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研究

作 者: 麦欣
导 师: 肖舜之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美术教育实习 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能力
分类号: J2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工作母机”,为我国中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随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能适应改革要求的大批优秀美术学科师资,这也不断引发我们对当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资培养问题的思考。本文以美术教育实习为切入点,基于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背景,以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现状为例,试分析表层现象下高师美术教育“轻教育”的原因,描绘出高师美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的新的基本框架,为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由绪论、论文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课题界定、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列举不同时期我国教师培养中对教育实习的要求,分析了教育实习总的改革趋势,总结和归纳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现状的不足与可取之处。论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师教育实习历史及美术教育实习现状。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不论是有关研究的展开还是对其进行改革,都必须采用全面分析的视角,从整体入手,因此本部分首先通过历史回溯,探明高师教育实习中一些问题的成因及传统中可发扬之处;接着从整体入手对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目前影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包含高师美术教育院校的办学机制﹑教师、师范生、课程设置、美术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及教学与实践的现状问题等几个层面,通过分析,使得许多隐藏在现象后的问题得以呈现——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仍旧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的师范观念薄弱;中小学美术教师地位不高的现状,影响在校师范生的从教决心;对姊妹艺术关注不足,无法应对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程的师资需求等等。第二部分,构建新型美术教育实习模式。首先在横向上汲取国外的经验,以作借鉴;接着,在理论及上述研究的观照下,提出新型美术教育实习课程建构的对策:1、延长并分散美术教育实习时间,使实习模式多样化;2、坚定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 3、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投身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做“研究型”指导教师,使自己能对师范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分析和评价。高师美术教育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比如摒弃“二二分段”的教育模式,加强美术教育理论课程及引入综合艺术学科,增加姊妹艺术的融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奖惩制度等等。第三部分,结语。由以上的研究总结,初步展望未来的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其改革也是一个对旧的课程体系挑战的过程,新世纪的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应该体现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中小学对美术师资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积极拓展美术教育实习的形式,探索教育领域的知识理论,不断提高美术教育师资的质量;根据客观实践的需要不断探索、修改和充实高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才能有竞争力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课题界定  10
  1.2 问题的提出  10-11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11-12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
  1.5 目前国内外开展此项研究现状  12-18
第二章 高师教育实习历史及美术教育实习现状  18-31
  2.1 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历史回顾  18-22
    2.1.1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产生  18
    2.1.2 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变革  18-20
    2.1.3 现代中国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发展  20-22
  2.2 高师美术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22-24
    2.2.1 教育实习课程时间过短  22
    2.2.2 没有设置足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的课程  22-23
    2.2.3 美术教育实习专业指导教师缺乏  23
    2.2.4 缺乏完善的实习评价体制,没有做好实习工作的总结  23
    2.2.5 实习分散,没有建立专门的美术实习基地,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没有交流  23-24
  2.3 影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因素分析  24-31
    2.3.1 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仍旧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  24-25
    2.3.2 高师美术教育师范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  25-26
    2.3.3 中小学美术教师地位不高的现状,影响在校师范生的从教决心  26-28
    2.3.4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的师范观念薄弱  28-29
    2.3.5 细分工作室,学生知识结构偏窄  29-30
    2.3.6 对姊妹艺术关注不足,无法应对综合艺术课程的需求  30-31
第三章 构建新型高师美术教育实习模式  31-41
  3.1 国外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模式  31-34
    3.1.1 实习时间分阶段、连续性进行,实习周期长  31
    3.1.2 课程体系更新与实习内容综合化  31-32
    3.1.3 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32-33
    3.1.4 高质量招生以保证未来中等教育师资质量  33-34
  3.2 新型高师美术教育实习模式的设想  34-41
    3.2.1 合理安排课程,加强教育理论准备  34
    3.2.2 改进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4-35
    3.2.3 把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请到高师美术课堂中  35-36
    3.2.4 延长与分散美术教育实习时间,实习模式多样化  36
    3.2.5 建立长期合作的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合作管理  36-38
    3.2.6 教育实习总结引入档案袋评量模式,教育实习评价科学化  38-39
    3.2.7 实习阶段前后注重交流  39-41
第四章 结语  41-44
注释  44-45
参考文献  45-47
附图  47-49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49-50
后记  50-51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2.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G841-4
  3.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G635.5
  4. 基于AHP的管制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研究及开发,V355
  5. 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J624.1-4
  6. 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J70-4
  7. 专科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形式多样化研究,J616-4
  8. 军交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E251
  9.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研究,G718.5
  10. 辽宁省农业大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G647.38
  11.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G642.0
  12. 标枪初级运动员选材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设计,G824.3
  13.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研究,G642.0
  14. 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G717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G641
  16. 理工类院校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提升研究,G642.0
  17.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G632.0
  18. 探究学生多元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9. 飞行教员综合素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艺术设计对矫正未成年犯心理的作用研究,J505
  21. 基于层次分析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G632.0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