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 者: 张向前
导 师: 陆兵勋;李涛平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白质损害 认知障碍 腔隙性脑梗死 多发性硬化 弥散张量成像
分类号: R749.1;R44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因其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受到神经科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显示OSAH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关于OSAHS白质病变的报道极少。本研究的出发点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显示OSAHS可能存在的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并对腔隙性脑梗死(LI)和多发性硬化(MS)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进行研究。本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正常成人脑白质微细结构DTI研究;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DTI研究;三、腔隙性脑梗死(LI)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DTI研究;四、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DTI研究。一、正常成人脑白质微细结构DTI研究1.1研究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和探讨正常人脑白质微细结构特点。1.2研究方法运用DTI测定脑部各感兴趣区(ROI)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进行胼胝体纤维成像。统计分析由SPSS 13.0统计软件包完成,其中计量资料用(?)±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研究结果1.3.1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部位的FA值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部位的FA值逐一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部位的ADC值逐一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1.3.2灰质和白质的FA值及ADC值大脑半球的灰质结构(如海马旁回、前部扣带回)以及以灰质团块为主要成分的结构(尾状核头、丘脑)的FA值显著低于白质结构。1.3.3大脑半球各解剖部位的FA值排序FA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右侧内囊后肢、左侧内囊后肢、左侧内囊膝部、右侧内囊膝部、右侧视放射、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视放射、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内囊前肢、左侧内囊前肢、左侧前部扣带、右侧前部扣带、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右侧外囊、左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外囊、左侧额叶白质、右侧额叶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右侧丘脑、左侧丘脑、右侧前部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左侧尾状核头、左侧海马旁回、左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头。从白质纤维的走行方向看,连合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最高,其次为投射纤维,再次为联络纤维,灰质或以灰质团块为主要成分的结构FA值最低。1.4研究结论(1)尽管正常成人大脑的双侧半球间存在诸如语言等的功能上的不对称,但是大脑双侧半球相应部位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正常成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纤维排列的紧密程度基本一致。(2)正常成人脑内不同组织及解剖部位的弥散各向异性程度不同,脑白质的弥散各向异性远大于脑灰质。(3)正常成人脑白质的不同解剖部位,其各向异性也不相同,脑白质连合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最高,其次为投射纤维,再次为联络纤维。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DTI研究2.1研究目的研究OSAHS可能存在的白质损害、认知障碍及睡眠结构,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2.2研究方法运用DTI技术,测定脑部各感兴趣区(ROI)FA值和ADC值,并进行胼胝体纤维成像;检测MMSE、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得分;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睡眠监测。统计分析由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其中计量资料用(?)±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artial偏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研究结果2.3.1 OSAHS脑部各解剖结构的FA值OSAHS组多个脑部解剖结构FA值降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右侧额叶白质(t=2.367,P=0.029)、胼胝体压部(t=2.118,P=0.048)、左侧前部扣带回(t=6.127,P=0.000)、右侧前部扣带回(t=5.673,P=0.000)、左侧前部扣带(t=7.067,P=0.000)、右侧前部扣带(t=9.934,P=0.000)、左侧半卵圆中心(t=4.320,P=0.000)、左侧前角周围白质(t=2.778,P=0.012)、右侧前角周围白质(t=2.316,P=0.033)、左侧后角周围白质(t=6.012,P=0.000)、右侧后角周围白质(t=7.256,P=0.000)、左侧海马旁回(t=4.055,P=0.001)、右侧海马旁回(t=4.134,P=0.001)、左侧外囊(t=2.619,P=0.017)、右侧外囊(t=2.548,P=0.020)。而左侧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膝部、双侧内囊后肢、双侧视放射、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尾状核头、双侧丘脑的FA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3.2 OSAHS脑部各解剖结构的ADC值OSAHS脑部部分解剖结构ADC值升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右侧额叶白质(t=-2.793,P=0.012)、胼胝体干(t=-2.741,P=0.013)、胼胝体压部(t=-4.871,P=0.000)、左侧前部扣带回(t=-15.359,P=0.000)、右侧前部扣带回(t=-14.452,P=0.000)、右侧前部扣带(t=-2.863,P=0.010)、左侧半卵圆中心(t=-2.263,P=0.036)、左侧前角周围白质(t=-2.291,P=0.034)。左侧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左侧前部扣带、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膝部、双侧内囊后肢、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视放射、右侧前角周围白质、双侧后角周围白质、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头、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外囊的ADC值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3.3 OSAHS胼胝体纤维束成像运用纤维束成像方法(DTT)进行胼胝体成像,可见胼胝体嘴、膝、体部(干)、压部、额钳和枕钳纤维排列紧密,粗细均匀,走行一致,结构完整,未见变细、断裂现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肉眼观察未见胼胝体纤维受损。2.3.4 OSAHS患者睡眠结构分析2.3.4.1 OSAHS患者基本资料及PSG参数对比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发现:OSAHS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升高(t=-3.424,P=0.003;t=-2.441,P=0.025;t=-2.952,P =0.009)。分析两组PSG参数发现,其中Ⅰ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升高,Ⅲ期+Ⅳ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降低,AHI显著高于正常人,夜间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SaO2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27,P=0.000;t=3.052,P=0.004;t=-5.185,P=0.000;t=4.028,P=0.001;t=6.243,P=0.000)。2.3.4.2 OSAHS睡眠结构与脑白质损害的关系将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的PSG参数——Ⅰ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Ⅲ期+Ⅳ期总睡眠时间的比例、AHI、平均SaO2、最低SaO2,与OSAHS和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的脑白质的FA值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Ⅲ期+Ⅳ期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与右侧前部扣带FA值显著正相关(r=0.711,P=0.002),与右侧后角周围白质FA值显著正相关(r=0.504,P=0.015)。AHI与右侧前部扣带FA值显著负相关(r=-0.637,P=0.029)。2.3.5 OSAHS认知功能分析2.3.5.1 OSAHS记忆功能及与脑白质损害的关系OSAHS组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记忆商(MQ)及分测验得分:OSAHS组MQ为97.10±10.8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Q105.20±2.15(t=2.318,P=0.026);图片回忆(t=2.376,P=0.023)、再认(t=2.195,P=0.034)、视觉再生(t=2.828,P=0.007)、背诵数目(t=3.077,P=0.004)等4个分测验得分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将OSAHS组WMS-RC得分中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得分——图片回忆、再认、视觉再生、背诵数目、记忆商得分,与OSAHS和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的脑白质FA值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图片回忆得分与右侧后角周围白质FA值呈显著正相关(r=0.741,P=0.036),视觉再生得分与右侧额叶白质FA值正相关(r=0.562,P=0.017),记忆商与右侧额叶白质FA值正相关(r=0.450,P=0.030)。2.3.5.2 OSAHS认知功能OSAHS组MMSE平均得分29.47±0.9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得分29.89±0.32(t=2.484,P=0.016);注意计算分测验平均得分4.80±0.41,低于正常对照组得分4.97±0.17,差异显著(t=2.241,P=0.029);时间定向、语言即刻记忆、短时记忆、图形描画平均得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1.911,P=0.061;t=0.987,P=0.327;t=1.415,P=0.162;t=0.763,P=0.448);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读写能力得分无变化。2.4研究结论(1)国内首次发OSAHS病人脑白质微细结构广泛受损,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同时受累。(2)国内首次发现OSAHS病人双侧前部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灰质区域微细结构也同时受累。(3)DTI作为唯一能在活体上无创显示神经纤维完整性和方向性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并定量显示脑白质的微细结构损害。(4)对于显示脑白质的微细结构损害,FA值较ADC值更敏感。(5)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浅睡眠显著增多,深睡眠显著减少。(6)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程度与脑白质受损程度存在相关关系,Ⅲ期+Ⅳ期总睡眠时间的比例越小,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白质受损越严重。(7)OSAHS患者总体认知水平降低,注意与计算力受损。(8)OSAHS患者记忆力降低,短时记忆显著受损。(9)OSAHS患者总体记忆水平及短时记忆受损程度,与右侧额叶白质、右侧后角周围脑白质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三、腔隙性脑梗死(LI)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DTI研究3.1研究目的研究LI脑部“形似正常区”可能存在的白质损害及程度。3.2研究方法同实验一。3.3研究结果3.3.1 LI组与正常对照组脑部各解剖结构的FA值比较LI组多个解剖结构FA值降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左侧额叶白质(t=2.857,P=0.007)、右侧额叶白质(t=2.604,P=0.013)、胼胝体膝部(t=3.177,P=0.003)、左侧前部扣带(t=2.198,P=0.034)、右侧前部扣带(t=2.495,P=0.017)、左侧内囊前肢(t=5.483,P=0.000)、右侧内囊前肢(t=4.619,P=0.000)、左侧内囊膝部(t=3.601,P=0.001)、右侧内囊膝部(t=2.907,P=0.006)、左侧内囊后肢(t=3.243,P=0.002)、右侧内囊后肢(t=2.359,P=0.023)、左侧半卵圆中心(t=3.167,P=0.003)、右侧半卵圆中心(t=2.369,P=0.023)、左侧视放射(t=3.167,P=0.003)、右侧视放射(t=4.220,P=0.000)、左侧前角周围白质(t=3.012,P=0.004)、右侧前角周围白质(t=2.112,P=0.041)、左侧后角周围白质(t=2.193,P=0.034)、左侧海马旁回(t=2.347,P=0.024)、右侧海马旁回(t=2.103,P=0.042)、右侧外囊(t=3.006,P=0.005)。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双侧前部扣带回、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头、左侧外囊的FA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3.2 LI组与正常对照组脑部各解剖结构的ADC值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LI组脑部部分解剖结构ADC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胼胝体干(t=-3.272,P=0.002)、胼胝体压部(t=-2.413,P=0.021)、左侧内囊前肢(t=-3.059,P=0.004)、右侧内囊前肢(t=-3.831,P=0.000)、右侧内囊膝部(t=-2.530,P=0.015)、左侧内囊后肢(t=-3.047,P=0.004)、右侧内囊后肢(t=-2.634,P=0.012)、左侧半卵圆中心(t=-2.819,P=0.007)、左侧后角周围白质(t=-2.075,P=0.044)、左侧海马旁回(t=-2.496,P=0.017)。双侧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双侧前部扣带回、双侧前部扣带、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视放射、双侧前角周围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头、右侧海马旁回、双侧外囊的ADC值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3.3 LI胼胝体纤维束成像胼胝体成像显示:与正常成人胼胝体成像相比,胼胝体额钳及膝部纤维排列稀疏,干、压部纤维变细,有断裂、扭曲现象。3.4研究结论(1)LI常规MRI显示的“形似正常区”DTI可检测到广泛异常,提示白质早期已存在广泛微细结构损害。(2) LI实际存在的白质微细结构损害区域远大于常规MRI所显示的病灶区域。(3) LI双侧海马旁回“形似正常区”显著受损,为LI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记忆功能障碍提供了解剖学基础。(4) LI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显示胼胝体纤维排列稀疏,纤维变细、断裂、扭曲,说明LI胼胝体纤维受损显著。四、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DTI研究4.1研究目的研究复发-缓解型MS脑部“形似正常区”可能存在的白质损害及程度。4.2研究方法同实验三。4.3研究结果4.3.1 MS组与正常对照组脑部各解剖结构的FA值比较MS组脑部部分解剖结构FA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左侧额叶白质(t=3.638,P=0.002)、右侧额叶白质(t=3.181,P=0.005)、左侧前部扣带(t=2.471,P=0.023)、右侧前部扣带(t=3.434,P=0.003)、左侧半卵圆中心(t=3.273,P=0.004)、右侧半卵圆中心(t=2.201,P=0.040)、左侧视放射(t=2.281,P=0.034)、右侧视放射(t=3.380,P=0.003)、左侧前角周围白质(t=4.905,P=0.000)、右侧前角周围白质(t=3.674,P=0.002)、左侧后角周围白质(t=2.636,P=0.016)、右侧后角周围白质(t=4.714,P=0.000)、左侧丘脑(t=2.325,P=0.031)、右侧丘脑(t=2.398,P=0.026)、右侧海马旁回(t=2.660,P=0.015)。而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双侧前部扣带回、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膝部、双侧内囊后肢、双侧尾状核头部、左侧海马旁回、双侧外囊的FA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3.2 MS组与正常对照组脑部各解剖结构的ADC值比较MS组脑部部分解剖结构形似正常区ADC值升高,右侧额叶白质(t=-3.797,P=0.001)、胼胝体膝部(t=-2.688,P=-0.014)、胼胝体干(t=-4.547,P=0.000)、胼胝体压部(t=-3.211,P=0.004)、左侧半卵圆中心(t=-4.044,P=0.001)、右侧半卵圆中心(t=-4.461,P=0.000)、左侧后角周围白质(t=-4.487,P=0.000)、右侧后角周围白质(t=-2.652,P=0.015)、左侧海马旁回(t=-2.548,P=0.019)、右侧海马旁回(t=-2.269,P=0.034)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左侧额叶白质、双侧前部扣带回、双侧前部扣带、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膝部、双侧内囊后肢、双侧视反射、双侧前角周围白质、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外囊的ADC值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3.3 MS胼胝体纤维束成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胼胝体纤维排列稀疏,走行紊乱,纤维间隙扩大,体部纤维有中断现象。4.4研究结论(1)复发-缓解型MS脑部与认知功能有关的“形似正常白质区”存在常规MRI难以发现的广泛白质微细结构损害,受损区域包括双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后角周围白质、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双侧前部扣带,以双侧脑室前、后角周围白质尤为显著。(2)复发-缓解型MS脑部与记忆有关的“形似正常灰质区”存在常规MRI难以显示的微细结构损害,丘脑、海马旁回细胞的完整性均受到破坏,其中海马旁回损害尤为显著。(3)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显示MS胼胝体纤维排列稀疏,走行紊乱,纤维间隙扩大,体部纤维有中断现象,表明MS胼胝体纤维受损显著。总结1.正常成人双侧半球白质纤维排列的紧密程度基本一致。2.正常成人脑内不同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程度不同。3.发现OSAHS脑白质微细结构广泛受损,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同时受累。4.发现OSAHS与认知功能有关的灰质区双侧同时受累。5.FA值较ADC值对于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更敏感。6.OSAHS睡眠结构紊乱与脑白质受损相关,深睡眠越少或OSAHS程度越重,与认知功能有关的白质受损越重。7.OSAHS总体认知水平降低,注意力与计算力受损;OSAHS记忆力降低,短时记忆受损;OSAHS总体记忆水平及短时记忆受损程度,与右侧额叶白质、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受损程度正相关。8.LI形似正常白质区有常规MRI未见的广泛微细结构损害。9.LI双侧海马旁回形似正常区显著受损,是LI记忆功能障碍的解剖学基础。10.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显示LI胼胝体纤维显著受损。11.RRMS与认知相关的形似正常白质区有常规MRI未见的广泛微细结构损害。12.DTI可早期发现RRMS的视觉通路异常。13.RRMS胼胝体纤维轴突膜和髓鞘的破坏程度大于轴突丧失或破裂程度。14.RRMS脑部与记忆有关的形似正常灰质区存在常规MRI未见的损害。15.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显示RRMS胼胝体纤维广泛受损。创新点1.运用DTI方法研究OSAHS脑白质损害,并发现OSAHS脑白质微细结构广泛受损,与认知功能有关的灰质区域同时受累。2.发现LI形似正常白质区有常规MRI未见的广泛微细结构损害。3.发现DTI可早期识别RRMS的视觉通路异常。

全文目录


摘要  3-13
ABSTRACT  13-27
文献回顾  27-57
第一章 正常成人脑白质微细结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57-86
  1.1 研究方法  57-64
    1.1.1 实验对象  57
    1.1.2 实验过程  57
    1.1.3 数据记录及处理  57-64
    1.1.4 统计学分析  64
  1.2 结果  64-69
    1.2.1 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部位的FA值及ADC值  64-66
    1.2.2 灰质和白质的FA值  66
    1.2.3 大脑半球各解剖部位的FA值排序  66-67
    1.2.4 胼胝体纤维束成像  67-69
  1.3 讨论  69-78
    1.3.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69-71
    1.3.2 大脑皮质  71-72
    1.3.3 边缘叶  72-74
    1.3.4 尾状核  74
    1.3.5 丘脑  74
    1.3.6 大脑白质  74-76
    1.3.7 脑内各解剖部位的弥散张量成像特点  76-78
  1.4 小结  78
  1.5 参考文献  78-86
第二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86-118
  2.1 研究方法  86-90
    2.1.1 实验对象  86-87
    2.1.2 实验过程  87-88
    2.1.3 数据记录及处理  88-89
    2.1.4 统计学分析  89-90
  2.2 结果  90-102
    2.2.1 OSAHS脑白质损害特点  90-96
    2.2.2 OSAHS睡眠结构分析  96-98
    2.2.3 OSAHS认知功能分析  98-102
  2.3 讨论  102-112
    2.3.1 OSAHS概述  102-108
    2.3.2 OSAHS脑部微细结构损害  108-110
    2.3.3 OSAHS睡眠结构紊乱  110
    2.3.4 OSAHS认知功能障碍  110-111
    2.3.5 OSAHS胼胝体纤维束成像特点  111-112
  2.4 小结  112-113
  2.5 参考文献  113-118
第三章 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118-139
  3.1 研究方法  118-120
    3.1.1 实验对象  118-119
    3.1.2 实验过程  119
    3.1.3 数据记录及处理  119-120
    3.1.4 统计学分析  120
  3.2 结果  120-127
    3.2.1 LI脑部各解剖结构的FA值  120-124
    3.2.2 LI脑部各解剖结构的ADC值  124-126
    3.2.3 LI胼胝体纤维束成像  126-127
  3.3 讨论  127-134
    3.3.1 LI概述  127-128
    3.3.2 LI的影像学表现  128-129
    3.3.3 LI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129
    3.3.4 LI的病理改变  129-130
    3.3.5 LI的预后  130
    3.3.6 LI脑白质形似正常区损害研究  130-132
    3.3.7 LI胼胝体纤维束成像特点  132-134
  3.4 小结  134-135
  3.5 参考文献  135-139
第四章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脑白质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139-165
  4.1 研究方法  139-143
    4.1.1 实验对象  139-141
    4.1.2 实验过程  141-142
    4.1.3 数据记录及处理  142
    4.1.4 统计学分析  142-143
  4.2 结果  143-150
    4.2.1 MS脑部各解剖结构的FA值  143-147
    4.2.2 MS脑部各解剖结构的ADC值  147-149
    4.2.3 MS胼胝体纤维束成像  149-150
  4.3 讨论  150-159
    4.3.1 MS脑内病灶常规MRI表现  150-152
    4.3.2 MS磁化传递成像(MTI)研究  152
    4.3.3 MS弥散加权成像(DWI)研究  152-153
    4.3.4 MS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  153-159
  4.4 小结  159
  4.5 参考文献  159-165
全文总结  165-166
创新点  166-167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67-169
附录一 Epworth嗜睡量表  169-170
附录二 年龄相关性WML影像学等级评分  170-171
附录三 利手问卷  171-172
附录四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172-174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174-175
致谢  175-178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178

相似论文

  1.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2. 急性脊髓损伤的3.0TMR-DTI及DTT应用研究,R651.2
  3. CISS分型在传统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R743.3
  4. 不同类型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初步探讨,R749.1
  5.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749.1
  6. 固有免疫分子与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影响,R392
  7. 术前幕上脑肿瘤白质纤维束DT-FT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的指导意义,R739.4
  8. 脑核磁共振影像脑组织分割及多发性硬化损伤算法,TP391.41
  9. 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R445.2
  10. 牵引成骨术治疗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疗效评价,R782
  11. 医用食品在儿童OSAHS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R766
  12. 大鼠C6脑胶质瘤3.0T MR-DTI及瘤周水肿浸润组织FA值与AQP1的相关性研究,R739.4
  13.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14.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15. 影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压力的因素,R56
  16. 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R445.2
  17. 急性高低剂量饮酒对健康人脑部影响磁共振弥散张量和频谱研究,R445.2
  18. 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对轻度认知障碍及其痴呆转化率的临床研究,R285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MRI研究,R766.43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R766
  21. 血浆HSP70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R74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影像诊断学 > 核磁共振成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