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语篇教学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视角

作 者: 周素玲
导 师: 何兆熊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篇章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语篇教学 理论框架 实践框架
分类号: H3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6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是一门训练英语综合技能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教学中,教师们都以教授课文为主,因此,课文教授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但是从历年来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考试中心对考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来看,目前大学生们在句子层面和文章的层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大学英语教师们有必要了解和研究如何教授课文来解决问题,完成课程要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作者试图从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两个方面出发,围绕篇章教学这一问题,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教学视角。一方面,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课文,这一教学材料形式可以归入篇章(语篇)类。而在篇章语言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发现许多对篇章教学有着启示和指导意义的理论,例如:篇章主位结构和主位化、篇章的衔接和连贯、篇章模式、篇章类型、语境等。另一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同时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是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中有关工作记忆的理论、图式理论、以及对知识的种类和元认知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们了解学生进行学习和思维这一认知活动过程的规律,了解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这一认知活动过程的规律,从而使教师们能够在教学时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为学生设计出合适的教授方法,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思维,同时也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然后,本文作者对浙江万里学院的一位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课文教学做了个案分析,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作者提出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课文语篇教学理论框架,对她的教授方法给予了评价和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具体如何操作的实践框架,希望为大学英语教师们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in Chinese  5-7
Abstract in English  7-11
Introduction  11-17
  1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at present  11-14
  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ext-based teaching from the PCP  14-15
  3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15-17
1. Literature review  17-23
  1.1 Text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17-19
  1.2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19-23
2. Theoretical bases of text-based teaching  23-44
  2.1 Text linguistics  23-29
    2.1.1 Thematic structure  23-24
    2.1.2 Cohesion and coherence  24-26
    2.1.3 Text patterns  26-28
    2.1.4 Text types  28
    2.1.5 Context  28-29
  2.2 Cognitive psychology  29-34
    2.2.1 Working memory  29-30
    2.2.2 Schema theory  30-31
    2.2.3 Types of knowledge  31-32
    2.2.4 Metacognition  32-34
  2.3 Implications of text-based teaching  34-41
  2.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ext-based teaching from the PCP  41-44
3. A case study of text-based teaching  44-55
  3.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ase study  44
  3.2 Procedures of teaching  44-48
    3.2.1 Pre-text teaching  44-46
    3.2.2 During-text teaching  46-47
    3.2.3 Post-text teaching  47-48
  3.3 Evaluations and suggestions  48-53
    3.3.1 Strong points  48-49
    3.3.2 Deficiencies  49-50
    3.3.3 Suggestions  50-53
  3.4 Practical framework of text-based teaching from the PCP  53-55
4. Conclusion  55-56
Bibliography  56-58
Appendix  58-61

相似论文

  1.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2. 银行ATM界面设计研究,TP11
  3.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4. 基于区域营销视角的招商引资研究,F127
  5. 高中物理STS问题解决及教学策略研究,G633.7
  6. 基于CBR的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F426.92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D61
  8. 高职院校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H319
  9. 初级综合汉语复习课引入语篇教学的方式探究,H195
  10. 企业破产重整价值评估理论框架研究,F275
  11. 文学篇章时空概念的语义衔接,H030
  12. 三维模型的语义分割算法研究,TP391.41
  13. 语篇分析理论在普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14. 中级汉语阅读课语篇教学设计,H195
  15. 日汉英三种语言报纸中体育新闻的语篇特征研究,H05
  16. 对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PCK)的探索,G633.8
  17. 主位与主位推进理论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H319
  18.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特征关联设计研究,F273.2
  19. 从篇章语言学角度探讨会议口译的模式,H059
  20. 认知心理学框架中的大学俄语语篇教学分析,B842
  21. 主位—述位理论和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