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律诗进程中的上官仪

作 者: 李益
导 师: 李越深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对偶 平仄 上官仪 律诗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官仪作为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人名体的诗人,其主要贡献在对偶及其理论方面。本文即从梳理对偶的自觉、变化开始,结合上官仪的生平、性格,指出上官仪提出“六对”、“八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官仪是律诗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其诗歌作品进行编年,分时段加以探讨,试图从微观上还原唐初律诗雏形的发展。本文力避就诗论诗的模式,将上官仪的作品、理论及其内在的意志结合起来考察,对“上官体”的生成和历史地位作了再探讨,试图从“知人论世”,方面还原一个立体的真实。在对上官仪的作品的分析中,结合其性格,得出了其近体诗不同于前人的一个特色,即注重造境——是对律诗的升华。同时亦指出了上官仪对“粘”式法则的模糊,而进一步的完成则有待于元兢、杨炯、“文章四友”等。

全文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4
引言  4-5
第一章 律诗的起源  5-14
  第一节 律诗形式之一——对偶的自觉与变化  5-9
    一 对偶的觉醒与发展——曹植、陆机  5-7
    二 谢灵运:对偶的转变——由华美到清丽  7-9
  第二节 律诗形式之二——声韵的逐渐成形  9-14
    一 谢脁——四声实践的早期代表  9-11
    二 庾信、徐陵——向着平仄谐合的律诗进发  11-14
第二章 蚕蛹时期的律诗——上官仪之理论建设  14-32
  第一节 唐初的文化形势及创作  14-19
  第二节 上官仪的创作心理  19-22
  第三节 总结与创新——上官仪的诗歌理论  22-32
    一 理论前的准备  22-25
    二 对偶理论的深化——"六对"、"八对"  25-27
    三 情志的整合——"六志"、"八阶"  27-32
第三章 黎明前的积蓄——上官仪之诗歌进程  32-47
  第一节 上官仪诗歌编年  32-38
  第二节 向着完整的律诗进发——上官仪诗歌的自我进化  38-47
    一 律诗之形——对偶、声韵的推进  38-44
    二 律诗之神——意境的创造  44-47
第四章 蝴蝶飞南园——律诗的成熟  47-52
参考文献  52-55
后记  55

相似论文

  1.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2. 网络流对策中若干对策解的算法研究,O225
  3.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混合算法研究,TM714.3
  4. 带隔离变压器的Boost型三电平变换器研究,TM46
  5. “永明体”理论探索,I207.22
  6. 证券交易交纳保证金条件下的均值—方差投资策略问题,F830.91
  7. 两类多层线性规划问题,O221.1
  8. 带税风险模型的研究,F812.42
  9. 信息几何及其应用,O186.12
  10. 具有不变广义B-凸函数的非光滑多目标规划的最优性条件和对偶性,O221.6
  11. 抛物型和双曲型方程的有限体积元法,O241.82
  12. 一类广义凸多目标规划的较多有效性,O221.6
  13. 佛山电网无功优化应用研究,TM714.3
  14.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与控制,V448.2
  15. 粒子滤波算法及其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应用,TN967.1
  16. 一维单边接触过程性质的研究,O211.6
  17. Hilbert C~*-模上的广义g-框架,O177.1
  18. 基于对偶方法的运动群,O152
  19. Banach空间中几种框架的研究,O177.2
  20. 分支依赖人口总数交互作用超布朗运动,O211.6
  21. 《全唐试律类笺》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