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经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

作 者: 何继军
导 师: 高文生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远外侧入路 颈静脉孔区 解剖学 手术入路 后组颅神经
分类号: R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成人干性、湿性头颅标本的解剖和数据测量,了解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量化枕髁及髁旁组织结构,为经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提供准确的数据,以利于临床工作者在术中保护重要组织结构,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干性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对10例(20侧)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不同性别成人头颅湿性标本进行血管灌注染色后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解剖,详细记录逐层暴露颈静脉孔区显微结构的步骤,最后对颈静脉孔区结构及其毗邻区域进行详细测量。1骨性颈静脉孔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干性头颅标本均为经过沸煮、深埋等方法处理,可直接使用。利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分别测量相关数据,包括1.骨性颈静脉孔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与周围骨性结构(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前庭水管外口等)的距离;2.舌下神经管的位置形状及其与周围骨性结构(颈静脉结节、颈静脉孔内口、髁管内口、枕髁后缘、星点等)的距离。3.枕髁的位置形状及其与周围骨性结构(乳突尖、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等)的距离。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自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液,结扎灌注血管,血栓溶解后冲洗,配制血管染色灌注液,自椎动脉和颈内动脉加压灌注血管染色灌注液,结扎灌注血管。放置48小时后使动脉血管充分染色并尽量还原原有的组织形态。2手术入路有关的显微解剖应用头颈标本模拟远外侧入路逐层解剖,对与手术入路有关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定位与拍摄。远外侧入路手术步骤:尸头置于简易头架上,将头向对侧旋转30°切口起自乳突下缘,沿上项线至中线再沿中线向下至第4颈椎椎体水平行马蹄形切口。在胸锁乳突肌乳突与枕骨止点处切断,暴露头夹肌、肩胛提肌,暴露枕下三角及其中的寰椎后弓、椎动脉水平段、C1神经背支、椎静脉丛。从横突孔分离、游离、翻转椎动脉充分暴露枕髁。骨窗行成,切除C1后弓、侧块,磨除枕髁的后1/3和C1外侧块。硬膜外磨除颈静脉结节,剪开并悬吊硬膜,切断齿状韧带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内口,观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和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的起源、走形、分支、分布、及其相互位置。结果:1骨性颈静脉孔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的测量:本研究以颈静脉孔内外口的三条径线作为孔的大小指标:颈静脉孔总长度为孔的前后缘间最长径;前内侧部宽度是与孔的长径垂直的前内侧部的最宽径;后外侧部宽度是与孔的长径垂直的后外侧部最宽径;颈静脉孔内口总长度为左侧13.48±0.42mm,右侧15.68±0.38mm;颈静脉孔内口前内侧部宽左侧4.82±0.26mm,右侧5.42±0.22mm;颈静脉孔内口后外侧部宽为左侧8.36±0.20mm,右侧10.60±0.12mm;颈静脉孔外口总长度为左侧16.24±0.26mm,右侧17.82±0.32mm;颈静脉孔外口前内侧部宽左侧5.06±0.32mm,右侧5.42±0.16mm;颈静脉孔外口后外侧部宽为左侧8.42±0.24mm,右侧10.20±0.40mm;颈静脉孔内口距内耳门为4.54士0.88mm;颈静脉孔内口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9.06士1.24mm;颈静脉孔内口距前庭导水管外口为5.66士2.34mm。2枕髁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的测量:枕髁位于斜坡两旁,枕骨大孔两侧呈椭圆形关节面,两侧不对称,左侧与中线呈45°±3°角,右侧呈40°±3°角。枕髁前后径长度:左侧23.10±1.58mm,右侧22.38±2.28mm;枕髁左右径长度:左侧13.22±1.02mm,右侧12.44±0.98mm;乳突尖至枕髁外侧缘距离:左侧21.68±3.36mm,右侧23.48±3.48mm;枕骨大孔前正中点与枕髁后缘连线之间垂直距离为14.80±2.64mm;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至枕髁后缘距离:左侧24.04±1.68mm,右侧24.68±1.56mm;枕髁的后外方是髁窝,二者之间通过髁导静脉管,与中线成35±5°角,内有髁导静脉通过。枕髁关节面与寰椎上关节面形成了寰枕关节,二者之间的比例不同,寰枕关节面大于寰椎上关节面有1例,二者相等有2例,小于者有7例。3舌下神经管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的测量:舌下神经管由外层的松质骨和内层的密质骨组成,分为颅内段和颅外段,颅内段在枕髁前内1/3上方5.0±0.5mm处,在颈静脉结节下方5.0±0.3mm,与矢状面成45°角;颅外段位于枕髁中外1/3交界处上方,其长轴与正中矢状面夹角为44.86±3.1°角;从内口到外口的距离是8.52±0.90mm,内、外口的大小比较接近,直径为5.00±0.52mm;舌下神经管内口到颈静脉结节的距离是7.22±1.44mm;舌下神经管内口到颈静脉孔内口的距离是8.48±0.86mm;舌下神经管内口到枕骨髁后缘的距离是10.08±0.76mm;舌下神经管外口到颈静脉孔外口的距离是3.98±0.96mm;舌下神经管外口到枕骨髁后缘的距离是14.22±1.18mm。4神经解剖:舌咽神经起自橄榄体后方面神经尾侧2.58±1.78mm;两者入孔相距5.60±1.22mm;其入孔直径0.94±0.56mm。舌咽神经根丝有2–3条,有腹背之分,背侧根较粗,腹侧根较细,两者一般并行难以分辨,只有少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间隙。迷走神经起自舌咽神经尾侧1.96±0.34 mm;两者入孔相距1.64±1.16mm;其入孔直径为2.60±0.84 mm。迷走神经根丝有4–8条,多者可达13条,头侧根丝较粗而且集中,尾侧根丝较细而且分散。副神经由长的脊髓根和短的颅根构成,脊髓根起自C1脊髓前后根之间的侧索,直径1.14±0.94mm。舌下神经孔位于颈静脉孔下方8.02±0.72mm;其根丝分上下两组,每组2-3束,每束2–3条根丝。5血管解剖:椎动脉V3段管腔外径为左侧4.36±0.78mm;右侧3.98±0.56mm。长度为左侧40.1±5.8mm;右侧39.6±9.4mm。小脑前下动脉外径平均1.42±0.82mm。小脑后下动脉外径平均1.56±0.62mm。结论:1通过枕下远外侧入路可以较好地从后方暴露颈静脉孔区及其毗邻结构,特别颅内部分显露较好,避免了颞骨岩部的磨除,面神经的移位,减少了神经损伤及术中耗时等不利因素。2重视椎动脉的走行,一定注意其在寰枢椎之间向后的弯曲和在枕下三角的变异,术中避免损伤。3小脑前下动脉的分支可环绕面听神经,可能是引起面肌痉挛的原因之一。4舌咽神经以单独筋膜包绕经颈静脉孔出颅,与其他三对颅神经有一定间距,所以切除累及舌咽神经的肿瘤时,其他三对颅神经有望得到保护。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8
英文摘要  8-14
研究论文 经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  14-47
  前言  14-15
  材料与方法  15-18
  结果  18-26
  附图  26-33
  附表  33-35
  讨论  35-44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7
综述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  47-59
致谢  59-60
个人简历  60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3. 采用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回顾性研究,R687.3
  4. 应用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比较性研究,R687.3
  5. 下肢远端髓内锁钉盲置法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应用,R687.3
  6. 后外侧入路在上颌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R739.8
  7.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斑痣盘菌科的种群结构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确认,S763.1
  8. 罗汉果离体快繁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S668.9
  9. 外源激素对葡萄果穗及果粒致畸原因的解剖学探讨,S663.1
  10. 外侧联合角巩膜缘结膜入路开眶术切除眼眶后部肿瘤的临床研究,R739.7
  11.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血钠紊乱临床因素分析,R739.41
  12. 脑干背外侧区手术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R651.1
  13. 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R687.3
  14. 改良眶颧入路与传统眶颧入路的解剖学对比研究,R651.1
  15. 中下胸椎(T5-T11)椎体侧面血管神经经经经经床意义,R687.3
  16. 非洲鸵鸟消化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S839
  17. 非洲鸵鸟主要免疫器官的解剖组织学观察及生理功能的初步研究,S839.1
  18. 普通油茶有性生殖过程的解剖学研究,S794.4
  19. 应用Micro CT骨板厚度解剖学研究,R322
  20. 颅中窝入路耳蜗底转开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学研究,R764
  21. 颞下硬膜下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R65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解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