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作 者: 姜慧明
导 师: 陈光明;王勤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制冷及低温工程
关键词: 吸附式制冷 流态化 扩散 活性炭 R134a R123
分类号: TB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固体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可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的环境友好型制冷技术,具有其它制冷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固定床吸附器传热传质效率低下,系统的循环性能差,无法从根本上与其它制冷方式相竞争,限制了其应用。为此我们采用流化床作为吸附器,迅速提升了吸附器内的传热传质速率,为吸附式制冷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对采用流态化技术的吸附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综述了固体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吸附制冷系统中应用流态化技术的可行性。2、比较系统的叙述了流态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化床设计的要点,并对间歇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热力学分析。3、参与搭建了间歇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实验台,分别采用活性炭R134a和活性炭—R123工质对进行了流态化吸附和解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的传热传质速率远大于固定床,但系统死体积过大,影响了该系统的正常运行。4、在间歇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续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扩散吸附制冷系统,既可避免间歇床不能连续运行的缺点,同时又能利用流化床的优势,真正实现系统的连续稳定稳态运行。并对其作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适用于本系统的吸附工质对和辅助气体工质进行了选择。5、设计并搭建了扩散吸附制冷系统的实验台。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主要符号表  6-9
第一章 绪论  9-23
  1.1 引言  9-10
  1.2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10-14
    1.2.1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10-12
    1.2.2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程  12-14
  1.3 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  14-20
    1.3.1 吸附制冷工质对的研究现状  15-17
    1.3.2 吸附制冷循环的研究现状  17-19
    1.3.3 吸附器传热传质研究现状  19-20
  1.4 流态化现象简述  20-22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22-23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3-46
  2.1 流态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23-39
    2.1.1 引言  23-24
    2.1.2 流态化基本原理  24-30
    2.1.3 Geldart的颗粒分类法  30-32
    2.1.4 鼓泡床的最小流化速度、带出速度与操作速度  32-34
    2.1.5 床层基本结构  34-35
    2.1.6 流化床主体尺寸的设计  35-38
    2.1.7 流化床内的传热  38-39
  2.2 吸附制冷的基础理论  39-46
    2.2.1 适用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方程  39-40
    2.2.2 间歇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40-44
    2.2.3 衡量吸附制冷系统的性能指标  44-46
第三章 间歇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46-62
  3.1 实验台简介  46-51
    3.1.1 主要部件介绍  46-49
    3.1.2 系统描述  49-51
  3.2 工质对选择  51-53
  3.3 实验准备与调试  53-61
    3.3.1 实验准备  53-54
    3.3.2 实验步骤  54
    3.3.3 实验内容  54-55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61
  3.4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61-62
第四章 连续式流态化吸附制冷系统设计  62-84
  4.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62-72
    4.1.1 非平衡吸附特性的存在  62
    4.1.2 吸收制冷与吸附制冷的比较  62-63
    4.1.3 系统构想图  63-66
    4.1.4 固体颗粒循环子系统对流态化连续吸附系统的制约  66-70
    4.1.5 辅助气体的选择  70-72
  4.2 系统设计  72-84
    4.2.1 系统设计参数选择  72-75
    4.2.2 系统建模  75-79
    4.2.3 系统部件设计与系统结构  79-8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84-86
  5.1 主要结论  84
  5.2 前景展望  84-86
参考文献  86-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2. 医学超声图像去噪方法研究,TP391.41
  3.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4.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5.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6. 烟杆基活性炭制备及对低浓度磷化氢吸附净化研究,X712
  7.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8.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9.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0.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11.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2.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农田氨挥发的初步研究,S158.5
  13. 药品扩散中的优化控制及其数值方法,R91
  14. 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G40
  15. 3.0T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R445.2
  16. MRS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1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8. 功能性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开发,TS106.6
  19.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20. SAR图像超分辨率重构研究,TN957.52
  21.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黑磷与LiMn2O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制冷工程 > 制冷机械和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