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研究
作 者: 王月平
导 师: 李坚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范仲淹 行政改革思想 庆历新政
分类号: K2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为摆脱政治危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他发挥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行政改革思想,以惊人的魄力在庆历三年九月掀起了一场覆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法制等各方面的系统变革,史称“庆历新政”。改革虽然只维持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便以失败而告终,但范仲淹的行政改革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尤其是他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对我们仍有影响。因此,客观地展现范仲淹的行政改革思想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庆历新政”为核心来阐述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前导部分介绍了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主要的行政改革实践。论文的主体部分集中阐述了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整顿吏治、财政改革、军政改革以及法制改革的思想。结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接着讨论了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以及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借此,希望找出对我们现今政府改革有借鉴作用的方面,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1.1 选题目的 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研究综述 11-17 1.2.1 台湾学者范仲淹研究综述 11-12 1.2.2 大陆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研究综述 12-17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7-18 1.3.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7 1.3.2 文献分析方法 17 1.3.3 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 17 1.3.4 个人与时代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7-18 1.4 论文的创新点 18-19 1.4.1 提出了范仲淹较为系统的财政改革思想 18 1.4.2 探究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 18 1.4.3 探索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 18-19 第2章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4 2.1 积贫积弱的赵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 19-22 2.1.1 吏治败坏导致政治危机 19 2.1.2 崇文抑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19-20 2.1.3 四冗为患凸现经济弊端 20-21 2.1.4 赋役不均诱发社会动乱 21-22 2.1.5 不思进取彰显仕风衰落 22 2.2 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机日益深化 22-24 2.2.1 西夏骄横跋扈 22 2.2.2 北辽趁火打劫 22-24 第3章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及行政改革实践 24-31 3.1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 24-28 3.1.1 "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宇宙观 24-25 3.1.2 "穷神知化"的变通观 25-26 3.1.3 义利统一的礼义观 26-27 3.1.4 李觏"权变救弊"变革观的影响 27-28 3.2 范仲淹行政改革实践及其行政改革思想体系的形成 28-31 3.2.1 行政改革实践 28-29 3.2.2 范仲淹主要著作及其行政改革思想体系的形成 29-31 第4章 范仲淹整顿吏治的改革思想 31-42 4.1 严肃路径,选拔贤才——选任思想 31-35 4.1.1 抑制恩荫任子制度 31-33 4.1.2 "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 33-34 4.1.3 分层举荐地方官吏之法 34 4.1.4 严馆阁之选 34-35 4.2 重视官员的监督与考核思想 35-37 4.2.1 强化监察 35-36 4.2.2 加强考核 36-37 4.3 明赏罚思想 37-38 4.3.1 慎赏罚 37-38 4.3.2 重赏罚 38 4.4 "厚禄养廉"思想 38-39 4.5 "慎选举,敦教育"的养人思想 39-42 4.5.1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 39 4.5.2 兴办学校,以敦教育 39-40 4.5.3 对医学、武学等专门人才的培养 40-42 第5章 范仲淹财政、军政改革思想 42-50 5.1 范仲淹财政改革思想 42-46 5.1.1 理财思想的内容 42-43 5.1.2 理财思想的实施 43-46 5.2 范仲淹军政改革思想 46-50 5.2.1 "修武备"思想的提出 46 5.2.2 军政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46-50 第6章 范仲淹法制改革思想 50-56 6.1 厉行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50 6.2 范仲淹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50-56 6.2.1 "慎乃出令"的立法思想 50-51 6.2.2 "令出惟行"的执法思想 51-54 6.2.3 "正名责实"的司法监督思想 54-56 第7章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及其评价 56-67 7.1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 56-59 7.1.1 系统性 56-57 7.1.2 策略性 57-58 7.1.3 民本性 58-59 7.2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 59-61 7.2.1 范仲淹行政改革实践失败的原因 59-60 7.2.2 范仲淹行政改革实践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其改革思想的失败 60-61 7.3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的意义 61-67 7.3.1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对王安石改革思想的影响 61-63 7.3.2 范仲淹行政改革思想对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63-67 参考文献 67-74 致谢 74-75 作者简介 75-7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76
|
相似论文
- 孙中山与范仲淹天下观视阈中的忧患意识比较,D09
- 宋代士人心态研究,K244
- 富弼与北宋中后期政治,K244
- 范仲淹律赋研究,I206.2
- 苏舜钦诗歌探论,I207.22
- 范仲淹交游考略,K244
- 范仲淹交游及其赋作研究,I207.22
- 范仲淹散文研究,I207.62
- 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G40-092
- 范仲淹宗族福利思想研究,K244
- 范仲淹主持庆州事略考,K244
- 富弼年谱,K244
- 北宋书院考,G529.44
- 范仲淹的儒学价值观与驭边之术,K244
- 浅论北宋台谏合流的原因及其影响,K244
- 宋真宗时期法制探微(997-1022),K244
- 晋身之阶,K244
- 北宋军事情报探析,K244
- 北宋仁宗时期对夏政策研究,K244
- 论宋代茶法的制定,K244
- 北宋密州区域经济研究,K24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