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

作 者: 徐德淼
导 师: 唐日新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结测验 性别差异
分类号: B84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58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攻击性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吸引了心理学家们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性别是很多研究者都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变量,而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则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测验、观察、实验等外显的手段对攻击性进行考察,普遍发现外显攻击性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内不少研究者也尝试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方法对攻击性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被试在无意识条件下表现出对攻击性信息的偏好,证明了人类内隐攻击性的存在;并且认为内隐攻击性是相对独立于外显攻击性的,外显攻击性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整体的内隐攻击性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攻击行为按其表现方式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考察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同时对外显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结果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对内隐结构和外显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本研究被试为南昌某大学127名大学生,外显攻击性测量采用翻译Arnold H. Buss & Mark 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内隐攻击性测量采用自编内隐联结测验,类别维度为男性姓名/女性姓名;属性维度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词语。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言语攻击因素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作判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Abstract)  3-6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6-18
  1.1 攻击性及攻击行为的涵义  6-8
  1.2 攻击行为的分类  8
  1.3 攻击性的理论  8-11
    1.3.1 Frued 的本能说  9
    1.3.2 习性学理论  9-10
    1.3.3 挫折——攻击假说  10
    1.3.4 社会学习理论  10-11
    1.3.5 认知理论  11
  1.4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11-14
    1.4.1 传统的研究方法  12
    1.4.2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12-14
  1.5 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与性别差异  14-16
  1.6 问题提出及其意义  16-18
2 方法  18-21
  2.1 被试  18
  2.2 外显攻击性测量  18
  2.3 内隐攻击性测量  18-20
  2.4 研究过程  20
  2.5 数据处理  20-21
3 研究结果  21-25
  3.1 外显攻击性  21-22
  3.2 内隐攻击性  22-24
  3.3 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的关系  24-25
4 分析与讨论  25-31
  4.1 外显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25-26
  4.2 IAT 的原理和特点  26-27
  4.3 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27-28
  4.4 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关系  28-30
  4.5 本研究反思  30-31
5 结论  31-32
参考文献  32-34
附录  34-37
后记  37-38

相似论文

  1.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G631
  2. 江苏现行高考模式下女生高考成绩优于男生现象研究,G632.474
  3. 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G633.6
  4. CALL环境下大学生计算机使用频率和计算机素养的关系及二者性别差异的研究,H09
  5. 中美大学生反对语实施模式跨文化性别对比研究,H030
  6. 日本囊对虾雌雄性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S917.4
  7. 中国长沙地区成年人脂联素和抵抗素的参考值及性别差异,R446.11
  8.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B844.2
  9. 二三十年代海派小说之身体话语,I207.42
  10. 社会性别差异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分析,C924.24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B844.2
  12. 狭窄的女性天空,J905
  13. 乌鳢、斑鳢性别差异SSR标记的初步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S917.4
  14.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H030
  15. 汉语的性别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6. 磁共振弥散张量技术在评价正常儿童胼胝体压部及枕钳白质发育中的应用研究,R445.2
  17. 不同性别背景下巨噬细胞极化的差异及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影响,R542.21
  18. 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实验研究,B844.2
  19. 论俄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H35
  20. 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学研究,H030
  21. 暴力起因对高、低道德判断能力初中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B8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测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