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美国员工股票期权费用化之争

作 者: 陈彦晶
导 师: 张庆昌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员工股票期权 费用化处理 利益博弈 公允价值计量
分类号: F837.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深入的考察美国股票期权费用化争论双方主要的论点论据,并结合对员工股票期权实践演进的成因、会计处理及理论依据的探讨,力图准确把握在美国语境中“费用化”一词的真实含义,以揭示美国的相关会计准则SFAS 123对APB 25的扬弃所体现的理论进展和会计实务的进步,以期从中获得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们有益的启示。本文建议,在理论依据上,我们应采用SFAS 123所倡导的股票期权费用观,亦即将股票期权确认为费用、按公允价值法计量之后在损益表中列报,而在会计实务上应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高成长企业暂缓实行SFAS 123(revised 2004)有关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会计准则,以便为其留下一段较为充裕的时间逐步适应新的准则,以利其发展壮大。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在员工股票期权应否确认为费用和能否准确计量其价值的问题上,反对者(发放股票期权的公司本身并没有现金的流出,而且这仅仅是影响资产负债表而与损益表无关的交易)和赞成者双方的观点和论据,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把握费用确认、公允价值计量和损益表列报三者整然一体的性质是理解员工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关键。本文进而根据这一认识对国内的几种员工股票期权会计观进行辨析,重点剖析了谢德仁、刘文的“利润分配观”,指出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将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三个方面割裂开来,仅就会计确认一个方面加以论列。布莱克—斯科尔斯(B-S)期权定价模型的问世为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同时也为股票期权具有其确定价值的认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强调了B-S模型的巨大理论价值及其对员工股票期权会计实务的决定性影响,并说明了我国会计学界一些人士对其理论意义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某些员工股票期权会计观的困惑和错误的原因之一。本文探讨了美国在面对员工股票期权激励这一空前的创新时,如何通过社会各方的博弈在反复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完成相关会计处理的新规则的创立,建议我国借鉴其遵循“案例诱致制度变迁”的路径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的经验,有意识的效仿以“多重博弈”达成公认的会计准则的做法。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2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动机  8
  1.2 研究的角度的和方法  8-9
  1.3 结构和内容  9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9-10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0-12
2 争论双方主要论点论据  12-18
  2.1 争论的焦点问题  12
  2.2 反对股票期权费用化最常见的两大理由  12-13
    2.2.1 发放股票期权公司无现金流出  12-13
    2.2.2 员工股票期权的发放仅影响资产负债表  13
  2.3 针锋相对的支持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主张  13-16
    2.3.1 股票期权的发放代表着价值的转移  13-14
    2.3.2 虽无现金易手,股票期权的发放仍会导致现金的牺牲  14
    2.3.3 股票期权成为价外期权亦不影响其发放时的价值  14-15
    2.3.4 对外期权与员工股票期权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5-16
  2.4 双方的其他对立意见  16-18
    2.4.1 公司不以现金回购股票对损益表有何影响  16-17
    2.4.2 员工股票期权的价值能否准确计量  17-18
3 股票期权的实践演进:成因、会计处理及理论依据  18-28
  3.1 初期酝酿及低调发展阶段(APB43的推出)  18-19
  3.2 平稳发展期(APB 25的颁行)  19-20
  3.3 蓬勃发展的鼎盛期(SFAS 123的发布)  20-21
  3.4 布莱克—斯科尔斯(B-S)模型的理论价值及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21-23
  3.5 正常发展的成熟期(SFAS 123修订版的颁布)  23-24
  3.6 基于B-S模型的理论依据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的对立  24-26
  3.7 实用主义哲学与案例诱致制度变迁  26-28
4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28-43
  4.1 费用化的确切含义  28
  4.2 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公允价值列报  28-34
    4.2.1 费用观  29-30
    4.2.2 特殊权益观与非会计处理对象观  30-31
    4.2.3 利润分配观  31-34
      4.2.3.1 将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混同于其会计确认  32
      4.2.3.2 对美国股票期权费用化之争的误读  32-34
      4.2.3.3 现行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的更新途径  34
  4.3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各方博弈  34-36
  4.4 我国的相关实践和会计准则的选择  36-43
    4.4.1 我国员工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践与潜在风险  36-37
    4.4.2 对员工股票期权实行差异化会计处理的政策建议  37-38
    4.4.3 从行权价和行权数量上控制激励水平  38-40
    4.4.4 替代性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  40
    4.4.5 股票期权成本计量的规范化  40-41
    4.4.6 渐进式的国际接轨  41-43
5 本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  43-45
  5.1 总结  43
  5.2 本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  43-45
参考文献  45-48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48-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研究,F233
  2. 行政区划和征税方式变动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F812.42
  3. 公允价值计量在产权会计中应用的研究,F233
  4. 基于博弈分析的电子产品逆向供应链渠道利益协调研究,F426.63;F224.32
  5.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效性及应用经济后果研究,F233
  6. 我国金融机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探讨,F233
  7.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F233
  8.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F233
  9.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F233
  10. 基于企业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F233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F233
  12. 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研究,F275
  13. 利益博弈与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F224
  14. 社会组织化解城市拆迁矛盾的作用研究,F299.2
  15. 利益博弈视角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研究,F224.32
  16.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F233
  17.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问题研究,F233
  18.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的研究,F233
  19. 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相关性研究,F832.33;F224
  20. 当前“黑车”整治政策的缺陷及完善研究,D631.5
  21. 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权力和利益博弈,D42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