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作 者: 袁朝辉
导 师: 黄荣清
学 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劳动经济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演进机制 空间 特征
分类号: F24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8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9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四大直辖市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就业结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就业结构演进机制和四大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政策思路。就业结构演进机制和就业结构演进的特征构成了本文的两大中心环节,机制是演进的内在动力,特征是演进的外在表现。劳动需求结构和劳动供给结构决定就业结构,而引起劳动需求结构和劳动供给结构变动的则包括需求变动、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相对收入水平等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相关性、相对劳动生产率等方法,分一、二、三产业对四大直辖市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就业构成比、构成比标准化值、聚类等方法,分国民经济二十个行业对四大直辖市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分若干行业对四大直辖市中心区、外围区、郊区以及所在城市群就业结构变动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天津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重庆则第一产业比重太大。在空间特征上,发现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公共事务业就业人员在向郊区迁移,金融业有向市中心或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房地产就业的增长极在城市近郊区。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优化就业结构思路,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调整两部分。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导论  10-21
  1.1 选题的背景  10
  1.2 选题的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  11-18
    1.3.1 国外理论研究的现状  11-13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13-18
  1.4 研究的方法  18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8-19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19-21
2 就业结构演进的理论  21-44
  2.1 就业结构的概念  21-24
    2.1.1 就业  21
    2.1.2 结构  21-22
    2.1.3 就业结构  22-24
      2.1.3.1 就业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含义  22-23
      2.1.3.2 就业结构的产业和行业划分  23-24
  2.2 就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理论  24-36
    2.2.1 就业理论  24-29
      2.2.1.1 马克思关于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  25
      2.2.1.2 西方经济学有关就业的理论  25-29
    2.2.2 就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理论  29-36
      2.2.2.1 马克思对就业结构演进的研究  29-30
      2.2.2.2 基于产业结构研究的就业结构演进理论  30-34
      2.2.2.3 基于二元结构转换的就业结构演进理论  34-36
      2.2.2.4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就业结构演进理论  36
  2.3 就业结构演进的空间理论  36-44
    2.3.1 集聚经济与城市  36-39
      2.3.1.1 集聚经济  37
      2.3.1.2 城市的形成  37-38
      2.3.1.3 城市体系  38-39
    2.3.2 城市企业区位理论  39-41
      2.3.2.1 韦伯工业区位论  39-41
      2.3.2.2 理论的扩展  41
    2.3.3 城市用地机制  41-44
      2.3.3.1 土地利用的机制—投标租金模型  41-42
      2.3.3.2 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42-44
3 就业结构演进的机制  44-56
  3.1 劳动力的需求结构  44-48
    3.1.1 产业结构  45-46
    3.1.2 劳动生产率结构  46-48
  3.2 劳动力供给结构  48-49
    3.2.1 劳动者就业转换的效用  48
    3.2.2 劳动者就业转换的成本  48-49
  3.3 就业结构转换的实现机制—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结构相结合  49-51
    3.3.1 厂商和劳动者两部门经济框架  49
    3.3.2 就业结构的转换  49-50
    3.3.3 就业结构的优化  50-51
      3.3.3.1 就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50-51
      3.3.3.2 就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51
  3.4 就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1-56
    3.4.1 影响劳动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  51-53
      3.4.1.1 经济需求结构  51-52
      3.4.1.2 技术进步  52-53
    3.4.2 影响劳动供给结构的主要因素  53-56
      3.4.2.1 劳动力资源的素质  53-54
      3.4.2.2 相对收入水平  54-56
4 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研究的意义  56-65
  4.1 我国的城市体系  56-59
    4.1.1 我国城市体系中各等级城市的数量结构  56-57
    4.1.2 我国城市体系中各等级城市的规模结构  57-58
    4.1.3 我国城市体系中的城市群  58-59
  4.2 我国城市体系中各等级城市的就业结构  59-62
    4.2.1 各等级城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比较  59-60
    4.2.2 各等级城市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比较  60-61
    4.2.3 各等级城市就业结构差异产生的原因  61-62
  4.3 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反映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走向  62-65
    4.3.1 直辖市处于我国城市体系的尖端  62
    4.3.2 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走向  62-63
    4.3.3 直辖市就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63-65
5 直辖市就业的产业结构的演进  65-96
  5.1 就业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  65-67
    5.1.1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特征  65-66
    5.1.2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动特征  66-67
  5.2 直辖市之间的比较  67-70
    5.2.1 四大直辖市就业结构及其演进情况的比较  67-69
    5.2.2 四大直辖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比较  69-70
  5.3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70-79
    5.3.1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70-76
      5.3.1.1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70-72
      5.3.1.2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72-74
      5.3.1.3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74-76
    5.3.2 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76-79
      5.3.2.1 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77
      5.3.2.2 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77-78
      5.3.2.3 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78-79
  5.4 就业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析  79-96
    5.4.1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的预测和分析  80-86
    5.4.2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的预测和分析  86-91
    5.4.3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的预测和分析  91-96
6 直辖市就业的行业结构的演进  96-116
  6.1 就业的行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情况  96-104
    6.1.1 行业别就业人数变动情况  96-100
      6.1.1.1 第二产业内部行业别就业人数变动情况  96-98
      6.1.1.2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别就业人数变动情况  98-100
    6.1.2 就业构成比变动情况  100-104
      6.1.2.1 就业构成比变动总体情况  101-102
      6.1.2.2 分直辖市就业构成比变动情况  102-104
  6.2 关于城市就业特色的研究  104-107
    6.2.1 就业构成比标准化值  104-106
    6.2.2 各直辖市就业特色的比较  106-107
  6.3 就业结构演进的比较  107-116
    6.3.1 与香港就业结构的比较  107-110
      6.3.1.1 香港的就业结构演变情况  108
      6.3.1.2 直辖市与香港就业结构的静态比较(以上海为例)  108-109
      6.3.1.3 几点结论  109-110
    6.3.2 与国内城市就业结构的比较  110-116
      6.3.2.1 就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  110-112
      6.3.2.2 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  112-113
      6.3.2.3 其它城市的归类  113-116
7 直辖市就业结构演变的空间特征  116-153
  7.1 城市地域区分  116-117
  7.2 行业别就业结构演进的空间特征  117-145
    7.2.1 制造业  117-123
      7.2.1.1 就业的空间结构演变情况  118-122
      7.2.1.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22-123
    7.2.2 信息业  123-127
      7.2.2.1 就业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  124-126
      7.2.2.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26-127
    7.2.3 批发零售业  127-131
      7.2.3.1 就业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  127-130
      7.2.3.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30-131
    7.2.4 金融租赁商务服务业  131-136
      7.2.4.1 就业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  132-135
      7.2.4.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35-136
    7.2.5 房地产业  136-141
      7.2.5.1 就业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  137-139
      7.2.5.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39-141
    7.2.6 公共事务业  141-145
      7.2.6.1 就业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  141-144
      7.2.6.2 直辖市间的比较  144-145
  7.3 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以京津冀城市群例)  145-149
    7.3.1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现状  145-147
    7.3.2 具体产业分析  147-149
  7.4 发达国家大城市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的特点  149-153
    7.4.1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149-150
    7.4.2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的演化  150-151
    7.4.3 发达国家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  151-153
8 结论及政策思路  153-163
  8.1 就业结构演变的结论  153-157
    8.1.1 就业的产业结构演变的结论  153-154
    8.1.2 就业的行业结构演变的结论  154-155
    8.1.3 就业结构变动空间特征的结论  155-157
  8.2 政策思路  157-163
    8.2.1 产业政策方面  157-159
    8.2.2 就业政策方面  159-163
中文参考文献  163-166
外文参考文献  166-168
后记  168-169
作者简介  169-170
详细摘要  170-182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3. 武器评估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TJ06
  4.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5.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6.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7.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8.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9.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0.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11.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2.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3.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14.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5.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16.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17.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18.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19.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20.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1.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