对比观察  172-176
      (2) 肾阴虚三补组与非肾阴虚三补组临床对比观察  176-180
      (3) 小结  180-181
  四. 讨论  181-185
结语  185-189
附表: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表  189-192
致谢  192-193
个人简历  193-194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5.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6.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7.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8.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9.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10.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1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2. 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R735.7
  13. 健脾补肾方联合DP方案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734.2
  14. 垂体瘤自拟方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研究,R736.4
  15. 以恢复骨折断端轴线理念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的临床研究,R726.8
  16. 髋臼周围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17. 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18. 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R272
  19.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R657.18
  20. 尺骨钢板桡骨弹性髓内针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R687.3
  21.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