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探究

作 者: 高羽
导 师: 彭泽平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教育史
关键词: 五四时期 资产阶级 女子教育观
分类号: G7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五四时期,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教育家,在西方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的影响下,以“男女平等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对我国的女子教育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女子教育思想,构成了女子教育现代化的萌芽体系,揭开了女子现代教育的新篇章。虽然五四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妇女解放指明了新的方向,但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在我国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探究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可以为当前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进行阐述。前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了简要说明。正文第一部分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正文第二部分通过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整理与分析,从独立人格的女子教育宗旨、女子平民教育、男女同学的教育形式和现代教育内容等四个方面总结出了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的基本观点。正文第三部分通过与维新以来的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马克思主义女子教育观的比较,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进行了评价,认为其继承并开拓了维新以来的女子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但其并没有找到实现女子解放的真正路径。正文第四部分借助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的思想,对当今女子教育中存在的男女教育不平等、新时代女性的培养方向与模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11
  (一) 研究意义  6-7
  (二) 文献综述  7-10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10-11
一、“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产生的背景与基础  11-17
  (一) 时代背景  11-14
  (二) 理论基础  14-17
二、“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的基本观点  17-31
  (一) 批判“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提出培养“独立人格”的女子教育目的论  17-21
  (二) 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  21-23
  (三) 改变“男女有别”的教育形式 提倡大学开女禁和男女同校  23-26
  (四) 反对以“维持家政”为主的教学内容,提倡现代教育内容  26-31
三、“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的评价  31-36
  (一) 继承与开拓了维新以来女子教育思想  31-32
  (二) 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32-34
  (三) 没有找到女子解放的真正路径  34-36
四、“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的启示  36-43
  (一) 对“男女教育平等”的重新审视  36-39
  (二)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  39-41
  (三) 女校的重现是新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41-43
参考文献  43-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从《新青年》看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道路,G219.29
  2. 资产阶级与趣味的问题,J156.1
  3. 五四时期研究系社会改造思想述论,K261
  4. “五四时期青年观”研究,K261.1
  5. 论意识形态与翻译的互动,H059
  6.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资产阶级”概念,A841
  7. 五四时期结社风潮研究,K261
  8. 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解读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I046
  9. 翻译主体性在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选材中的体现,I206.6
  10. 《鲁滨逊漂流记》中清教思想引导下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征服精神,I561.074
  11. 试论梁启超和福泽谕吉的近代公民意识,K313
  12. 诗歌翻译与文化构建,H315.9
  13. 天津商界在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历史地位,K261.1
  14. 五四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研究,K261
  15.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鬼神”信仰,K261
  16. 五四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研究,J524
  17. 五四前后新闻伦理思想研究(1915-1927),G219.2
  18. 《蚀》:历史的失败者与失败者的历史,I207.42
  19. 五四时期马列著作的翻译及这些译作的影响,H059
  20. 五四时期上海《民国日报》宣传理念研究,G219.29
  21.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论战研究,K26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社会教育 > 妇女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