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洋功能区划若干理论研究

作 者: 王江涛
导 师: 郭佩芳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
关键词: 海洋功能区划 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 理论 目标控制 符合性
分类号: P7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批准实施接近10年,区划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统筹兼顾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突出问题影响着区划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我国开展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编制之际,进行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探索,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理论,以更好指导海洋功能区划实践工作。本文共七章,从内容框架上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分析论文研究背景和突出问题,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第六章)是本论文的实证部分,第四部分(第七章)是本论文的总结。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探讨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需求,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及突出问题。首先,从分级、分类和分区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区划体系现状;其次,从总体利用程度上,浅析了海洋功能区划开发现状;最后,分析了区划突出问题。第三章: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海域可持续利用、系统论和海洋生态系统区划管理等理论;然后,从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利用规划概念、作用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区划理论框架。第四章:海洋功能区划目标控制理论。分析控制理论的需求和意义,提出控制目标,并探讨海洋功能区划目标控制体系。第五章:海洋功能区符合性理论。分析区划符合性研究现状,探索海洋功能区符合性的概念、原则、功能特征指标和符合性判别对照表。第六章: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实证——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对象,对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形成了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利用规划方案。第七章:结论与展望。主要创新:(1)探索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解决区划体系中统筹兼顾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突出问题。(2)开展海洋功能区划目标控制理论探索,为保护渔业和海洋保护区用海空间,形成优化的海洋功能区划结构提供保障。(3)进行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理论研究,为海域使用审批管理提供技术支撑。(4)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进行了区划理论框架实证分析,为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0 引言  12-15
  0.1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12-13
    0.1.1 研究目的  12
    0.1.2 研究思路  12-13
    0.1.3 研究方法  13
  0.2 研究意义和特色  13-15
    0.2.1 研究意义  13-14
    0.2.2 研究特色  14-15
1 绪论  15-33
  1.1 区划理论研究的需求  15-22
    1.1.1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16-17
      1.1.1.1 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16
      1.1.1.2 海洋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尚未有效缓解  16-17
      1.1.1.3 海洋局部开发强度超过承载能力  17
      1.1.1.4 海洋灾害的威胁性加大  17
    1.1.2 海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需求  17-20
      1.1.2.1 海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8
      1.1.2.2 海域利用方式结构不合理  18-19
      1.1.2.3 传统用海被占用趋势增大  19-20
    1.1.3 海洋发展的战略需求  20-22
      1.1.3.1 实施区域海洋发展战略  20
      1.1.3.2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20-21
      1.1.3.3 控制围填海活动发展规模  21
      1.1.3.4 实施海洋生态系统区划管理  21-2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2
    1.2.1 国外海洋空间规划理论  22-25
      1.2.1.1 基本概念  22-23
      1.2.1.2 意义和作用  23
      1.2.1.3 理论发展和研究重点  23-25
        (1)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  24
        (2) 海洋空间规划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  24
        (3) 海洋空间规划配合措施  24
        (4) 海洋空间规划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  24-25
      1.2.1.4 海洋空间规划理论借鉴  25
    1.2.2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25-27
      1.2.2.1 纵向上五级规划体系  26
      1.2.2.2 横向上三大类型的规划体系  26
      1.2.2.3 对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借鉴  26-27
        (1) 构建海洋功能区划法规体系  26
        (2) 完善各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  26-27
        (3) 加强区划实施、监测评估环节  27
    1.2.3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研究现状  27-32
      1.2.3.2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发展  27-30
      1.2.3.3 海洋功能区划方法理论进展  30-32
  1.3 本章小结  32-33
2 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及突出问题  33-46
  2.1 区划体系现状  33-38
    2.1.1 分级体系  33-34
      2.1.1.1 现行区划分级体系  33
      2.1.1.2 现行区划分级体系适宜性  33-34
    2.1.2 分类体系  34-35
      2.1.2.1 现行分类体系  34
      2.1.2.2 现行分类体系适宜性  34-35
    2.1.3 分区指标体系  35-38
      2.1.3.1 现行分区指标体系  35-36
      2.1.3.2 现行分区指标体系适宜性  36-38
  2.2 海洋功能区开发现状  38-42
    2.2.1 开发总体现状  38-40
      2.2.1.1 区域开发程度  39
      2.2.1.2 重点类型开发程度  39-40
    2.2.2 开发结构评价  40-41
      2.2.2.1 空间结构  40
      2.2.2.2 开发利用结构  40
      2.2.2.3 对比分析  40-41
    2.2.3 开发趋势特征  41-42
      2.2.3.1 开发利用增长率  41-42
      2.2.3.2 开发趋势  42
  2.3 海洋功能区划突出问题  42-45
    2.3.1 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筹兼顾问题  42-43
    2.3.2 海洋功能区划的协调性问题  43
    2.3.3 区划目标缺少控制性理论问题  43
    2.3.4 区划层级关系问题  43-44
    2.3.5 区划服务法律问题  44
    2.3.6 区划严肃性和灵活性问题  44
    2.3.7 海洋功能区分类体系不完善问题  44-45
  2.4 本章小结  45-46
3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  46-66
  3.1 理论基础  46-48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46
    3.1.2 系统论理论  46-47
    3.1.3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理论  47
    3.1.4 “反规划”理论  47-48
    3.1.5 海陆统筹理论  48
    3.1.6 科学发展理论  48
  3.2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  48-63
    3.2.1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构成  50-57
      3.2.1.1 基本概念  50
      3.2.1.2 区划意义  50
      3.2.1.3 区划原则  50-52
      3.2.1.4 区划步骤  52-54
      3.2.1.5 区划层级设置  54-55
      3.2.1.6 区划评估与修改  55-57
    3.2.2 海岸保护利用规划理论构成  57-62
      3.2.2.1 基本概念  57-58
      3.2.2.2 规划意义  58
      3.2.2.3 规划原则  58-60
      3.2.2.4 规划方法  60-61
      3.2.2.5 规划层级设置  61-62
      3.2.2.6 规划评估与修改  62
    3.2.3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分类体系  62-63
  3.3 本章小结  63-66
4 海洋功能区划目标控制理论  66-78
  4.1 海洋功能区划控制意义  66-69
    4.1.1 海洋功能区划控制原因  66-68
      4.1.1.1 解决海域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  66
      4.1.1.2 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需要  66-67
      4.1.1.3 合理利用海域资源的需要  67
      4.1.1.4 降低开发利用负外部性的需要  67-68
    4.1.2 海洋功能区划控制作用  68-69
      4.1.2.1 有助于海洋功能区划目标的落实  68
      4.1.2.2 联结区划与海岸保护利用规划  68
      4.1.2.3 海洋功能区划运行动态监测  68-69
  4.2 海洋功能区划控制目标  69-70
    4.2.1 海域合理开发利用  69-70
    4.2.2 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70
    4.2.3 海洋生态环境良好  70
  4.3 海洋功能区划目标控制体系  70-77
    4.3.1 文本控制  71
    4.3.2 图则控制  71-73
    4.3.3 指标控制  73-76
      4.3.3.1 规模控制指标  74
      4.3.3.2 结构控制指标  74-75
      4.3.3.3 海域使用方式控制指标  75
      4.3.3.4 海域使用强度和效率控制指标  75-76
      4.3.3.5 环境指标  76
    4.3.4 海域使用全过程控制  76-77
  4.4 本章小结  77-78
5 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理论  78-97
  5.1 研究意义  78-79
    5.1.1 区划体系完善的需要  78
    5.1.2 海域使用管理的需要  78-79
    5.1.3 增强区划应对未来海洋发展不确定性的能力  79
  5.2 区划符合性研究基础  79-84
    5.2.1 国外兼容性研究  79-81
    5.2.2 土地使用兼容性借鉴  81-82
    5.2.3 区划符合性研究现状  82-84
  5.3 海洋功能区符合性判别方法  84-95
    5.3.1 内涵特征  84-85
      5.3.1.1 基本概念  84
      5.3.1.2 基本内涵  84
      5.3.1.3 符合性判别基本思路  84-85
    5.3.2 基本原则  85-86
      5.3.2.1 有利于区划目标实现  85
      5.3.2.2 与生态保护重点目标一致  85
      5.3.2.3 不低于基本功能环境要求  85-86
      5.3.2.4 不低于基本功能用海方式控制级别  86
      5.3.2.5 避免海域使用空间交叉  86
      5.3.2.6 错开开发利用时间  86
    5.3.3 海洋使用分类及主要海域使用活动的影响  86-91
      5.3.3.1 海域使用分类  86-88
      5.3.3.2 海域使用影响特征  88-91
    5.3.4 海洋功能区功能特征指标  91-93
      5.3.4.1 港口区功能特征分析示例  91-92
      5.3.4.2 海洋功能区功能特征  92-93
    5.3.5 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判别对照表  93-95
  5.4 本章小结  95-97
6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框架实证——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  97-112
  6.1 天津市近岸海域功能划分研究  97-104
    6.1.1 自然资源环境  97-100
      6.1.1.1 自然环境  97-98
      6.1.1.2 资源条件  98
      6.1.1.3 环境质量  98-99
      6.1.1.4 海洋灾害  99-100
    6.1.2 海洋生态保护区  100-101
    6.1.3 资源环境适宜性  101
    6.1.4 自然约束  101
    6.1.5 天津市近岸海域功能划分方案  101-104
  6.2 天津市海岸保护利用规划研究  104-112
    6.2.1 海岸保护与利用格局  104
      6.2.1.1 海岸保护区域  104
      6.2.1.2 海岸开发区域  104
    6.2.2 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104-107
      6.2.2.1 海域使用现状  104-105
      6.2.2.2 海域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05-107
    6.2.3 用海需求  107-109
      6.2.3.1 战略和布局  107
      6.2.3.2 建设项目用海需求  107-109
    6.2.4 海岸保护利用规划方案  109-112
      6.2.4.1 海岸保护利用布局  109-110
      6.2.4.2 开发利用管理要求  110-112
7 结论与展望  112-115
  7.1 主要结论  112-113
  7.2 主要创新点  113-114
  7.3 展望  114-115
参考文献  115-118
致谢  118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3.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4.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5.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6.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7.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8.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0. 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G651
  1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2.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3.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4.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6. 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O441.6
  17.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8.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9.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20.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21. 基于脚本的中学英语叙事文体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资源与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