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研究

作 者: 赵伟华
导 师: 黄润秋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地震次生崩滑灾害 数量化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预测模型 因素权重排序
分类号: P64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震触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群发性。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近百年来发生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高山地区强度最大、破坏性最强、受灾害面积最广和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由于地震发生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对灾区恢复重建和重大工程建设带来了重大威胁。本文在对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雎水河流域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为评价样本,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并分别以单体斜坡地震稳定性和区域斜坡地震稳定性分区对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在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1)大量现场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从数量上看,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以中小规模的崩滑为主;但从成灾规模(面积)上看,大规模灾害的致灾面积则起主导作用。(2)通过对雎水河流域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发育特征和崩滑灾害空间分布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选取坡度、距坡脚距离、坡体结构、岩体完整性、岩性、距发震断裂距离和位于发震断裂上/下盘7个基本影响因素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地震次生崩灾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量化理论方法,提出了将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分类或分级处理。(4)以雎水河流域崩滑地质灾害为样本,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赋值方法,建立了地震次生崩滑灾害的斜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模型,并通过拟合度、残差分析回判效果检验了模型的合理性。(5)确定了地震次生崩滑灾害斜坡地震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及各影响因素中分别起重要作用的分级因子。根据偏相关系数、范围和方差比,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坡度、坡高、距发震断层的距离、岩体完整性、坡体结构、发震断层上/下盘和岩性。通过各类目的协方差矩阵,得到各类目的离差,以离差大小判断各类目对导致地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的贡献,坡高介于100~300m、发震断层距小于5km、坡度介于40~50°和岩体完整性差四个分级因子的存在对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最大。(6)将评价预测模型用于与雎水河流域地质条件相似的绵远河流域,分别对表征地震次生崩滑地质灾害的单体斜坡地震稳定性和雎水河流域区域斜坡地震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模型的判对率均约为80%,取得了较好的预测和评价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前言  10-19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7
    1.2.1 汶川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1-13
    1.2.2 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模型  13-14
    1.2.3 数量化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14-17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17-19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7-18
    1.3.2 技术路线  18-19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9-31
  2.1 自然地理条件  19-20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9
    2.1.2 气象水文  19-20
  2.2 区域基本地质条件  20-31
    2.2.1 地形地貌  20-22
    2.2.2 地层岩性  22-24
    2.2.3 地质构造  24-28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8
    2.2.5 新构造运动  28
    2.2.6 震前重力地质灾害现象  28-31
第3章 地震次生崩滑灾害类型及特征分析  31-46
  3.1 研究区灾害发育工程地质分区  31-33
  3.2 研究区主要次生灾害类型  33-40
    3.2.1 崩塌  34-35
    3.2.2 滑坡  35-37
    3.2.3 其他  37-40
  3.3 次生崩滑灾害特征分析  40-45
    3.3.1 次生崩滑灾害规模特征  40
    3.3.2 次生崩滑灾害分布特征  40-45
  3.4 小结  45-46
第4章 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指标体系  46-52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6-47
  4.2 地震次生崩滑灾害指标选取  47-49
    4.2.1 地震次生崩滑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47-48
    4.2.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  48-49
  4.3 评价指标体系分级  49-52
第5章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评价模型建立  52-69
  5.1 数量化理论Ⅰ基本原理  52-55
  5.2 数据准备  55-59
    5.2.1 样本的选取  55-57
    5.2.2 评价指标的取值  57
    5.2.3 评价类目的相关性分析  57-59
  5.3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评价模型研究  59-68
    5.3.1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评价模型  59-61
    5.3.2 评价模型回判效果分析  61-65
    5.3.3 评价各因素在预测模型中的贡献  65-66
    5.3.4 评价各类目在预测模型中的贡献  66-68
  5.4 小结  68-69
第6章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应用  69-79
  6.1 单体稳定性评价模型应用  69-73
    6.1.1 样本采集  69-71
    6.1.2 样本数据转化为0-1 指标  71-73
    6.1.3 验证结果  73
  6.2 模型应用于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  73-78
    6.2.1 样本采集及数据转化为0-1 指标  73-74
    6.2.3 评价结果  74-78
  6.3 小结  78-79
结论  79-81
致谢  81-82
参考文献  82-8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6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4.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5.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6.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X826
  7.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8.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9.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10.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11. 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R47
  12.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项目管理问题研究,G254.3
  13. 基于和谐理念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F224
  14. 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研究,F426.82
  15.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6.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17. 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与分级技术研究,TV122.4
  18.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G434
  19. 基于属性数学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评价研究,U491
  20. 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21. 供电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F406.7;F426.6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崩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