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理解“历史规律”

作 者: 许恒兵
导 师: 王南湜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历史规律 目的论 自然因 自由 趋势 复合
分类号: A8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将目的论自然因果观的交替和变化史作为核心线索,本文追溯了历史规律概念在人类思想史上的理解历程。本文认为,在近代以前,目的论是西方哲学家理解世界和历史的主导性思维模式。但是,由于“目的”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或引导性内涵,所以从目的出发所“生成”的秩序并没有体现出作为规律的因果关系之间的“产生”与“被产生”的动力性关联,这一方面决定了在近代以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规律”概念,同时也决定了人的自由能动性和规律之间的关系并未凸显为一个明确的问题。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家们将目的论打入冷宫,而执着于以机械因果关系来征服自然领域,并随之又为启蒙哲学家推广到历史领域。以自然科学精神征服历史成为18世纪的一个显著特色。此种理解进路造成了有着内在必然性的历史规律概念,并使得人的自由和历史规律的关系问题明确地凸显出来。但是,启蒙哲学家为了能够使自然科学精神在历史领域走得更远,他们往往走向了否定人的自由的极端。而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又再次“复活”,并且通过扬弃机械因果观,德国古典哲学家最终再次走上了以目的论解释历史的道路。不仅如此,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目的概念还发生了性质上的根本变化,即具有了“自我”外化和自我复归的自主能动性,并以此形成了有着“动力性”的历史规律概念。因此,虽然理解方式不一样,但就其结果而言,这个时期的目的论理解模式在作用上往往起着近代机械因果观的作用,其体现就是无法为人的自由留有余地。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继承了哲学史上的这两种理解方式,但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在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中,历史规律被理解为人类从历史实在中抽象出来的结果,它应该隶属于理论世界,并有着因抽象而造成的因果必然性或决定论的特征。但正因为其决定论的性质,我们便无法在与历史规律的直接关联中来谈论人的自由。而通过引入目的概念,马克思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目的概念在马克思这里已然进行了科学的改造,即消除了传统哲学附加于其上的神秘色彩,使其从天上回到人间。这一步是通过将目的归属于历史中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来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正是通过制定目的,实现目的来体现出他们创造人类历史的能动性的。这样,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就有了两个说明历史的视角。而通过引入“趋势”概念,马克思又为其在整体性的实践哲学中谈论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但是,这里所说的关系已然不再是科学理论之中的统一性关系,而只能是理论世界和实践世界之间的复合性关系,而两者复合的“接点”就是有着具体性的“趋势”。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10
导论  10-21
  一、研究历史规律的意义  10-11
  二、关于历史规律的研究现状  11-18
    1、国外研究现状  11-15
    2、国内研究现状  15-18
  三、本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  18-21
    1、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9-20
    2、本文的基本逻辑结构  20-21
第一章 “历史规律”概念的史前史  21-67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  21-44
    1.1.1 神话和史诗中的命运  21-27
    1.1.2 自然目的论视野下的理性宇宙观  27-38
    1.1.3 “历史意识”阙如的时代  38-44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  44-60
    1.2.1 从自然目的论到神学目的论  44-49
    1.2.2 直线式“时间”的引入和有限的历史感  49-55
    1.2.3 自由意志论和神意决定论  55-60
  第三节 两种目的论下“历史规律”概念的缺场  60-67
第二章 启蒙时代的历史观  67-108
  第一节 近代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目的论的失灵  67-76
    2.1.1 古代的影响  67-70
    2.1.2 数学化:近代科学的本质特征  70-73
    2.1.3 机械因取代目的因  73-76
  第二节 近代科学精神在17世纪的影响  76-83
    2.2.1 非历史倾向  76-79
    2.2.2 亲历史倾向  79-83
  第三节 启蒙时代的历史规律概念  83-108
    2.3.1 以自然科学精神征服历史领域  84-95
    2.3.2 内在必然性的历史规律和人的能动性  95-102
    2.3.3 人性科学和启蒙时代历史感的丧失  102-108
第三章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的目的论因果观  108-149
  第一节 康德:大自然的计划和目的论的历史观  108-121
  第二节 赫尔德:自然历史观和人道  121-129
  第三节 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历史观  129-138
  第四节 黑格尔的理性目的论历史观与“理性的狡计”  138-149
第四章 两种因果观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命运  149-181
  第一节 消解:现代西方哲学对两种因果观的态度  149-155
    4.1.1 对自然因果观即决定论的否定  149-152
    4.1.2 对目的论的瓦解  152-155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普遍否定历史规律的倾向  155-166
    4.2.1 新康德主义者  155-161
    4.2.2 新黑格尔主义者  161-166
  第三节 作为历史认识前提而存在的历史规律  166-181
    4.3.1 早期实证主义  167-172
    4.3.2 亨普尔  172-175
    4.3.3 西美尔  175-181
第五章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181-206
  第一节 合理理解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来源  181-185
  第二节 从历史“异化论”到历史唯物主义  185-190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历史”概念  190-201
    5.3.1 谁是历史中的主体?  190-195
    5.3.2 历史和自然关系辨正  195-201
  第四节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理论和实在  201-206
第六章 复合因果观——马克思历史观的再理解  206-252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目的概念  206-222
    6.1.1 “历史”没有目的  206-213
    6.1.2 “目的”的现实性和“有限”超越性  213-218
    6.1.3 目的在实践中的作用  218-222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及其性质  222-234
    6.2.1 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  222-225
    6.2.2 历史规律的“相对”客观性  225-229
    6.2.3 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偶然性”  229-234
  第三节 人的目的和历史规律的关系  234-252
    6.3.1 马克思的历史观不是“经济决定论”  234-240
    6.3.2 人的目的和历史规律之间的“复合”  240-252
结语  252-254
主要参考文献  254-260
  一、国外相关著作及论文  254-258
  二、国内相关著作及论文  258
  三、英文文献和论文  258-260
致谢  260-261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261

相似论文

  1.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2. PBO/SWN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40.64
  3.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弹丸撞击特性研究,TB332
  4.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5.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6.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7. 一种基于复合节流的气浮直线运动基准设计方法,TG83
  8.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9.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10.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11.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12.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2-MIB的研究,X703
  13. 基于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姿态控制律设计,V249.1
  14.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5. 电动车用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TM341
  16.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17.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18. 电动车用轴径向—轴向磁通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TM341
  19. 词义消歧语料库自动获取方法研究,TP391.1
  20. 移动质心与直接力复合控制动能弹控制方法研究,TJ765
  21. 基于μ综合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TP273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