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英国文化保守主义文论研究

作 者: 贾晓珍
导 师: 陶水平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马修·阿诺德 弗·雷·利维斯 托·斯·艾略特 现代性危机 文化 传统文化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分类号: G15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化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范式之一。然而,它的学术思潮源头却萌生于以马修·阿诺德、F·R·利维斯和T·S·艾略特为代表的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之中。由此,对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文化思想做出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决定从文化角度入手,以英国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的文化著作及其重要理论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前人研究著作的基础上,采用对重要原典著作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问题意识的有层次归类,既在历时性的建构下对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脉络做出史的线索把握,同时本文也会设专章对英国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以共时性的比较,力求彰显出英国文化保守主义比较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和理论特色。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现代性的嬗变与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这里,本部分主要考察了现代性在其嬗变过程中所带来的理论困境。正是怀着对现代性困境的反思、批判和修复意识,英国文化保守主义兴起了。它的兴起既是受到现代性批判传统的影响,同时也是出于文化保守主义者强烈的人文知识分子关怀意识。同时,本部分也论述了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旨趣。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修·阿诺德的文论观。涉及满目苍夷的精神文化、文化即是对完美的追求、文化通过培养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来引导人性走向完美之境,文化的社会职能在于抵制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和保障国家权威秩序的建构四部分内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F·R·利维斯的文论观。涉及大众文明的泛滥与对过去有机文化的缅怀,文化是少数人创造的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通过回归文学传统来拯救精神危机四部分内容。第四部分,主要论述T·S·艾略特的文论观。涉及人类精神上的“文化荒原”困境,文化是一种“整体的文化观”,文化通过回归文学传统和宗教传统来拯救精神危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四部分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评价,既集中论述文化保守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色,同时也指明其理论意义及其历史地位,力图从共时性的角度构建起文化保守主义内部的文化观比较,同时也将文化保守主义放置到整个文化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余论部分,主要论述现代英国文化保守主义对我国当代文论建设的理论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引言  9-14
  一、选题意义  9-10
  二、文献综述  10-13
  三 、研究方法  13-14
一、“现代性”的嬗变与英国文化保守主义 的学位论文">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14-21
  (一) “现代性”的嬗变及理论困境  14-16
    1、现代性的嬗变  14-16
    2、现代性的理论困境  16
  (二) 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16-21
    1、现代性批判传统的影响  16-18
    2、人文知识分子的关怀意识  18-20
    3、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旨趣  20-21
二、马修·阿诺德的文论观  21-36
  (一) 满目疮痍的精神文化  21-23
  (二) 文化的定义:追求完美  23-26
  (三) 文化的培养:希伯来精神与希腊精神  26-31
    1、希伯来精神:驱向“行动”的力  27-29
    2、希腊精神:驱向“思想和智慧”的力  29-31
  (四) 文化的社会职能:抵制混乱与保障秩序  31-36
    1、无政府状态的混乱  31-32
    2、国家权威秩序的建构  32-36
三、F·R·利维斯的文论观  36-50
  (一) 大众文明的泛滥与对过去有机文化的缅怀  36-39
  (二) 文化的定义:少数人创造的文化  39-40
  (三)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40-42
  (四) 文化拯救:回归文学传统  42-50
四、T·S·艾略特的文论观  50-63
  (一) 人类精神世界上的“文化荒原”困境  50-52
  (二) 文化的定义:整体的文化观  52-53
  (三) 文化拯救:回归文学传统与宗教传统  53-61
    1、前期观点:回归文学传统  53-56
    2、后期观点:回归宗教传统  56-61
  (四)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61-63
五、现代英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评价  63-71
  (一) 理论特色  63-68
    1、文化本质观  63-65
    2、文化传统观  65
    3、文化精英观  65-67
    4、文化大众观  67-68
  (二) 理论意义  68-69
  (三) 历史地位  69-71
余论  71-73
参考文献  73-80
致谢  80-8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1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8.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9.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0.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2.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3.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4.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5.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6.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7.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8.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9.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20.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2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