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

作 者: 梁倩茜
导 师: 李力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 成都 评价指标体系 优化建议
分类号: F426.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持续加深,此时电子信息产业对引领经济走出困境的作用更为重大。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在国家、乃至世界格局中的经济、政治地位,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其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2000年,成都市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并列为“一号工程”优先发展,并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和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一号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解决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经过各方努力,近年来,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于2007年成为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产业。尽管如此,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发展潜力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优化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促进其进一步快速发展,成为了现在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投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区域投资环境也备受关注,城市间的打分、比较、排名体系日趋成熟。但现实的投资决策首先关注的往往不是区域综合的投资环境,而是打上产业烙印的特定产业投资环境。但专家学者对区域的产业研究还比较少,对某一城市的某一产业的定量研究就更加稀少。鉴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将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描述和剖析。定性分析主要用于成都市整体投资环境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方面。定量分析主要用于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横向和纵向比较方面,包括贡献率和拉动率的产业间比较和该产业的单年份纵向比较,还包括通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个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与评价。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尤其是通过建立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得到系统评价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目的,进而比较差距、分析原因,以期得到一些改善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并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投资环境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了解了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有利于对投资环境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对投资环境研究方法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的研究和运用。因此本文从相关理论着手,首先介绍我国和西方的投资理论,并对比分析中西方投资理论的差异。其次,阐述投资环境的含义,并按照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阐明该特定产业与传统产业投资环境的不同影响因素。再次,阐述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并对4种较为主要的定性分析方法和3种较为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最后,根据本文的需要,详细讲解层次分析法。因为本文是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测度,既会涉及到定性问题的定量化,又会涉及到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既会涉及各因素对复杂系统不同层次的影响情况,又会涉及对该复杂系统进行综合评判。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本文将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中的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第二章,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构成要素及影响分析。投资环境是由许多具体的环境要素组成的。本部分将先对投资环境的一般影响因素,即对某地区任一产业均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阐述,即自然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然后再对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特定因素进行介绍和分析。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特定产业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时,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还要重视产业环境方面的因素。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特征,该产业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人力资源水平、科技实力水平、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潜力和集聚程度。第三章,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在进行了整体介绍、评述和分析后,将进入本文的主要部分,即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是成都市综合投资环境简述,简要说明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硬件条件等,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其次是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论述,对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供给水平、科技实力、集聚程度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特定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分析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将电子信息产业与成都市较为重要的6大产业进行对比,即其他——机械、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房地产和旅游产业,以及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评析,得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及在成都市主要产业中的地位;最后,按照构建原则,设置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结合成都市下一步的战略举措,选择了重庆、西安、深圳、武汉、长沙、天津、上海、杭州和南京和成都十个城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第四章,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措施建议。根据前三章的分析结果及产业融合化、集聚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八条能够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合理途径。通过逐条分析,结合成都市已有优势,排除其中改善空间不大的途径后,得出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切实可行的三条建议措施,即通过建设产业品牌、增强品牌吸引力,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和建立、完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方法促使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并相应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严格以促进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及本地区经济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五章,根据前四章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分析,得出结论,找出论文研究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研究动向。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0. 绪论  12-15
  0.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3
  0.2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5
    0.2.1 研究思路  13-14
    0.2.2 研究方法  14-15
1. 投资环境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  15-25
  1.1 投资理论述评  15-18
    1.1.1 中国投资理论  15-16
    1.1.2 西方投资理论  16-17
    1.1.3 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  17-18
  1.2 投资环境与特定产业投资环境简述  18-19
  1.3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9-25
    1.3.1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述评  19-21
    1.3.2 层次分析法  21-25
2.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构成要素及影响分析  25-30
  2.1 投资环境一般影响因素  25-26
    2.1.1 自然因素  25-26
    2.1.2 基础设施因素  26
    2.1.3 经济发展水平  26
  2.2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  26-30
    2.2.1 市场条件  27
    2.2.2 人力资源水平  27-28
    2.2.3 科技实力水平  28
    2.2.4 产业政策  28
    2.2.5 产业发展潜力  28-29
    2.2.6 产业集聚程度  29-30
3.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30-48
  3.1 成都市综合投资环境简述  30-32
    3.1.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30
    3.1.2 自然资源  30-31
    3.1.3 基础设施  31-32
    3.1.4 开发区建设  32
  3.2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  32-37
    3.2.1 产业发展水平  32-33
    3.2.2 人力资源供给  33
    3.2.3 科技实力  33-35
    3.2.4 集聚程度  35-36
    3.2.5 产业发展规划  36-37
  3.3 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分析  37-41
  3.4 电子信息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41-48
    3.4.1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作用  41
    3.4.2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42
    3.4.3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设置——十大城市投资环境比较  42-48
4.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措施建议  48-58
  4.1 产业发展趋势  48-50
    4.1.1 产业融合化  48-49
    4.1.2 产业集聚化  49-50
    4.1.3 产业生态化  50
  4.2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途径分析  50-53
    4.2.1 全面分析  50-51
    4.2.2 分析选择  51-53
  4.3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具体建议  53-58
    4.3.1 建设产业品牌,增强品牌吸引力  53-54
    4.3.2 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增强创新能力  54-55
    4.3.3 建立、完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5-58
5、结论与展望  58-60
  5.1 结论  58-59
  5.2 后续展望  59-60
参考文献  60-64
后记  64-65
致谢  65-66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6-67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4.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5.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6.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7.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8.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9.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10. 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R47
  11.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项目管理问题研究,G254.3
  12. 基于和谐理念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F224
  13. 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研究,F426.82
  14.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5.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16. 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与分级技术研究,TV122.4
  17.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G434
  18. 基于属性数学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评价研究,U491
  19. 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20. 供电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F406.7;F426.61
  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95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