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

作 者: 陈煜
导 师: 张晋藩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清末 新政 修订法律馆
分类号: D9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修订法律馆是清末修律时不可绕过的一个机构,其所经历的一段时光也是吾国法律发达史上至为重要的转折阶段。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比较法、法律近代化理论等相关学科与方法,对修订法律馆的所处的清末新政的背景,修订法律馆的组织机构、运作方式、人员配备、权力斗争、成就得失作一项系统的考察。希望能以此加深对我国法律近代化的认识。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六章、结论三个部分。引言主要交代本文写作的目的、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考察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正文第一章重点阐释修订法律馆所处的时代背景,即清末新政,旨在说明修订法律是新政的一环,修订法律馆种种变化,都是与新政发展息息相关的。正文第二章叙述修订法律馆的历史沿革过程,早先为律例馆等一类编书机构,新政中该馆实现转型,成为新的修订法律机构,经过官制改革和宪政运动,修订法律馆成为独立的现代科层制机构。正文第三章叙述了修订法律馆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交代修订法律馆的组织设计、运作资金、人员配备、修律宗旨和具体修律方式,以求在微观层次上对修订法律馆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正文第四章叙述了修订法律馆的组织群体,侧重于分析他们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对组织的作用。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先驱者和骨干力量、保守势力和激进势力。他们的合力指引着法律馆前进的方向。正文第五章叙述修订法律馆与其他部门的冲突与妥协,其中又渗透着部门权力斗争、理想与现实之争、文化更新与保守之争。一切意味着修订法律馆在矛盾中前进。正文第六章叙述修订法律馆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其中的得失。它更多是在形式上初步完成了法律近代化,但也留下了许多遗憾。结论部分则突出显示:新政力度有多大,修订法律馆就能走多远,种种一切,都是时代之手在操纵。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4
  一、本文写作缘起  10
  二、主要研究现状  10-12
  三、考察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3
  四、研究的意义  13-14
第一章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准备  14-28
  第一节 危机中的变革  14-17
  第二节 变器与变道之间  17-20
  第三节 君宪救国的热潮  20-24
  第四节 帝国栋梁的眼光  24-26
  本章小结  26-28
第二章 从律例馆到修订法律馆  28-53
  第一节 律例馆的兴衰  28-33
  第二节 修订法律馆的开办  33-39
  第三节 存留之间——官制改革前后的修订法律馆  39-44
  第四节 挫折与新生  44-51
  本章小结  51-53
第三章 修订法律馆的组织设计与运行模式  53-111
  第一节 修订法律馆的组织设计  53-61
  第二节 修订法律馆的运作办法  61-86
    一、运作资金  62-70
    二、人员的配备  70-78
    三、修订法律馆修律宗旨与方案——宏观视角  78-86
  第三节 修订法律的方式——微观视角  86-110
    一、修订旧律  87-100
    二、起草新律  100-110
  本章小结  110-111
第四章 修订法律馆的组织群体  111-162
  第一节 世间已无薛和赵  111-123
  第二节 修订法律馆教父——沈家本  123-133
  第三节 政法精英的加盟  133-156
    一、沙丁鱼罐子中的鲇鱼——伍廷芳  134-141
    二、保守势力  141-149
    三、激进的法政新青年  149-156
  第四节 修订法律馆中的外籍专家  156-160
  本章小结  160-162
第五章 冲突与妥协:修订法律馆与外界的互动  162-210
  第一节 部院权力之争及法律事务往来  162-174
    一、部院之争与修订法律馆  162-171
    二、修订法律馆与部门法律事务的往来  171-174
  第二节 修律机构中的同质与异质  174-194
    一、宪政编查馆  175-187
    二、礼学馆  187-194
  第三节 来自王公疆臣的压力  194-202
  第四节 白票党与蓝票党:礼法之争  202-208
  本章小结  208-210
第六章 成就与遗憾:修订法律馆的功业得失  210-239
  第一节 旧律的改造和新法的诞生  210-221
    一、旧律的改造  210-213
    二、新法的诞生  213-221
  第二节 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律人才的养成地:京师法律学堂  221-229
  第三节 习惯调查的渊薮  229-233
  第四节 未竟的遗憾  233-238
  本章小结  238-239
结论  239-245
参考书目  245-250
后记  250-251

相似论文

  1. 清末民初女装装饰工艺研究,TS941.2
  2. 山西谘议局研究(1909-1911),K257
  3. 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G623.2
  4.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与江南社会现代转型,G649.2
  5.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沿海渔政研究,K29
  6. 清末民初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J60-4
  7. 论清末民初宁绍地区的县自治财政,F812.9
  8. 清末民初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变迁,J509.2
  9. 清末民初时期的文人与书籍设计的转型,J524
  10. 清末民初时期福尔摩斯在中国的译介,I046
  11. 论清末的法律翻译,H059
  12. 袁世凯与清末立宪(1901-1911),D921
  13.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K257
  14.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K712
  15. 基于“房地产新政”视角下开发商与政府和消费者的博弈分析,F293.3
  16. 论清末河南新政与河南社会经济,K257
  17.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研究,K244
  18. 赵尔巽与奉天清末新政改革,K257
  19. 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政策选择研究,F426.2
  20. 晚清督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K252
  21. 户外广告行政许可法律问题研究,D9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中国法制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