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作 者: 张保磊
导 师: 窦效民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政治参与 制度化
分类号: D6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阶级、知识分子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迅速地大规模分化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所谓新社会阶层,是指我国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随着社会大转型和阶级变化、阶层重组的变革而逐步发育成长起来的具有相当数量的人所组成的特殊阶层。现阶段,新社会阶层是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支“基本社会力量”的新生阶层,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列宁曾指出:“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①”。新社会阶层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国家富强的贡献者,而且是促进我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推动者。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需要规范和引导,党和政府也应当重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利益,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到政治当中,使其政治诉求得到制度化的表达。本论文在深入论述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政治和社会环境中阻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着重探讨规范和完善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体制保障、制度化渠道建设的政策和措施。论文第一章系统说明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界定了一系列的理论概念;第二章说明了新社会阶层在当前时期的现状,指出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特殊性;第三章分析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过程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第四章提出促进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路径,侧重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民间社会组织的改革和完善将新社会阶层纳入政治参与的渠道之中。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3
  1.1 研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  8-9
  1.2 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  9-10
    1.2.1 国内研究现状  9
    1.2.2 国外研究现状  9-10
    1.2.3 创新点  10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10-13
    1.3.1 政治参与  10-11
    1.3.2 新社会阶层  11-12
    1.3.3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  12-13
2.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特殊性  13-25
  2.1 新社会阶层的现状  13-15
  2.2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然性  15-18
    2.2.1 新社会阶层经济地位的上升促使其提高政治地位  15-16
    2.2.2 新社会阶层政治意识的觉醒推动其谋求政治利益  16-17
    2.2.3 阶层意识的萌发提高了其政治参与的能力  17-18
  2.3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18-22
    2.3.1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8-20
    2.3.2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巩固执政党群众基础的必然选择  20-21
    2.3.3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1-22
  2.4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殊性  22-25
    2.4.1 新社会阶层社会联系与组织的多样性  22-23
    2.4.2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及利益诉求的多元性  23-24
    2.4.3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渠道的复杂性  24-25
3.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分析  25-30
  3.1 政治参与成本过高  25-26
    3.1.1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显性成本  25
    3.1.2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隐性成本  25-26
  3.2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  26-28
    3.2.1 信息公开制度缺乏实质性  26-27
    3.2.2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27-28
    3.2.3 政治参与的内容、程度和规模有限  28
  3.3 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  28-30
    3.3.1 新社会阶层与政治系统之间缺乏互动机制  28
    3.3.2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缺乏有效性  28-30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  30-41
  4.1 以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来实现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  30-34
    4.1.1 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30-32
    4.1.2 加强和促进各民主党派的建设  32-33
    4.1.3 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机构的功能  33-34
  4.2 以发展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制度来实现新社会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  34-37
    4.2.1 选拔新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进入政府机构  35
    4.2.2 选拔新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参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5-36
    4.2.3 扶持体制内团体发展来提高新社会阶层的组织水平和参政能力  36-37
  4.3 以发展中国特色的民间新社会组织来实现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  37-41
    4.3.1 非政府组织(NGO)的政治参与  37-39
    4.3.2 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工具为基础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  39-41
5.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5
后记  45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3.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4.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5. 网络政治参与分析,D621.5
  6. 村民参与与村庄发展关系研究,D422.6
  7. 论农民政治参与冷漠对村民自治目标实现的影响,D422.6
  8.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研究,G641
  9. 现阶段青年农民工政治心理研究,D412.6
  10. 中日环保领域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X321
  11.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G641
  12. 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61
  13. 政府转型中的人大监督研究,D622
  14. 网络执政兴起原因探析,D630
  15. 试论基督教右翼的政治参与路径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B978
  16. 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D630;G206
  17. 我国民间组织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621.5
  18. 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探析,D621.5
  19. 党的新社会阶层政策研究,D663
  20.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路径整合研究,D613
  21.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621.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族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