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小麦新品种创育及其加工途径探析

作 者: 李志辉
导 师: 郭天财;李建国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黑小麦 营养优质 品种 育种 鉴定 种植 色素 食品加工 漯珍一号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育成了一批黑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得到了迅速应用。黑小麦的生产发展符合国内外食品的发展趋势。我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为粮食作物的四分之一,黑小麦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在黑小麦的品种选育及其生产加工中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制约了黑小麦食品市场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一些试验,分析了黑小麦种质资源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种质资源进行了黑小麦新品种的创育,对其加工途径进行了探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所搜集到的17份国内外黑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分析,结合他人所作结论,分析了这类种质资源的品质特点、矿物质含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得出黑小麦具有优质营养、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特点,主要农艺性状差别较大,但是很好的优质营养及抗性基因来源。2.对黑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分析了其种质利用的途径和成效。表明种间杂交是选育黑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远缘杂交、种质诱变及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途径和新的捷径。并对选育出的黑小麦新品种漯055和特麦2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3.以漯珍1号黑小麦作为对象,研究了黑小麦此类作物的特异品质调优栽培技术,以保持其籽粒黑色优质营养等优势,为其他黑小麦的种植配套技术提供参考。4.对黑小麦的加工及加工途径进行了探索。从对黑小麦面粉粉质的改善、营养化处理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现代黑色食品理论的完善是黑小麦加工的理论依据,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和应用,是黑小麦食品加工业发展的新途径。依据黑小麦食品的特点,提出了从黑小麦品种选育、种植、加工到进入市场,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进行考虑,首次提出了以市场需求育品种,以品种专用加工找市场,来实现黑小麦生产发展的新观点。

全文目录


致谢  4-7
摘要  7-8
1 文献综述  8-19
  1.1 黑小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8-11
    1.1.1 黑小麦粒色来源及其遗传模式  8-11
    1.1.2 黑小麦粒色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1
  1.2 黑小麦新品种及其特点  11-13
    1.2.1 早期的黑小麦品种及特点  11-12
    1.2.2 近期国内新育成优良黑小麦新品种及特点  12-13
  1.3 黑小麦营养品质  13-19
    1.3.1 黑小麦等食品资源的营养特点  13-16
    1.3.2 黑小麦等食品资源的保健功能  16-19
2 引言  19-21
3 材料与方法  21-23
  3.1 供试材料  21
  3.2 试验方法  21-23
    3.2.1 黑小麦籽粒粒色沉积部位测定  21-22
    3.2.2 蓝、紫(黑)粒小麦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试验  22-23
    3.2.3 黑小麦加工方法及技术探讨  23
4 结果与分析  23-36
  4.1 黑小麦籽粒粒色沉积部位分析  23
  4.2 黑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分析  23-25
    4.2.1 蓝、紫粒黑小麦农艺性状  23-24
    4.2.2 蓝、紫粒黑小麦抗病性及抗逆力  24
    4.2.3 黑小麦产量性状  24-25
  4.3 黑小麦粒色遗传的规律  25
  4.4 黑小麦种质创新及新型品种创育  25-28
    4.4.1 黑小麦种质创新  25-26
    4.4.2 黑粒小麦新品种(系)的创育  26-28
  4.5 黑小麦良种繁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探索  28-32
    4.5.1 良种繁育及提纯  28-31
    4.5.2 适时晚播  31
    4.5.3 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料  31
    4.5.4 种植群体指标化管理  31-32
    4.5.5 结合预测预报,综防病虫害  32
    4.5.6 养根护叶,重视叶面施肥  32
    4.5.7 种植基地由无公害生产向绿色有机生产发展  32
  4.6 黑小麦的加工及加工途径探析  32-36
    4.6.1 黑小麦产品的加工尝试  32-33
    4.6.2 对黑小麦粉品质的改善  33
    4.6.3 对黑小麦粉营养化的处理  33-34
    4.6.4 黑小麦加工的新途径  34-36
5 讨论  36-42
  5.1 黑粒小麦种质在小麦新品种培育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36-38
    5.1.1 黑小麦的优质基因可作为小麦育种中优质基因的重要来源  36
    5.1.2 蓝、紫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粒色遗传对高产优质育种的影响  36
    5.1.3 黑小麦抗病性及抗逆力  36
    5.1.4 黑小麦种质是选育营养专用小麦新品种不可缺少的资源  36-37
    5.1.5 新型黑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可能途径  37-38
  5.2 黑小麦食品市场及加工技术创新前景  38-40
    5.2.1 发展完善黑色食品营养理论,促进黑小麦食品市场的发展  38-39
    5.2.2 黑小麦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  39
    5.2.3 黑小麦食品加工技术创新  39-40
  5.3 几个新型黑小麦的应用策略  40-42
    5.3.1 新型黑小麦新品种—漯特麦2号的应用策略  40
    5.3.2 高产、多抗黑粒小麦新品种—漯055的应用策略  40-42
参考文献  42-44
英文摘要  44-45

相似论文

  1.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2.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3.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4.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触角细胞色素P450及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S433.4
  5.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6.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叶片氮素营养监测研究,S511
  7. Angiopoietin-1对高糖培养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R587.2
  8. 红曲色素的制备、分离及黄色素结构表征,TS264.4
  9. 花生红衣中红色素、原花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TS202.3
  10. 我国鳑鮍亚科鱼类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S917.4
  11.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12. PTD4-Apoptin融合蛋白联合达卡巴嗪抗恶性黑色素瘤的体外实验研究,R739.5
  13. AFB1对高表达CYP2A13的BEAS-2B细胞的毒效应研究,R114
  14.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研究,R774.1
  15. α-干扰素联合化疗诱导黑色素瘤血管正常化中的初步研究,R739.5
  16. 410例色素痣样皮疹临床及病理分析,R758.51
  17. 天然与人工体系中黄素类化合物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O629
  18. LPS、肿瘤细胞坏死释放物质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R739.5
  19. 食品加工业供应链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F426.82
  20. 食品加工业产业绩效动态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