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营建“竖起来的胡同”新文化

作 者: 王鹤
导 师: 刘一光
学 校: 青岛理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竖起来的胡同” 文化 特征 住宅公共性模式 邻里交往
分类号: TU-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人与人的交往趋向冷漠,表现在住区范围内为邻里关系的生疏。加强邻里交往,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融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老北京胡同文化入手,探讨旧时邻里交往的亲密无间,进一步提炼文化特征并加以发展,分析当今住宅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改善建议,形成“竖起来的胡同”新文化特征,提出住宅模式的继承、改良和发展具体举措,进而扩展糅合形成住宅公共性模式的文化,即“竖起来的胡同”新文化。从理论层面探讨新型住宅模式,从而改善邻里交往关系,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由胡同向“竖起来的胡同”的演进过程,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表”即形态上的衍变,这种衍变绝不是方位的简单竖起,更重要的是探讨空间组织和设计,形成适于交往与生活的公共空间;一是“里”即内涵上的衍变,从胡同文化起笔,归结于“竖起来的胡同”新文化,是一个扬弃的哲学过程。与此同时,高度概括住宅公共性模式理念的主要内容,用以指导实践和方案设计,以便证明住宅公共性模式理念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住宅公共性模式理念强调住区与住宅内部的公共空间设计和虚拟社区与传统社区建设,从而增加邻里接触的空间和几率,增强邻里交往,改善社会氛围。理念以“一个主题、两个环节、两个方面、三个角度、四个层次为主线”,分别从和爱性、包容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和亲融性角度分析住宅公共性模式的本质优点,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进而产生对社会、文化、产业、生活和情感的深刻长远影响。住宅公共性模式理念是对当前住宅设计的理论层面的补充和拓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需要整个社会、行业和民众加以理解和扶持,从而推动住宅向着舒适、便捷、开放、自由、个性和亲密的方向稳步发展,传承文化精神,提升文化品位。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1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  11-17
    1.1.1 研究的背景  11-13
      1.1.1.1 经济与人口增长对住宅需求的刺激  12-13
      1.1.1.2 社会问题对住宅模式改良的警示  13
    1.1.2 研究的目的  13-14
    1.1.3 研究的意义  14-15
      1.1.3.1 理论意义  14
      1.1.3.2 现实意义  14-15
    1.1.4 研究的方法  15-17
  1.2 课题行文思路  17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7-19
    1.3.1 胡同与“竖起来的胡同”  17-18
    1.3.2 文化与文化特征  18
    1.3.3 公共住宅与住宅公共性模式  18-19
第2章 胡同形态与文化特征  19-24
  2.1 胡同形态  19
  2.2 胡同文化特征  19-23
    2.2.1 胡同文化的理解  19-21
    2.2.2 文化特征的精炼  21-23
      2.2.2.1 封闭性——建筑封闭带来的文化封闭  21
      2.2.2.2 亲融性——文化亲融赋予的建筑亲和  21-22
      2.2.2.3 便捷性——交通便捷形成的交流顺畅  22
      2.2.2.4 包容性——心态包容造就的建筑多样  22
      2.2.2.5 和处性——情感和处体现的建筑和谐  22-23
  2.3 新视点的选择——邻里交往的源点  23-24
第3章 “竖起来的胡同”的衍化进程  24-39
  3.1 剖析形态衍变的相似  24
  3.2 挖掘文化特征的发展空间  24-36
    3.2.1 与当代住宅建筑的共性比较  24-35
      3.2.1.1 当代住宅建筑的封闭性  24-27
      3.2.1.2 当代住宅建筑的亲融性  27-29
      3.2.1.3 当代住宅建筑的便捷性  29-32
      3.2.1.4 当代住宅建筑的包容性  32-34
      3.2.1.5 当代住宅建筑的和处性  34-35
    3.2.2 文化特征对住宅改良的引申意义  35-36
      3.2.2.1 从封闭性谈及当代住宅建筑的开放程度  35
      3.2.2.2 从亲融性谈及当代住宅建筑的公共环境  35
      3.2.2.3 从便捷性谈及当代住宅建筑的交通空间  35
      3.2.2.4 从包容性谈及当代住宅建筑的方案设计  35-36
      3.2.2.5 从和处性谈及当代住宅建筑的社区建设  36
  3.3 “竖起来的胡同”新文化特征的总结  36-38
    3.3.1 封闭中的开放  36
    3.3.2 扩大的亲融性  36-37
    3.3.3 便捷性的引申  37
    3.3.4 包容与被包容  37
    3.3.5 和处中的和爱  37-38
  3.4 新思路的开拓——交往弱化的问题  38-39
第4章 住宅公共性模式的构成分析  39-65
  4.1 新文化特征对住宅公共性模式的启示  39
    4.1.1 特征拆分为“表”与“里”的指示  39
    4.1.2 特征重组的扬弃过程——新文化雏形  39
  4.2 “表”——空间分析  39-51
    4.2.1 延续亲融性  39-46
      4.2.1.1 公共空间的全面供给——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39-42
      4.2.1.2 公共空间的部分供给——住宅公共大空间设计  42-43
      4.2.1.3 公共空间的直接供给——住户邻里小空间设计  43-46
      4.2.1.4 公共空间的间接供给——住户室内开放空间设计  46
    4.2.2 增强便捷性  46-50
      4.2.2.1 小区交通系统的新构思  46-49
      4.2.2.2 趣味垂直交通的新设计  49
      4.2.2.3 廊道交通空间的新利用  49-50
    4.2.3 设计包容互动性  50-51
      4.2.3.1 多样的空间组织——交错居住  50
      4.2.3.2 阳台功能空间的改良——共享花厅与多朝向露台  50-51
    4.2.4 小结——“竖起来的胡同”形态的细考  51
  4.3 “里”——内涵分析  51-64
    4.3.1 缓解封闭性  51-61
      4.3.1.1 传统社区的延伸  52-56
      4.3.1.2 虚拟社区的补充  56-61
    4.3.2 和处与和爱  61-63
      4.3.2.1 富于时代特色的社区队伍  61-62
      4.3.2.2 具有针对层次的社区课堂  62-63
      4.3.2.3 有偿服务项目拓展  63
    4.3.3 小结——“竖起来的胡同”内涵的细考  63-64
  4.4 新举措的发掘——扩大交往的措施  64-65
第5章 住宅公共性模式的研究  65-82
  5.1 住宅公共性模式的表述  65-67
    5.1.1 概念的试定义  65-66
    5.1.2 内容的主线  66-67
      5.1.2.1 一个主题——和爱性的实现方式  66
      5.1.2.2 两个环节——包容互动性的实现方式  66
      5.1.2.3 两个方面——开放性的实现方式  66
      5.1.2.4 三个角度——便捷性的实现方式  66-67
      5.1.2.5 四个层次——亲融性的实现方式  67
  5.2 国内外理论、政策与实例的支持和启示  67-72
    5.2.1 社区规划理念的浓缩——交往单元模式和住宅小团模式  67-68
    5.2.2 管理模式的套用——校园网络系统  68
    5.2.3 实践的思路引导——住吉的长屋  68-69
    5.2.4 公共与私密的组合——四合院  69-71
    5.2.5 空间精髓的引鉴——LOFT  71-72
  5.3 住宅公共性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72-78
    5.3.1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72-73
    5.3.2 符合产业阶段的发展与政策引导  73-74
    5.3.3 符合居民观念的追求方向  74-76
    5.3.4 符合社会效益的需求  76-77
    5.3.5 可能存在的时代局限性  77-78
  5.4 住宅公共性模式的实践意义  78-81
    5.4.1 住宅产业的改革方向  78
    5.4.2 社会治安建设的敦促力  78-79
    5.4.3 社会情感缺失的修补手段  79-80
    5.4.4 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渠道  80
    5.4.5 生活品质的提升空间  80-81
  5.5 新理念的提炼——促导交往的模式  81-82
第6章 住宅公共性模式单体方案设计  82-100
  6.1 方案设计说明  82
  6.2 方案与理念的契合特征  82-89
    6.2.1 交错居住  82-85
    6.2.2 共享花厅与多向露台  85
    6.2.3 趣味垂直交通与坡道设计  85-87
    6.2.4 公共空间  87-88
    6.2.5 其余特征概况  88-89
  6.3 建筑单体成果图  89-99
    6.3.1 入户层平面图  89-95
    6.3.2 立面图  95-96
    6.3.3 剖面图  96
    6.3.4 透视效果图  96-99
  6.4 新设计的论证——实践的价值和效应  99-100
结语  100-101
参考文献  101-10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104-105
致谢  105

相似论文

  1.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4.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5.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6.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7.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8.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9.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10.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11.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12.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13.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14.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5.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6.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7.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8.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9.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20.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21.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