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

作 者: 张振勇
导 师: 朱正萱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产业组织 利益集团 准市场组织
分类号: F8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相关产业组织理论为依托,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参考,对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分析,旨在探索适合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就是在保持“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利益集团的推动来促进准市场组织的发展,途径有:通过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来组建银行控股公司、通过中小商业银行利益集团的推动来建立银行战略联盟以及拥有民营资本的新兴利益集团以产权改造方式建立民营银行,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的合理化;同时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代替古典竞争,达到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合理化,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组织化程度,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前言  7-8
1 绪论  8-14
  1.1 问题的提出  8-12
    1.1.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简要评论  8-10
    1.1.2 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  10-11
    1.1.3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11-12
  1.2 研究方法  12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12-14
2 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14-28
  2.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14-17
  2.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17-20
    2.2.1 对CRn指数的测定  17-19
    2.2.2 对HHI指数的测定  19-20
    2.2.3 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基本判断  20
  2.3 中国银行机构的市场行为分析  20-21
  2.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分析  21-22
  2.5 中国银行业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22-25
    2.5.1 政府管制形成进入壁垒  22-23
    2.5.2 市场准入条件过高  23-24
    2.5.3 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24
    2.5.4 严格的利率管制  24-25
    2.5.5 分业的经营模式  25
  2.6 中国银行业制度安排造成的后果  25-27
    2.6.1 市场集中率与绩效的背离--一个理论悖论  25-26
    2.6.2 国有商业银行形成在位抵制性壁垒  26
    2.6.3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6-27
    2.6.4 推动银行业制度变迁的利益主体单一  27
  2.7 小结  27-28
3 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理论分析  28-38
  3.1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假设  28-29
    3.1.1 制度以及制度变迁的含义  28
    3.1.2 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内容  28-29
    3.1.3 行为主体的理性人假设  29
  3.2 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推动者:利益集团  29-33
    3.2.1 本文对利益集团的界定  29-30
    3.2.2 利益集团推动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动力:利益驱动  30-31
    3.2.3 政府集团在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中的作用  31-32
    3.2.4 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的模型  32-33
  3.3 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中的次优选择  33-35
  3.4 准市场组织在中国银行业中的运用  35-37
    3.4.1 从企业-市场两分法到企业-准市场-市场三分法  35-36
    3.4.2 准市场组织概念的界定  36
    3.4.3 准市场组织在中国银行业中的运用  36-37
  3.5 小结  37-38
4 利益集团推动的准市场组织的建立  38-49
  4.1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集团推动的准市场组织的建立:银行控股集团公司  38-40
  4.2 中小商业银行利益集团推动的准市场组织的建立:银行战略联盟  40-44
    4.2.1 银行战略联盟概述  40-42
    4.2.2 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战略联盟  42
    4.2.3 中小商业银行之间建立战略联盟  42-43
    4.2.4 中小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  43-44
  4.3 新兴利益集团推动的准市场组织型银行的建立:民营资本以产权改造方式建立民营银行  44-48
    4.3.1 民营银行的界定  44-45
    4.3.2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积极意义  45
    4.3.3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存在的风险  45-47
    4.3.4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可行之路:民营资本以产权改造方式进入现有的银行体系  47-48
  4.4 小结  48-49
5 不同银行利益集团之间合作竞争的形成  49-57
  5.1 金融市场的新寡头主导时代  49-50
  5.2 寡头主导下的中小银行的发展  50-51
  5.3 两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寡头银行与中小银行  51-52
  5.4 银行间的合作竞争的形成  52-55
    5.4.1 中国银行同业竞争的历程  52-53
    5.4.2 构造有效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  53-54
    5.4.3 银行间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  54-55
  5.5 小结  55-57
6 结论  57-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2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2. 基于SCP范式的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F426.32
  3.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风电产业组织研究,F426.61
  4. 论规范利益集团在行政立法中的作用,D922.1
  5. 商会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F203
  6. 当代中国利益集团研究,C914
  7. 冷战后中国美国商会在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F752.7
  8. 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我国贸易结构优化研究,F224
  9. 我国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研究,F203
  10. SCP范式下的青岛市海水种苗产业组织分析,F326.4
  1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F239.4;F224
  1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F832.2
  13. 成都房地产业的产业组织与产业绩效研究,F224
  14. 上海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F719
  15. 基于SCP范式的葫芦岛市旅游产业组织及政策研究,F592.7
  16. 供应链链间竞争机制及行为绩效研究,F272;F224
  17.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F321
  18.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F127
  19. 产业组织理论的奥地利学派研究,F062.9
  20. 从芝加哥学派到后芝加哥学派:理论变迁与政策影响,F091.3
  21. 山东省冷链物流产业组织研究,F25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