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梦为马

作 者: 庞洁
导 师: 周燕芬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海子 诗歌 生命意象 理论内涵 哲学取向 诗人之死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海子彗星般的诗歌生涯、独特的意象构造、神话般的诗歌帝国构成了当代中国诗歌史上令人眩目的景观。海子的诗之所以震撼人心、具有恒久魅力,其根源在于其诗歌所蕴含的浪漫主义因素和理想主义倾向,人类内心隐秘的乌托邦冲动、对神圣的渴望在其诗中最直接地表达了出来。海子的许多诗篇揭示了理性文明和欲望对精神世界的扼杀,展现现代人灵魂的漂泊状态,丧失家园的疼痛感、焦灼感与重建家园的深层渴望交织在一起暴露了诗人如临深渊的精神危机。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海子诗歌中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海子诗歌题材丰富,本章概括了几大主要意象:麦地、太阳、水、月亮、马。第二章旨在梳理海子诗学论文,他的这些诗学论文和日记是伴随着他的长诗创作进行的一个自我总结和阐释性的文章,而且具有独立的诗学和文学价值。以此为基点,探索海子诗歌,尤其是他还未得到充分认识的长诗的内涵和意义。第三章以海子的诗歌文本和诗学理论为依据,从哲学角度透析其中的精神内涵,探讨其与尼采、雅思贝斯、海德格尔哲学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诗性、神性、人性的不同方位探索海子的诗歌理想所达到的深度,从而确立海子诗歌的哲学立场和人文品位。第四章解读了他的四首优秀抒情短诗。海子的诗歌真实地接近他的生存状态,对终极价值的思索与探寻、对个人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眷恋一切美好事物的悲剧情怀使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与绝望,为了获得诗歌及生命的真理,海子不惜放弃一切现实幸福之路,用生命写诗,用生命殉诗。第五章由东西方诗人的死亡观切入,追溯到文学作品中的死亡母题和自杀情结,以“海子之死”为个案,分析了诗人自杀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内在心理动机,由“诗人之死”这一哲学命题引申评析“诗歌之死”这一诗坛现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1
第一章 海子诗歌生命意象  11-39
  第一节 麦地  13-20
    一 宿命或抚慰:永恒的麦地情思  13-17
    二 神性体验  17-20
  第二节 太阳  20-25
    一 黎明的盛典  20-23
    二 火—燃烧的生命状态  23-24
    三 光明—生命的至高境界  24-25
  第三节 水  25-30
    一 水的生命象征  26-28
    二 海子创新的水意象  28-30
  第四节 月亮意象与民间主题  30-33
    一 朦胧的月光朦胧的美  30-32
    二 生命心象:重建的精神家园  32-33
  第五节 长诗《土地》中的“马”意象  33-39
    一 阴性集团的坍塌  33-36
    二 以梦为马、诗歌崇拜和拯救  36-39
第二章 大诗的书写——海子诗学的理论内涵  39-59
  第一节 穿透词语:主体的滑行  39-48
    一 “寻找对实体的接触”  40-43
    二 元素、行动—诗歌之斧  43-48
  第二节 精神认同:主体的演变  48-59
    一 母本与父本  48-51
    二 诗歌王子  51-54
    三 史诗理想及其破灭  54-59
第三章 海子诗歌的哲学取向  59-72
  第一节 尼采:你使我想起悲伤的热带  62-68
  第二节 海德格尔:神性光辉照耀下的异域知音  68-72
第四章 海子四首抒情诗的解读  72-84
  第一节 殉道的意味,入世的情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自我分裂  72-75
  第二节 青春的刀口,基督的声音——海子的《四姐妹》解读  75-78
  第三节 自焚的火焰,无望的痛苦——解读《黑夜的献诗》  78-81
  第四节 巨大的悲悯,空灵的意境——《思念前生》中与庄子的邂逅  81-84
第五章 诗人之死  84-97
  第一节 诗人的自杀—一个哲学命题  84-88
  第二节 海子之死—一个精神洁癖患者的病相报告  88-92
  第三节 中国,我的诗歌丢了  92-97
结语  97-101
参考文献  101-105
后记  105-10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7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3.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4. 邹浩诗校注,I207.22
  5. 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H05
  6. 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I046
  7.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8. 归来的陌生人,I207.25
  9.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0. 阮籍《咏怀诗》研究,I207.22
  11.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12. 魏晋诗歌中露意象研究,I207.22
  13.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及其古今认识与运用的研究,R221
  14. 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I207.25
  15. 魂落崦嵫—海子《太阳·七部书》论,I207.25
  16. 李之仪生平与诗文研究,I207.22
  17. 郑善夫研究,I207.22
  18. 刘蜕研究,I207.6
  19.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G633.3
  20. 主述位理论观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H315.9
  21. 宋代杨贵妃题材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