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的制备

作 者: 王瑞莲
导 师: 刘成梅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 脂质体 薄膜-超声法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 冷冻干燥
分类号: TQ4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载体,能够提高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及靶向性。与长链脂肪酸相比,中链脂肪酸具有吸收快,无积蓄,几乎全部作为能量来消耗等特点。本实验旨在研究中链脂肪酸脂质体悬浮液和冻干制剂的制备,并对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采用薄膜-超声法、逆向蒸发法、改良乙醇注入法、冻融法制备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并进行比较,确定薄膜-超声法为佳。最佳工艺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之比为3∶1,中链脂肪酸与总脂材比为1∶10,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与膜材之比为3∶10,制备温度为35℃。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40.4±20.3nm,Zeta电位为-52.27±3.2mV,包封率可达82.90%。对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处方进行了研究,并确定该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为100MPa均质2次,磷脂的浓度为3%~4%,中链脂肪酸和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10,按此工艺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为71.52%,平均粒径为85.0±36.3nm,Zeta电位为-57.70±2.1mV。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前体脂质体,确定了最佳工艺和冻干保护剂配方是蔗糖∶甘露醇∶大豆磷脂为1.5∶1∶1,-80℃真空度为0.1mbar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48h。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冻干前后粒径分别为250.1±13.2nm和263.3±21.6nm,Zeta电位分别为-44.93±2.5mV和-43.02±1.2mV,包封率分别为81.3%和79.2%,表明冻干后脂质体基本能够保持原来的性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引言  9-23
  1.1 中链脂肪酸(MCFA)的研究  9-10
    1.1.1 中链脂肪酸的代谢特征  9
    1.1.2 中链脂肪酸的应用  9-10
  1.2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0-22
    1.2.1 脂质体简介  11-19
    1.2.2 脂质体的应用  19-22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1.4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22-23
第2章 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3-27
  2.1 仪器与试剂  23
  2.2 实验方法  23-24
    2.2.1 色谱条件  23-24
    2.2.2 脂肪酸的甲酯化  24
  2.3 结果与分析  24-26
    2.3.1 标准品和待测样品的色谱图  24-25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5-26
    2.3.3 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6
  2.4 本章小结  26-27
第3章 传统方法制备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及包封率的测定  27-45
  3.1 仪器与试剂  27-28
  3.2 实验方法  28-30
    3.2.1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28-29
    3.2.2 脂质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29
    3.2.3 脂质体的Zeta电位的测定  29
    3.2.4 稳定性参数K_ε值的测定  29
    3.2.5 脂质体物理及化学稳定性的初步考察  29-30
    3.2.6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30
  3.3 结果与分析  30-43
    3.3.1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研究  30-32
    3.3.2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筛选  32-34
    3.3.3 制备工艺的考察及处方的筛选  34-42
    3.3.4 最佳工艺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度  42-43
  3.4 本章小结  43-45
第4章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中链脂肪酸脂质体  45-57
  4.1 仪器与试剂  46-47
  4.2 实验方法  47-48
    4.2.1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中链脂肪酸脂质体  47
    4.2.2 脂质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47-48
    4.2.3 脂质体的Zeta电位的测定  48
    4.2.4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48
  4.3 结果与分析  48-56
    4.3.1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脂质体工艺的考察  48-52
    4.3.2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脂质体制备处方的考察  52-53
    4.3.3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制备的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53-56
  4.4 本章小结  56-57
第5章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悬浮液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57-72
  5.1 仪器与试剂  57
  5.2 试验方法  57-61
    5.2.1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悬浮液理化性质的考察  57-60
    5.2.2 脂质体悬浮液稳定性考察  60-61
  5.3 结果与分析  61-70
    5.3.1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悬浮液理化性质  61-68
    5.3.2 脂质体悬浮液的稳定性  68-70
  5.4 本章小结  70-72
第6章 中链脂肪酸冷冻干燥脂质体的制备  72-92
  6.1 仪器与试剂  72-73
  6.2 试验方法  73-74
    6.2.1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冻干制剂制备方法  73
    6.2.2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冻干制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73-74
    6.2.3 脂质体的重建  74
  6.3 结果与分析  74-91
    6.3.1 冷冻干燥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74-76
    6.3.2 冻干脂质体水化方法的考察  76-77
    6.3.3 冷冻干燥处方的筛选  77-81
    6.3.4 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对冻干的影响  81-82
    6.3.5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冻干产品的质量评价  82-89
    6.3.6 脂质体冻干保护机理的探讨  89-91
  6.4 本章小结  91-92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92-95
  7.1 结论  92-94
  7.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94-95
致谢  95-96
参考文献  96-102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2

相似论文

  1. 猪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制备及其生物活性检测规程的制定,R515
  2. 体外培养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回收及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S482.3
  3. 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初探,R943
  4. 丝素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细胞载体的研究,R318.08
  5.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的研究,R943
  6. 新型糖脂及糖脂/磷脂混合膜的界面性质研究,TB383.2
  7. 胆固醇对脂质体双分子层膜结构、性质及功能的影响,TB383.2
  8. 用于防龋DNA疫苗粘膜传递的有效载体的研究,R392.1
  9. 9-硝基喜树碱脂质体对胆管癌TFK-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735.8
  10. 共输送阿霉素和基因的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R943
  11. 酪氨酸酶七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柔性脂质体的制备,TQ464.8
  12. 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R96
  13. 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制备的方法学比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R96
  14. 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的构建及其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R94
  15. 硬脂醇半乳糖苷修饰索拉非尼脂质体制备及小鼠肝靶向性分析,R943
  16.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722.1
  17. 抗日本血吸虫SIEA26-28KU-scFv-吡喹酮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R392
  18.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19. 真空冷冻干燥蕨菜的护色保脆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TS255.5
  20. 乳酸菌酸面团发酵剂的制备及其发酵烘焙特性研究,TS213.2
  21. 新型碱性蛋的工艺研究,TS253.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