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作 者: 顾宗武
导 师: 孙施文;徐昌华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主成份分析 协调发展 安徽省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6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所有区域经济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一直受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扰。安徽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内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曰益显现出来。因此,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安徽省为案例研究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可以为安徽及其他省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时间的角度,运用15年的数据,借助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分析方法,测算了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过程。从测算结果得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演变趋势。其次,以安徽省的78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17项指标,借助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ArcView GIS技术,对安徽省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的78个县(市)可分为五大类,即发达型、次发达型、中等发达型、欠发达型和落后型县(市)。其中,以欠发达型县(市)个数最多,集中分布在皖北、皖中地区。二、省域内部经济差异显著,总体上呈南—北纵向分异,皖江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皖南次之,皖北最为落后。再次,本文从自然与区位、历史基础、产业结构、市场化、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和经济政策等6大因素入手,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借助相关的数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针对安徽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认为应在不降低经济效率的前提下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把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点—轴”扩散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与升级;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皖北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广泛开展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6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方法  10-12
    1.1 选题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12
  2 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12-13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3
    3.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13-19
    3.2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19-23
  4 本研究采用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23-26
    4.1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  23-24
    4.2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24-26
第二章 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26-40
  1 安徽省总体经济概况  26-27
  2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分析  27-34
    2.1 区域人均产出差异的考察  27-30
    2.2 区域人均收入差异的演变  30-33
    2.3 区域产出差异与收入差异的比较  33-34
  3 安徽省县(市)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格局  34-35
    3.1 人均 GDP差异演变的空间格局  34
    3.2 农民人均收入差异的空间分析  34-35
    3.3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的空间分析  35
  4 安徽省县(市)经济差异的综合分析  35-40
    4.1 县(市)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特征  36-37
    4.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梯度类型  37-38
    4.3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省(市)占绝大多数  38
    4.4 城市发展水平强于县域,城乡差异显著  38
    4.5 区域人均经济水平差异显著  38-39
    4.6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39
    4.7 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39-40
第三章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40-46
  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40-41
  2 历史基础因素  41
  3 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  41-43
  4 经济政策因素  43
  5 市场化因素  43-44
  6 产业结构因素  44-45
  7 小结  45-46
第四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6-52
  1 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评价  46-47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47-48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8-52
    3.1 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48
    3.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建立区域间多层次、互补型产业  48-49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点—轴”扩散效应  49
    3.4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49-50
    3.5 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的支持力度  50
    3.6 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  50-52
第五章 结语  52-54
  1 主要结论  52-53
  2 有待完善的工作  53-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3.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4.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5.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研究,G818
  6. 安徽省普通体育高考生学训现状与对策研究,G807.4
  7. 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G522.3
  8. 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条件:中国的经验,F224
  9.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0. 安徽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F276.5
  11. 区域经济法基本问题研究,F127
  12. 哈大齐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业走廊建设协调发展研究,G719.2
  13. 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G807.4
  14.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竞争力研究,F832.2
  15. 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F127
  16. 辽宁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F752.8;F224
  17.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F592.7
  18.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F301
  19. 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F812.0
  20. 西部大开发十年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F127
  2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创新研究,F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