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络汤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 者: 王渝
导 师: 高铁祥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通络汤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血栓素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的动脉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脑出血、脑萎缩、痴呆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通络汤具有益气补肾、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动脉硬化的早期防治作用,本实验观察了通络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抗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PF级纯种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70±20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通心络胶囊组、通络汤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过程中即开始给药。通络汤浓缩液(由黄石市中医院提供,常规煎煮):高浓度2.7g/ml、中浓度1.35g/ml、低浓度0.675g/ml;通心络胶囊配置成混悬液,浓度为2.05%。上述各组均按1ml/100g体重的剂量于每日早8时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0周后,禁食12小时,断头取血,检测大鼠血脂浓度、血清NO、血浆血栓素B2(TXB2)、6-Keto-PGF水平,并取主动脉作病理学检查。结果1、一般指标的变化正常组大鼠毛色光泽,活动自如,反应灵敏,饮食正常。高脂饲料组体重增长较快,皮下脂肪厚,但随实验进程,毛发色泽暗淡,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精神状态较差,进食量减少。通心络胶囊组较对照组活动稍有减少、反应尚灵敏、皮毛光泽、进食量稍有减少。通络汤高、中剂量组活动稍有减少,反应灵敏,皮毛尚光泽,食欲稍有减退。通络汤低剂量组活动减少,反应欠灵敏,皮毛色泽暗淡,食欲减退。2、TC、TG、LDL、HDL的变化高脂饲料组TC、TG、LD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DL降低(p<0.01);通心络胶囊组及通络汤各剂量组总TC、TG、LDL较高脂饲料组显著降低(p<0.01),而HDL升高(p<0.01)。通络汤高剂量组与通心络胶囊组相比无差别。3、血清NO的变化高脂饲料组NO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通心络胶囊组、通络汤中、高剂量组NO显著升高(p<0.01)。通络汤中、高剂量组与通心络胶囊组相比无差别。4、血浆6-Keto-PGF1α和TXB2的变化高脂饲料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TCB2、TXB2/PGF显著升高(p<0.01);通络汤各剂量组血浆6-Keto-PGF水平较高脂组均显著升高(p<0.01),通心络胶囊组及通络汤各剂量组血浆TXB2,TXB2/PGF1α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通络汤各剂量组血浆6-Keto-PGF水平较通心络胶囊组均有显著差别,中、高剂量组血浆TXB2水平无显著差别,各剂量组TXB2/PGF的水平无显著差别。5、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5.1肉眼观察:正常组血管弹性好,内膜表面平滑,富有光泽;高脂模型组动脉弹性减低,管壁增厚,内膜面光泽度稍差;通心络胶囊组及通络汤各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变化不明显。5.2光镜观察:正常组动脉内膜光滑,EC排列整齐、无缺失,内膜下间隙较小;高脂模型组血管壁增厚,内膜不光滑,EC呈连续性缺失,底层胶原纤维暴露,大量MC粘附于内皮表面或潜入内皮下,内皮下间隙增宽;通络汤低剂量组组内膜较光滑,局部有少量MC粘附,可见EC缺失,但明显好于模型组;通心络胶囊组及通络汤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Wistar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及早期AS病变模型,通络汤用药后,观察大鼠血脂浓度、血清NO、血浆血栓素B2(TXB2)、6-Keto-PGF水平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通络汤可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脂代谢紊乱,降低TC、TG、LDL,升高HDL;2、通络汤可改善EC功能,增强NO活性;3、通络汤能够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浆中血栓素A2的量,升高PGI2,降低TXA2/PGI2的比值,能明显改善两者平衡。4、形态学观察发现(肉眼、光镜)能保护血管EC,通络汤减轻AS早期EC受损的程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9
缩略词表  9-10
前言  10-11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1-33
  材料和方法  11-16
  结果  16-23
  讨论  23-29
    一、动物模型评价  23
    二、病机分析  23-25
    三、NO与动脉粥样硬化  25
    四、前列环素血栓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25-26
    五、全方理法方药分析  26-29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3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33-43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3-39
  参考文献  39-43
附图  43-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5.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6.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7.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8.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9.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10.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1.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12.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13.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4.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15.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1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7.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8.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19.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20.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大鼠肝脏内脂素的表达及其对肝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R587.1
  21.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R580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