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美学回家

作 者: 王卓斐
导 师: 顾彬(Wolfgang Kubin);陈炎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美学 感性学 艺术哲学 认识论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反审美
分类号: B8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拟从德国美学的理论语境出发,系统地论述韦尔施以感性学为主旨的美学主张。通过对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建构过程、主体框架及现实应用的考察与分析,阐述韦尔施为扭转德国艺术哲学格局中出现的压制感性的独断论症候、推动美学重归感性学起点所作的种种努力。通过这样的研究,文章试图揭示韦尔施美学的基本精神与德国美学传统之间的传承和过渡关系,并引导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反思德国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对其当前及今后的感性学发展趋向获得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基于以上的构想,本文将从“历史篇”、“理论篇”和“实践篇”三方面展开论述:“历史篇”从纵向的维度入手,沿着美学的发展轨迹,考察这一学科创立之始是怎样的情形,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转折直至转机。这主要指美学由感性之学转化为艺术哲学,又从艺术哲学向感性学回返的演变过程。这样的研究旨在廓清韦尔施美学的基本理论背景,同时表达这样的观点,韦尔施的美学主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它是前人思考与经验的延续,是与美学对象的变迁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按照这一思路,美学对象的演变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美学学科的诞生”、“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和“感性的复苏”。“美学学科的诞生”反思鲍姆加登的理论成就,纠正那种仅将其视为美学的命名者而非创立者的传统误解,同时有意突出这样一点:在鲍姆加登创建美学的时候,他把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个别、具体的经验领域,试图通过确立一门面向感性认识的学问,以此来弘扬和捍卫感性活动的独立性。然而,从根本上讲,这一学术宗旨并没有被坚定地贯彻下去。“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意在指明,继鲍姆加登之后,德国美学研究开始脱离感性学的理念,转向对美的艺术的思考,由此迎来了一个“艺术哲学”的时代。这一过程是由康德、谢林和黑格尔等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联袂完成的。其中,康德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他通过对审美判断的先验法则的分析,令美学的重心偏离了感性学的立场;谢林继承了康德的立场,在抵制感性学主张的同时,将艺术确立为把握万物的本原存在——“绝对同一性”的最佳途径;到了黑格尔,鲍姆加登的美学主张遭到了彻底的抛弃。黑格尔将艺术纳入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进程之中,并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奠定了艺术哲学的最终格局。在这一格局的支配下,古典美学的主要任务成为通过艺术的手段诠释某个绝对、唯一和永恒的美的概念。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美学出现了回归感性生活的趋势。对此,“感性的复苏”着重分析三个关键人物——尼采、海德格尔和阿多诺。尼采基于生理学的立场,将审美判断界定为基于强力意志而对感性世界所作的有限的透视;海德格尔从此在的时间境域出发,将“美”的诞生诠释为与感性活动相连的“事件”(Ereignis);阿多诺则以颠覆同一性为目标,提出将非同一性的经验要素重新纳入美学的范畴。三位理论家的共识在于——美学应脱离艺术哲学的话语模式,回归广阔的感性空间。然而,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撼动艺术哲学的总体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德国美学的感性学转向”将呈现这样一幅景观:自20世纪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以更加坚决的姿态批判艺术哲学对感觉经验的轻视,呼吁恢复鲍姆加登的原始意图,将感性活动置回美学的中心。对这些学者而言,目前有两个关键问题急待解决,一是为感性学转向寻找合法的理论支撑,二是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感觉经验形式(尤其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差异和关联。而上述问题同样成为韦尔施美学思考的重心。依照“历史篇”所提供的理论背景,“理论篇”侧重于从横向的角度考察韦尔施美学的形成过程并对其思想的主体框架进行论述。在此期间,将有意识地插入历史的维度,把韦尔施本人的思考纳入到美学的问题史中。通过同美学发展过程中有关感性的重要论题的比较与印证,在他的思想与美学史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的关系。“对传统美学悖论的揭示”阐述韦尔施对德国传统美学所作的总结性的反思。在此,将突出他的核心结论——美学向艺术哲学的转变是对鲍姆加登美学理念的扭曲,而艺术哲学格局的发展成型则是一段压制感性的历史。它令美学远离了现实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经验世界面前陷入了失语的状态。批判过后将引出韦尔施的理论主张——美学若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唯有脱离美的艺术的牢笼,重新回归-门宽泛意义上的感性学说。从这一指导思路出发,“美与真的融通”首先阐明,韦尔施如何立足于存在论这一基本的维面为感性学转向确立了有力的理论支点。这主要体现在,他通过“美学”一词的溯源研究,汲取了以亚里士多德感觉学说为代表的古希腊感性学理论精髓,将感性认识确定为人的存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令美学与人的生存境遇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联。随后阐述韦尔施对美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在此将着重分析他的“认识论的审美化”命题。该命题从感性学的语境出发,揭示了在建构概念、原理和规则时经验因素的基础作用。通过这一命题的探讨,点明韦尔施旨在将美学作为一门基础认识论学科予以建构。其间,通过对鲍姆加登、康德、尼采及当代学科相关话题的梳理,指出“认识论的审美化”并非韦尔施的独创,而是在与传统理论的互动中走向成熟的。“韦尔施的美学构想”论述韦尔施对美学发展的总体设想:美学应当涵盖与感知相关的所有问题,承认围绕感知主干所形成的各类审美视野的合理性;以“多样”与“过渡”并举的公正立场对待不同类型的审美经验和美学理论;运用横向分析的方法揭示美学中的跨学科结构,并积极开展美学与其它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上述总结和归纳,阐明韦尔施美学追求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立场。他力图结束长期以来用单一的美学原理和概念统规异态纷呈的感性世界的做法,重新确立美学与经验活动的亲和关系。同时,对理论的感性来源的高度重视,令他的美学思想避开了陷入抽象空洞的界说的危险及面对生活世界的失语状态。凭借不断返回经验原点的方式,他的研究始终对一切理论保持了清醒的反思意识,从而处于不断开放和更新的进程之中。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面对当下的生活,为此,“实践篇”将择取韦尔施立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而提出的审美与反审美命题进行实际的审视和检验,探讨它如何能有效地干预单一、肤浅的审美化的迅速蔓延,帮助人们重塑多姿多彩的感觉体验。为了确保研究不流于表面的意义,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将始终结合韦尔施感性学的理论基调,将他的具体观点还原到其思想的总体结构中予以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兴起:以德国为例”描述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德国的发展情况。作为向商品化社会迈进过程中出现的美学景观,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缘于经济的考虑、依照美的方式对现实要素所进行的改造。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一现象开始在现实领域全面地扩展,从而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之后,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中,将简要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美学界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列举其中的批评、赞扬与褒贬共举三种不同的视角。介绍上述背景知识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大体了解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思考的现实和理论的语境。“对日常审美化双层内涵的辨析”着重强调韦尔施依据感性学立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持有的否定与批判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他通过反思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双重内涵——侧重浅表形式感的物质审美化和崇尚视觉化体验的精神审美化,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所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即感知能力的扭曲与多元体验可能性的消解与遮蔽。但是,这样的批判并不意味着,面对审美化的弊端,人们只能束手无策。对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疗救”阐述了韦尔施所作的努力。首先,在理论层面,他通过对感知结构特性的分析,确认了“审美与反审美的辩证逻辑”。其中,审美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感官知觉,而反审美则涉及感官知觉的反面,指示着感知能力丧失的状态。审美与反审美有着一体两面的辩证关联。它揭示出,感知的同时总会有无法被感知到的东西。韦尔施认为,为了保证研究的公正性,当代美学应将反审美纳入考察的视野。在理论的分析之后,“审美化时代的反审美化倾向”主要探讨反审美化的两种表现形态——麻木化和否定化。麻木化作为对审美化泛滥的本能反应,指由于持续遭受感官刺激所出现的感知能力丧失殆尽的状况。否定化则是针对感知模式的硬性灌输所采取的有意识的反抗行为。韦尔施把具有否定内涵的反审美化当作疗治日常审美化弊病的希望。在操作策略方面,他寄希望于艺术的途径。为此,“审美化的时代,艺术何为?”将结合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的实例,考察艺术作品中的反审美内涵及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论述过程旨在阐明,在韦尔施这里,反审美乃是一种艺术本身所固有的、有待人们去大力发掘的潜在特性。在审美化时代,它能够以新的冲击力激活原已变得麻木的感官,令人的丰富多彩的感觉体验得以恢复和重建。这样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艺术绝对超越于生活,勿宁说,它始终坚持了艺术与生活的横向互动的关联。结语部分有意表达这样的见解:韦尔施的理论并非是对德国美学传统的全然否定与消解。他所试图扭转的,不过是美学发展期间所出现的与感性为敌的独断论症候,而他所竭力倡导的,乃是推动美学复归它的本原。因此,某种程度上讲,韦尔施的美学主张属于当代条件下对传统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愈益频繁的今天,这一带有“回归”色彩的美学理念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家园意识。它有力地告诫人们,在推动多元化交流的同时,不应忽视对自身传统的守护和捍卫,勿忘自己的本根。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8-12
AUFBAU  12-18
前言  18-28
  一、韦尔施的履历与美学贡献  18-20
  二、研究状况  20-26
    (一) 国外  20-24
    (二) 国内  24-26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26-28
历史篇 美学对象的变迁  28-68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重读鲍姆加登  28-39
    一、命名者?创立者  28-32
    二、面向感性认识的学说  32-39
  第二节 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  39-52
    一、康德:审美判断的先验法则  39-45
    二、谢林:艺术是绝对同一性的最高表征  45-49
    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49-52
  第三节 感性的复苏  52-68
    一、尼采:强力意志的彰显  52-55
    二、海德格尔:时间境域的绽开  55-59
    三、阿多诺:同一幻象的瓦解  59-63
    四、当今德国美学的感性学转向  63-68
理论篇 韦尔施的美学重构  68-103
  第一节 对传统美学悖论的揭示  68-73
  第二节 美与真的融通  73-88
    一、返回"感性之学"  73-78
    二、认识论的审美化  78-88
  第三节 韦尔施的美学构想  88-103
    一、综合的研究视野  88-94
    二、"公正"的美学原则  94-97
    三、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与横向分析法  97-103
实践篇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与疗救  103-131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兴起:以德国为例  103-106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  106-112
    一、几种批判的视角  106-108
    二、韦尔施对日常审美化双层内涵的辨析  108-112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疗救  112-131
    一、审美与反审美的辩证逻辑  112-116
    二、审美化时代的反审美化倾向  116-119
    三、审美化的时代,艺术何为  119-131
结语  131-134
参考文献  134-14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40-142
致谢  142-143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43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3.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4. 接受美文学理论在职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3
  5. 试论《周易》美学的思想体系,B221
  6.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7.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8.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9.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内化问题研究,G718.5
  10.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牙龈美学观察,R783.6
  11.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12. 马一浮艺术哲学思想,B26
  13.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14. “纸”为心动—探索现代纸艺的魅力,J528
  15. 福柯空间理论及空间美学研究,B83-09
  16.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7.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G633.3
  18. 异工同曲论“夕阳”,J624.1
  19.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20.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I207.22
  21. 金基德电影暴力美学研究,J90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