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重脑震荡鼠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变化研究

作 者: 石泉
导 师: 于建云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法医学
关键词: 三重脑震荡鼠 多巴胺D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大鼠
分类号: R6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索三重脑震荡(MCC)鼠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表达变化规律,阐明运动相关性脑震荡(SRCC)的发病机理并为SRCC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三重脑震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天组共六个损伤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取大鼠脑组织中隔区和海马两个断面,冰冻切片,用抗-D1多克隆抗体和抗-D2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其中D1R每组n=2,D2R每组n=8)。光镜下对大鼠脑内两断面的多巴胺D1R阳性细胞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观察描述;对脑内两断面的D2R阳性细胞分布进行定性描述,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相关脑区的D2R阳性细胞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处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D1R主要分布在前额叶皮质(FPC)、斜角带垂直支(VDB)、丘脑网状带(RT)、海马(CA1~CA4)、内侧隔核(MSN)以及尾壳核(CPU)神经元的细胞膜上,以上部位D1R表达于MCC后均呈现先下降后上调趋势。RT和海马CA3至24d基本恢复至正常;而VDB、MSN和FPC至24d仍弱于正常组。2.D2受体在两断面均呈现较为弥散的分布,脑区定位主要为斜角带垂直支(VDB)、内侧隔核(MSN)、前额叶皮质(FPC)、尾壳核(CPU)、梨状皮质(EN)、海马(CA1~CA4)、杏仁核(AM)和丘脑网状带(RT);MCC后各组在以上脑区D2R表达均呈先下降,后上调趋势,但各部位有一定差异:(1)MSN、VDB和EN:这三个脑区均于伤后1—4d下降,在4d达低谷,后逐渐上升,至24d仍低于正常,其中VDB在8d、EN在2d有轻微波动。MSN在1d、2d、4d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VDB在1d、2d、4d、16d、24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N在4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FPC:伤后1~8d下降,8d达低谷,8d~24d上升,至24d仍低于正常。其中1d、2d、4d、8d、16d、24d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CPU:伤后1~16d下降,16d达低谷,4d略有波动,至24d上升至正常。其中8d、16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海马CA1~CA4在伤后D2R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且都有两个表达的低谷,第一个低谷均在2d,第二个低谷不尽相同。CA1区的两个低谷期分别为2d和24d,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3区的两个低谷尾2d和16d,其中2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2和CA4区虽然也有相似的趋势,但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5)AM与RT伤后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采用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能成功建立MCC动物模型,此模型基本可以反应出短时间内发生多次SRCC的特点。2.在前额叶皮质、斜角带垂直支、丘脑网状带、海马、内侧隔核以及尾壳核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D1R的表达,并且这些部位MCC后D1R的表达在光镜下观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3.在斜角带垂直支、内侧隔核、前额叶皮质、尾壳核、梨状皮质、海马、杏仁核和丘脑网状带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D2R的表达,MCC后各脑区D2R表达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4.大鼠MCC后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相关脑区的D1R、D2R的表达下降有一定关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论文  10-46
  引言  10-12
  材料和方法  12-19
  结果  19-34
  讨论  34-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6
综述  46-57
在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目录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2.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4.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5.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6.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7.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8. 抗痛风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59
  9.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0.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Aiolos基因表达及血清IgE的影响,R562.25
  11. 温度影响体外培养大鼠精原细胞SCF/c-kit增殖通路及细胞周期,R698
  12.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3.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大肠埃希菌诱导新生大鼠败血症中的意义,R363
  14. 六溴环十二烷脑发育期暴露对TR信号传导的影响及神经毒性效应研究,X503.1
  15. 粉防己碱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R779.1
  16. 大鼠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建模新方案的应用研究,R-332
  17. 异喹啉类生物碱SIPI409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R965
  18. 不同常规实验操作和饲育环境对Wistar大鼠的影响,S865.12
  19. 嗅鞘细胞促损伤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保护和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R764
  20. 磁共振DTI对大鼠C6胶质瘤模型瘤周水肿区浸润程度的评价,R739.41
  21. 幼鼠MTLE模型的建立及TLR4、IL-1β与其发病机制关系的初步探讨,R74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颅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