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春秋穀梁經傳综合研究

作 者: 武黎嵩
导 师: 颜世安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中国思想史
关键词: 春秋时代 《谷梁传》 儒家精神 政治理想 公羊 思想倾向 《谷梁春秋》 上海古籍出版社 鲁春秋 汉宣帝 太史 乱臣贼子 子曰 《新语》 宋襄公 《韩诗外传》 经学史 清儒 孔子 战争观念
分类号: K2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春秋三传》中以《谷梁传》研究的人最少,《四库全书》仅收录三部研究《谷梁传》的专著。而汉代学者认为《谷梁传》是鲁学,与儒家学派关系最为密切。汉武帝至汉宣帝时代,《谷梁传》又与汉代政治倾向的转变有着不可分的思想联系。故而我们有必要弄清《谷梁传》的学术源流,以及《谷梁传》到底与《公羊传》等解释《春秋》的著作有何区别。以及这种区别造成的影响。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份主要是介绍《春秋经》、《谷梁传》的学术源流,以及《谷梁传》的解经方式。第二部份则分别介绍《谷梁传》中所体现的君臣观念、民本思想、战争观念、复仇观念等思想观念。最后,论述《谷梁传》在汉代政治转变中的意义。通过本文第一章至第三章的描述,我们可以得悉,孔子开启的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代以来的以历史为借鉴的传统,将《春秋》这部鲁国的历史书,通过诠释,赋予儒家的思想内涵。其中《谷梁传》作为解释《春秋》的学术流派之一有着较长的演绎及传播历史。《谷梁传》与战国以来的子思、孟子学派,荀子、韩非学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谷梁传》对于《春秋》的解释和对于春秋时代史实的描绘,在思孟学派、荀韩学派的著作中,或多或少的都可以看到。有的是文句相同,有的是思想倾向相近。秦汉之际的陆贾《新语》、韩婴《韩诗外传》等文献,更是较多的引用了《谷梁传》的内容。以上都说明,《谷梁》学派作为儒家研习《春秋》的一支学派,渊源有自,不是一个学者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演绎、传播与凝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儒家学者在战国秦汉之际数代人从事经学研习(创作)和教育传播的过程。在思想层面上,与《公羊传》相比《谷梁》学派没有所谓的三科九旨的学说,也没有“为汉制作”等奇谈怪论。清儒皮锡瑞将《春秋》的学说分为“大义”和“微言”两部份,大义是“诛讨乱臣贼子”,微言是“为汉制作”。用现代的观念加以诠释,就是大义是建立合理的政治秩序,微言是寻求政权转换的合理方式。皮氏进一步说明《谷梁》只传“大义”,不传“微言”。笔者通过研读经、传,认可皮氏的判断。《谷梁》学没有涉及到政权应该以何种方式交替这一问题。《谷梁传》对于《春秋经》的解释与《公羊》、《左氏》多有不同。在一些细节上,往往《公羊》、《谷梁》较为相似。而涉及重要的政治观念时,《谷梁》、《公羊》在尺度的把握和思想倾向上又有不同。故而笔者分别拈出君臣观念、民本观念、战争观念、复仇观念四个代表《谷梁春秋》自身特征的思想观念加以分析论述。如《谷梁春秋》主张“尊尊”,维系天子、诸侯作为君的地位与尊严,另一方面又以“亲亲”、“君无忍亲之义”等观念来防范围绕君权争夺而可能产生的残杀。将政治差序原则与亲缘伦理原则熔铸在一起,塑造合理的社会秩序。国君对于带有亲缘关系的政敌,驱逐即可,不得杀戮,此《谷梁》所谓“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这就与《左氏》的“大义灭亲”,《公羊》的“诛不辟兄”有了本质的区别。《谷梁》反对恶战,认为战争的目的只能是惩戒不道义的行为,对于战争中伤害平民的行为以及国君为赢得战争而驱民赴死的行为表示严厉的谴责。《谷梁》以民为本,对于严苛的剥削民众屡加谴责。本文即在综合研究《谷梁传》学术源流和思想脉络的基础上,揭示出《谷梁传》与汉代政治转型的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绪論  8-18
  一、缘起  8-10
  二、《穀梁》學之研究现状  10-13
  三、本文的研究起点  13-16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学术旨趣  16-18
第一章:《春秋》经学的形成  18-32
  一、孔子之前之《春秋》類史牒  18-22
  二、《鲁春秋》与儒家《春秋》學的兴起  22-26
  三、战国时代諸子對於《春秋》的认识  26-32
第二章:《春秋穀梁传》之学术源流  32-54
  一、《春秋穀梁传》學派之起源  32-35
  二:兩漢《春秋穀梁传》學的家法與师法  35-41
  三:《春秋穀梁传》注疏之學  41-46
  四、《春秋穀梁传》學之千年式微  46-48
  五:清代《春秋穀梁传》學之復振  48-54
第三章:《春秋穀梁传》文献渊源考略  54-79
  一、《穀梁传》与思孟学派之文献渊源  54-59
  二、《穀梁传》与荀韩學派之文献渊源  59-65
  三、《穀梁传》與秦漢同儒家學者著述之文献渊源  65-79
第四章:《春秋穀梁传》之書法義例研究  79-89
  一、《穀梁传》之常例与變例  80-83
  二、《穀梁传》之时月日例  83-87
  三、《穀梁傳》之名氏例  87-89
第五章:《春秋穀梁传》君臣觀念研究  89-106
  一、天子、诸侯与卿大夫  90-96
  二、君臣之分与诛讨乱臣贼子  96-102
  三、親親尊尊,约之以礼  102-106
第六章:《春秋穀梁传》民本觀念研究  106-118
  一、以民为邦国之本  107-109
  二、得民则褒,失民则讥  109-111
  三、爱民则褒,疲民则讥  111-114
  四、重赋斂、与民争利则讥  114-118
第七章:《春秋穀梁传》战争观念研究  118-132
  一、邦君与战争  119-122
  二、发动战争的目的和动机  122-127
  三、战争中的道義觀念  127-132
第八章:《春秋穀梁传》復讎觀念研究  132-141
  一、孔子、孟子的復讎觀念  132-133
  二、《穀梁春秋》的復讎觀念  133-138
  三、《公羊》、《穀梁》復讎观念之异同  138-141
结语:那一埸腥风血雨背後的学术分歧  141-152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152-157
後记  157-160

相似论文

  1.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2. 孔子教学理念操作转换研究,G420
  3.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G206
  4. 论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H195
  5. 韩国孔子学院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调查与研究,H195
  6. 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H195
  7. 歌剧《孔子》中孔子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J822
  8. 《世说新语·文学》英译商榷,H315.9
  9. 《论语》引《诗》刍议,I206.2
  10. 阮籍名士形象考辩,I206.2
  11. “春秋决狱”之《公羊传》,D929
  12. 从汉语言国际传播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G206
  13. 儒道忧患意识之差异,B82-09
  14. 孔子社会道德责任思想研究,B222.2
  15. 孔子礼论探析,B222
  16. 从“崇礼”到“诡道”,K225
  17. 非物质遗产视角下孔子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G122
  18. 论辜鸿铭《论语》英译中人名翻译的思想倾向,H315.9
  19. 《世说新语》范围副词研究,I207.419
  20.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H141
  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